4月29日上午,孔心怡老师在六年级教室执教了译林六下Unit6 An interesting country第一课时(story time)一课,小学部全体老师积极参加观课、议课。
孔老师以“Interesting Australia”为主线,通过情境创设、问题链驱动和多元活动设计,呈现了一节兼具趣味性与思维性的英语文化课,充分展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一、情境为引,激活学习兴趣
课堂伊始,孔老师以自己丰富的旅行经验图文并茂的分享了自己去过的国家,并以暑期旅行计划为切入点,通过“Guess my destination”游戏自然导入澳大利亚主题。学生通过趣味判断题(Let’s judge)初步感知澳大利亚的独特文化,迅速点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孔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探寻vlog中出现的国家
二、问题链驱动,深化思维训练
教师紧扣“interesting”这一核心,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How will you find about Australia?”“What are the interseting things in Australia?”引导学生通过听力感知(Let’s listen)、文本补全(Let’s complete)和小组讨论,从历史文化、饮食习惯、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等维度剖析澳大利亚特色,延展已有知识储备,提升学科综合素养。学生通过图片推理、小组合作等方式验证答案,教师适时补充悉尼歌剧院、原住民文化等拓展资料,助力知识建构。
三、任务促学,赋能语言输出
在产出环节,学生化身“澳大利亚代言人”,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信息表(Information table)并开展个性化展示。有的学生模仿考拉介绍野生动物,有的以导游身份解说大堡礁,语言生动、角色代入感强。教师通过NASA航拍图和澳洲歌曲升华主题,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整节课的目标达成度高,学生能熟练运用核心句型进行交流和表达,课堂设计思维层次分明,从语法归纳到文化对比,培养分析能力与创新意识,情感渗透自然,激发民族自豪感。研讨中,听课教师充分肯定本节课三大亮点:
1. 真实情境:以旅行计划贯穿始终,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认知的无痕融合;
2. 思维可视化:通过“问题链+图文支架”帮助学生梳理逻辑,培养高阶思维;
3. 主体性凸显:小组活动赋予学生选择权,差异化输出体现“以生为本”。
本次教研活动以澳大利亚为窗口,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明窗。孔老师通过丰富的课外拓展知识与分层任务设计,既夯实了基础,又激发了高阶思维,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文化探索”与“语言生长”的双向奔赴中走得更稳、行得更远。展现了英语课堂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转型探索,为跨文化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期待每一节英语课都能成为学生走向世界的诗意起点!
孔老师在上课
学生认真听讲
课堂活动
老师们认真观课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