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英语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准确把握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4月29日下午,市直学校高中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在我校凤栖湖校区举行。我校英语组何倩文老师和新华中学刘星老师围绕同一教学内容,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以多元视角探索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
课堂围绕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3 “Smartphone: a smart choice?” 文本展开,以“语篇分析为基,读写统整为核”为设计理念。两位教师针对同一语篇,分别以不同切入点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展示:
第一节课何倩文老师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剖析文本结构,分析作者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探讨停用手机前后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生成结构化知识图,从而为探究主题意义奠定了基础。最后要求学生基于语篇逻辑,撰写求助信和建议信。课堂凸显“输入—内化—输出”的闭环,实现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的转化。
第二节课刘星老师从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的目标出发,通过与使用智能手机上瘾相关的网络流行词导入本节课的话题。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激发学生对智能手机上瘾的症状、智能手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减少智能手机的负面影响进行思考,最终引出理智使用手机这一话题并要求学生写一封倡议信来呼吁身边的学生理智使用手机,做智能手机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课后老师们开展交流研讨活动。老师们在评课议课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其所长,研有所得,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最后,扬州市高中英语特级教师范洪亚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上课教师“学-练-展-评”的教学模式,并对读写统整,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即提升语言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促进知识迁移。范老师还引导教师思考:Deepseek等AI智能能否对未来的读写结合教学产生促进作用?
一次教研就是一次成长。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全体教师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相信老师们一定会在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