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南门街初中

【毕业感言】绿树成荫,感谢有你(篇十八)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2-07-08    作者: 李思睿 耿畅 刘丁晨

别树人

初三(7)班 李思睿

 

盛夏,骄阳,热情,
那是2019年的毕业季,
怀揣着向往与憧憬,
我第一次踏进树人校园,
一颗梦想的种子悄然播种;

教室,老师,同学,
那是第一次进入新的班级,
老师和蔼可亲的笑容,
同学们善意友好的问候,
让种子发芽,成长;

军训,研学,电影,
那是学校多彩的活动,
学习生活平添无限乐趣,
青春羽翼在这里洗炼,
嫩芽不断滋养,不断成长;

陪伴,教导,鼓励,
那是老师在冲刺时刻的努力,
告诉我们有他们在,
放下一切,全力奔跑,
树苗经受风雨历练,即将蜕变;

已经三年了吗,
回首过去,一切仿佛刚刚开始,又刚刚结束,
脑中回想的是一幕幕老师倾心教导的身影,
额上的汗珠依旧,
湿透的后背犹见,
老师啊,最后时刻,您多久没有在办公室休息过了?
成功,给予警醒,
失败,给予激励,
有您在背后,树苗茁壮成长,我们奋力拼搏;

2019年,心中的梦中情校;2022年,将要分离的三年母校,
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如同甘霖与阳光洒下,让我们践行立德树人,自强不息的校训,

多希望时光倒流,
回到2019,重又与你们相遇;
多希望时光快进,
快快成为人才与栋梁报答你们,

盛夏,骄阳,热情,
这是2022年的毕业季,
一切都那么相似,
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告别,
没有什么豪情万丈的抒发,
平静如常,微笑面对分离,
因为我们将要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可是啊,
当年的种子,
如今已经长成一棵坚韧挺拔的树,
待到参天时,
再报母校恩!



叩谢来时路,展望去时蹊

初三(7)班  耿畅

当我们向着自己发光发亮的远方前行,老师们站在原地目送我们向那条蹊径飞奔。来时路值得我们顿首叩谢,去时蹊值得我们翘首展望。请容我抓住这个机会把老师们挨个回首一遍,不要畏缩,不容迟疑,不许眨眼。

一、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从初二下学期开始,我们班整体素质开始下滑。

“七班……”——我们又被点名批评了。

许多同学绝望地断言,完蛋了!了戏了!我们输了!该“摆烂”了!

不好意思,王老师可不这么认为。

“肃反工作”霎时在明里暗里展开。狠打作弊,严抓抄袭,打几十分钟的电话,发成百上千的信息,班主任王老师在所不辞。往日看似平静的班级,暗流汹涌。这股暗流中或许有大家的抱怨,但更多的是对王老师执着精神的理解与支持。

每天,我一路狂奔到班级,抬头看钟,王老师已站在讲台上迎候每一位同学;每天我收好东西溜之大吉,回头总见王老师仍在班上督促值日生工作。我们才是班级的主人,却要王老师全过程陪伴,惭愧!

不过,这种陪伴在王老师看来已成习惯,虽然是最简单的事,但拥有这份责任,便让一切付出无怨无悔。

语文课上,王老师的声音有个特点——低,但——令人吃惊——能清清楚楚地传到每个人的中枢神经。王老师的眼神有个特点——静,但——令人叹服——能在无声中掀起开小差的同学内心滔天的波浪。您的声线与众不同,您的眼波振聋发聩!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我把它送给亲爱的王老师,这八个字中,藏着我们对您的感激:在我们茫然不知何去何从之时,您跳进恶浊的波心,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将倾。

祝福您。

二、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如果等号两边有相同因数,要“约去”;如果两个整式一加一减,可以互相抵消,要“消去”。在赵老师的数学课上,我第一次听说这个细微到无人注意的区别。

作为一位男老师,他的严谨已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实线与虚线的差别,三点共线的证明,“解”与“证”的使用,“角平分线”与“内角平分线”的长度,乃至小小的“约去”与“消去”,他都会用那双挑剔以及的眼睛一次又一次地审查,有问题,他便正颜厉色地指出。

他也并非不近人情:第一次上课,他便坦言:课上叫他赵老师,课后叫他龙哥也行;讲课时的妙语连珠,令他成为众人争相效仿的对象;在大家听到新方法、新定律而惊服之际,他总是笑得最欢的那一个。

