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校内新闻

【重要活动】跨学科学习怎么“跨” 让知识在融合式沉浸与体验中活起来

副标题: 扬州教育讲坛——记2022中学地理专场在树人学校举行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2-11-25    作者: 安爱玲 杨发宽 张子威 图片:何志颖 策划:教科室 审核:孙婷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的契机下,积极推进推动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地理教学新型课堂研究转型,切实增强立德树人的课程使命感和责任感,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扬州市教育局、扬州市程志华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于2022年11月25日上午在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举办了主题为“基于课程基地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暨扬州教育讲坛2022中学地理专场。扬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卢晓旭副教授和部分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全国联盟校地理教师,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唐炜,高中部全体地理老师等线上线下共4000多位教师全程参与了本次专家讲座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活动由专家讲座、跨学科主题学习观摩、我校程志华副校长作专题发言三部分构成。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场教研盛宴,一探基于课程基地的“地理+”跨学科教学范式风采!


程志华副校长主持活动.jpg

程志华副校长主持活动

吴春燕、张君、叶慧等老师参加活动.jpg

吴春燕、张君、叶慧等老师参加活动


专家讲座

首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卢晓旭教授作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解读及活动设计》主题讲座。卢教授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及活动设计、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指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现在的社会是不可能完全割裂的,整个创新生活已经进入到了教学阶段,而跨学科教学就是要自觉地把将来学生可能的创新实践活动提前到教学阶段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阶段就模拟从事创新,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实现多学科跨学科融合教学,同时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卢教授的详细讲解,提高了我们一线地理教师的理论水平。

 卢晓旭副教授在做讲座.jpg

卢晓旭副教授在做讲座


跨学科主题学习观摩

课前探究

在专家理论层面的指导后,活动进入跨学科主题学习观摩环节。安爱玲、丁蒙蒙、吴苏杰三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别具新意的《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的“地理+”跨学科主题的课例。课前,高一5班同学走进江苏省智慧地理融合体验馆进行沉浸式体验,通过体验自然灾害5D影院、岩矿多媒体交互展示系统、VR、国际年代地层表、地质年代图表、智慧天体等,激发了学生探究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有关问题的兴趣。沉浸式体验后学生进入环幕系统进行课堂具身探究。

课堂风采

安爱玲老师以富含认知冲突性的视频情境“人类的祖先是鱼”引入该课,丁蒙蒙老师承接“人类是从鱼进化来的”这一论点,从生物视角引导学生探究化石与生物演化。通过《生物演化图》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以时间为线,以自然为引带领学生回顾整个地球生物界波澜壮阔的进化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生物大爆发的原因、藻类向裸蕨植物进化的原因等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最后总结地球生物演化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陆地,此消彼长,让学生根据演化规律分析人类将来的进化方向,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安爱玲老师在授课.jpg

安爱玲老师在授课


紧接着安爱玲老师以认识生物演化历程的依据设问,引起学生对化石和地层之间关系以及研究意义的思考和探讨。在了解研究地层和化石的重要意义后,安老师因势利导解释地球漫长历史的划分方法,带领同学们认识地质年代,认识海陆变迁历程,分析构造运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预测地表环境未来的演化方向,同时又抛出问题“那地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唐炜及名师工作室成员等参加观摩课.jpg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唐炜及名师工作室成员等参加观摩课


吴苏杰老师在从物理视角引导学生探究地球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分别从密度、物态变化、万有引力与分子热运动、温室效应与光线反射的角度对地球内部圈层、水圈、大气圈及成分、休伦大冰期的成因展开讨论交流,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吴苏杰老师在授课.jpg

吴苏杰老师在授课


安爱玲老师紧承生物演化与地表环境变化的关系,从地理视角引导学生探究地层与海陆变迁。最后安爱玲老师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带领学生绘制地质“时间钟”,内化地球形成与演化历程的同时,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活动.jpg

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活动


课堂最后,安老师告诉同学们地球的演化过程其实是各时间段综合、各要素综合、各区域综合的结果。事物是动态变化发展之中的。物质的运动带来了地球结构的变化,地壳的运动让海陆不断变迁地表环境的变化,地表环境如气候等各因素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引起生物的兴起与灭绝。生物演化的动力是适应环境,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只有与环境和谐相处,正确看待人地关系,实现人地协调,方能可持续发展。强调该课不仅是对《地球形成与演化》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学习其背后蕴含的地理学科思维。

丁蒙蒙老师在授课.jpg

丁蒙蒙老师在授课


这堂“地理+”跨学科主题的课例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有着良的课堂逻辑,最具特色的是活动的增多、学生思维的参与、这是地理课(不是生物课物理课,也不是拼盘课,其他课程内容为地理教学服务)的认识、地理教师要作为主线,而生物和物理老师要作为帮手的角色确立,以及从内容教学向地理思维目标上延伸

 学生积极发言.jpg

学生积极发言

学生认真听讲.jpg

学生认真听讲


总结

在观摩跨学科主题学习后,我校程志华副校长作了总结发言。程校长指出跨学科教学是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一个突出亮点。对中小学校来说,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很好地丰富学校的课程形式,引领育人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跨学科的实现,必须依赖各自学科的坚实基础。我们要找一个通道,这个通道是既能够连接学生的生活,又能够把学生的生活提高到科学高度的通道。教师在设计跨学科的问题时,一定要想的更长远、更广阔。跨学科最终还是要回到学科本身的,要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才有能力进行更高水平的跨学科的学习。跨学科的学习与学科知识系统的、结构性的学习是紧密相关的。跨学科学习最终的切入点和目的就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不仅是要让学生知道,更要让学生喜爱、相信,并且能够用行动来证明。


程志华副校长作总结发言.jpg

程志华副校长作总结发言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三位老师在本节课的准备过程中,与各学科教研组进行了多次集备与联合磨课,充分展示了集体的智慧与名师引领与指导的力量,通过专家、名师诊断性听评课,在研教研学过程中提升了青年教师课堂现场学习力和课堂执行力,加速了教师的青年专业成长。跨学科绝不仅仅是解决课堂内的事情。我们要将学习、实践和创造,三体合一,在继承历史中创造未来,在创新中延续历史,在应用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