赵光师,您或许不知,当您在黑板上不用圆规,徒手画圆时,背后是几十双佩服的眼睛;当您上完课离开后,大家蜂拥至讲台,个个都想练就您那一手绝活。所以下节课的老师来到班上,总会被满黑板大大小小、歪歪扭扭、花花绿绿的圆吓一跳。那是大家崇拜您的最好证明。

祝福您。

三、冲天香阵透扬州,满城尽带黄金甲

遇见黄老师是在九月。那时,我们的英语水平正江河日下,眼看就要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您打心眼里着急,又不愿流露在脸上让人心惶惶。于是您悄悄留下我们每次大考小考的答题卡,把各项小分标上去。您的名单上列着大家每项每题丢的分,荧光笔、记号笔、彩色水笔,画得像张印象主义的画作。某次,我作文失利,您足足花了三个课间与我讨论,让我茅塞顿开。

如今,中考英语成绩已揭晓,大家像秋日的飞花,即将撒向扬州城的四角。在此,请收下我们这些顽劣少年或感激,或愧怍的青涩礼物。情感遇上礼物,或许就有了永恒。

祝福您。

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光学太难学了啊……又是平面镜!”初二,总有人如此崩溃的坦言。

“去问陈老师!”每当有人四处问物理题而无人能为他答疑时,总有人对他孤注一掷地这么说。事实证明,这一“掷”,总是“掷”对了地方。

陈老师上课,从不赘述多余的字词句,他只是讲他该讲的东西,拓展到位,引领到位。下了课,他拿起茶杯,大灌一气,名为解渴,实为答疑。在他喝几口水的当儿,就有一群人抄起桌上的试卷,蜂拥而至。他气定神闲的答疑解惑,讲台上“哦——”“啊!原来如此”“谢谢老师”的声音不绝于耳。大家问完问题回座位,他再扫视一眼全班,没有人再问,便悄然而去,不动声色,低调到我有时低头看卷,抬头已不见人。您或许不知道,有时您的一个转身离开,便会给我们心头带去一丝惆怅:“活镜子”走了,再有问题咋整?

您温文尔雅,像是半亩水平如镜的方塘,殊不知,我们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映在您眼中,我们问的每一个问题都汇在您心里。学习也许单调,但您的内心永远有来自我们的天光云影在徘徊,星辰大海在更迭。

我凑近方塘,掬水饮之,那最淡最淡的地方,有着最深最深的关切。

祝福您。

五、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真金得火则显足赤

这是一个置换反应:Fe+CuS04=FeS04+Cu。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现在看来多么简单的道理,蔡老师却花了大把大把时间向我们解释。

确实,化学对于初中生的我们而言,算是启蒙学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哇。您一步一个脚印地带着异常活跃的(7)班,从最简单的仪器讲到最复杂的计算,从分解讲到复分解,从碳铵讲到碳中和,让万物的起源在我们面前如一幅画卷般徐徐展开。

把灰不溜秋的生铁轻轻地放进亮晶晶的蓝色硫酸铜中,便可以得到灿亮的铜。这便是我们,从生涩的铁成为油亮的铜,再向着金迈进。

您与我们之间有着一种无形的纽带,一年的时光不长不短,但一年的烈火煅烧足以让它成为足赤之金。相伴时光虽短,不曾浪费点滴。

祝福您。

六、文章太守,慧毫万字

说实在的,教政治的李老师真令人羡慕,厚厚六本政治书,她驾轻就熟,虽然她谦虚地把我们班同学比作“移动书本”,但大家脸上笑着,心里说着:哪比得上您啊。

她的字也令人惊艳:粉笔在黑板上如游龙倩影,一气呵成,潇洒自如。数个知识点,弹指间已清清楚楚地在黑板上排兵布阵。字嘛,是标准的行楷,带着令人惊艳的灵气与书卷气,正如她那略带孩子气的漂亮脸蛋一样。

老师可曾记得一模?一模我们班的政治成绩一摊稀泥,而我们像是一群七零八落的败兵,您作为“太守”,却毫不犹豫地站在前锋,摇旗呐喊,让我们守住了最后的阵地。您讲课文绉绉,板书文绉绉,但只要有必要,您可以放马金鞍,擎剑执枪。

祝福您。

七、滕王高阁临江渚

“老焦不在,好无聊啊……”教历史的焦老师被隔离的那几天,大家有感而发。

一般,历史老师上课总有一个框框,那就是PPT,但焦老师从不照本宣科。他上课不带麦克风,不带包,手里只攥着一两本历史书或一大沓试卷。他会用PPT作为引入内容,但绝不会拘泥于其中的框框条条。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他总有千百种方式让我们理解它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

当您上课谈天论地、说古道今之时,常常引来大家的啧啧惊叹。我由衷地觉得,您如同王勃笔下的滕王阁,站在历史的洪流边,悠然自得地打量着滚滚长江东逝水,引领者一代又一代的“王勃”挥毫书写青春年华。

祝福您。

 

有人说老师如水,有人说老师如山,有人说老师如阶梯,有人说老师如园丁。而我要说,老师是一首永不褪色的诗,每个字都由遍布天下的桃李亲手写成。

感谢你们,陪伴我们走过这三年,让我们遇见繁花绿叶,遇见大千世界。


致我永远的母校树人

初三(7)班  刘丁晨

一晃两三年,匆匆又夏天。在这个蝉鸣聒噪的盛夏,我挥手与母校告别。《克斯维尔的明天》说,“其实真正地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离别的时刻并没有想象般难舍难分,我们只是收拾好书包,和三年中无数次放学一样嬉笑追逐着走出校门,从此称呼树人一声,母校。

看着在树人门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缓缓与记忆中三年前的第一张照片交汇、融合。那也是一个夏天,同样是阳光明亮的日子,微风穿过林荫,鸟雀跳在树梢,只是心境自然有些不大相同了。三年的埋首磨去了些许少年的狂傲,不改的是向阳而生、逆风翻盘的初心,增添的是“立德树人,自强不息”的底气与信仰,是无与伦比的自信,是历尽千帆后的沉稳,亦是无数个深夜中用笔书写出的灿烂成绩。

我曾追着光走向树人,期盼、渴望,也忐忑、焦虑。这是一个高手如云的学校,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我不知道,是否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或是被别人远远甩开。三年的风雨兼程,三年的起伏跌宕,曾无限风光手持奖状踏上领奖台,也曾刻骨铭心含着泪熬过自以为的瓶颈和难关:这注定不会是一程平坦之途,但无论如何,只要愿意回头,身后永远站着一排人,坚定地告诉我,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月升山河、日出云海,从最基本的几何定理到“狼王不听犬吠”的激励与自勉,是并肩作战、相互扶持的同学,是为了我重新拾起初中课本的父母,是熬夜备课、不吝经验的老师,是竭尽全力提供高质教育的学校,像亲人,是亲人,我那么分明地看见,他们眼中饱含的期望和满溢的殷殷教诲。

无数次与老师讨论错题难题到凌晨,无数次在短暂的崩溃失落后重新拾笔,无数次迷茫沮丧中被互学赶帮的气氛带动振作,感谢这个给了我无数温暖和信心的集体环境,得以让写下的每一笔都成为通向梦的阶梯。树人从不培养考试机器,综合能力素养一直是树人人最引以为傲的优势特征。学校一直秉持“以德育人”的教育观念,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初中生活因此而丰富多彩、因此而熠熠生辉。

通往理想的长街没有终点,沿途或许繁花盛开、人声鼎沸,或许清冷难眠、寥落孤寂,但二者未尝不都是人生道路上的财富。我默念着“自强不息”的信条,铭记着初三最后的那种勇气和拼命,破茧成长,一路追光。三年前,怀揣着梦想踏进树人,梦想从这里启航;三年后,怀着同样的梦想踏出树人,它将被赋予新的开端。我们不惧前程,越是穷途末路,便越是势如破竹;我们时刻提醒着自己,自信至上,禁止低头。这便是树人教会我们的,也是“树人”二字施予的力量。

失焦的目光渐渐聚集,思绪回到现实。教室黑板上的中考倒计时早被擦去,这曾经重重压在心头的一行字也不过湮于粉尘,但它记述的,是一个夏天的光,那也是我见过最亮的光。晚自习的晚霞总是格外好看,夏日的变更是醉人,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晚霞本是相同的,只是少年的青春的热血拼搏,使它更加动人,像每一次无声的努力,安静,细微,却惊心动魄的美。

无论走到何处,树人总是心底魂牵梦萦的母校;无论走到何处,也无法忘却老师掏心掏肺的真诚和奉献。而今我们将进入高中去迎接新地挑战了,便在此祝愿学弟学妹们能创造出更多属于你们的辉煌,“希望在你们身上”,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平安喜乐,祝愿母校树人在经验丰富、成熟稳健的同时常怀青春之活力,让我们携手共进步,一起向未来。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