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1-09-05 作者:访问量: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

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是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更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现代化人才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根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当前政府、家长和社会对我校不断提出新、更高要求,参照市局(扬教师)[2006]9号文件《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有关精神,《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评估细则》《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四星级评估指标体系》中有关师资队伍的具体指标,结合我校师资队伍的现状,特制定本规划。

  1. 工作目标
  1. 总体目标:

建成一支师德高尚、学养深厚、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师德高尚是指这支队伍的成员应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职业行为习惯;学养深厚即要求这支队伍的成员掌握宽厚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专业素养(教育能力、从事本专业和跨学科的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结构合理是指这支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性别的构成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相对稳定即具有一套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教师聘用、评价和流动机制,保证教师队伍充满活力。

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宽阔的学术视野、浓烈的创新意识、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教学功底、较强的教科研能力的省内外知名的实践型、研究型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

  1. 具体目标:
    1. 学历达标100%,资格达标100%
    2. 硕士研究生学历比例5%
    3. 高级职称以上教师比例40%
    4. 特级教师12
    5. 教授级高级教师培养对象1~2
    6. 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坛新秀等,市级各4-5名以上,校级各10名以上
    7. 市级以上先进德育工作者2人,校级优秀班主任60人;
    8. 70%以上的教师能胜任初高中的循环教学
    9. 50%以上的高中教师能兼教一门以上的选修课程;
    10. 教师必须做到:

一年合格指新招聘的教师,不管是否已经具有实际教学经验,都应在1年时间内适应校情和学情,成为一名合格的扬中树人教师。合格标准为:政治思想合格、教学业务合格、教学管理合格、教学科研合格、教学成果合格、家长学生满意。

三年胜任在具备合格教师条件的基础上,具备较娴熟的教学技能,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有成功开设校级以上公开课的经历。有班主任工作转化好进生的经历;能开设一门选修课、并能辅导好一个课外兴趣小组;有培训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并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的经历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都能写一篇有较高质量的教育论文或教育总结。

五年成为校教育、教学、教研能手胜任本学科教学的基础上,能娴熟地把握教材、课堂,具备胜任本学科一个循环的教学工作的能力,初步形成鲜明且稳定的教育教学特色,能把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理论化,且具一定的示范性。有成功开设市级以上公开课、参加课题研究的经验有培训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并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的经历;有获得教学竞赛和论文比赛奖项的经历。在市直中学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1. 现状与趋势分析

998建校以来,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截至20069月,共有教师184(包括退休教师6),其中高级教师35人,一级教师56人,二级教师81人,三级教师3人,未定级教师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人,研究生在读3人,本科生160(其中研究生进修班结业52),专科生22人,尚未取得教师资格的5人。教师队伍以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为主,占63%,男女比例大致为4∶6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49.5%师资队伍从量上已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在质量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十一五期间教师中高级职称分布逐年变化趋势如下:

 

06年

07年

08年

09年

10年

11年

高级

35

45

63

69

80

84

一级

56

48

70

78

78

88

中高级

49.5%

50.5%

72.3%

79.9%

85.9%

93.5%

 

 

 

 

 

 

 

  1. 工作措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为中心,以培养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强化优秀拔尖人才迅速成长的激励机制,内培为主,外引相辅,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养深厚、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1. 优化教师成长的环境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创设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积极倡导互帮互学的良好气氛

2. 发挥民办学校机制灵活的优势,通过评价、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促进教师大力提升自身素质,提升教学效益教育教学工作是集体行为,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办学质量必须靠全校教职工共同努力。因此,学校努力构建有利于促进教师团队作用发挥的管理机制、考评机制、奖惩和用人机制。

3. 公开招聘,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为原则,把好新教师的质量关建立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加强过程监控,实施目标管理,建立健全业务档案。严格执行《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教师招聘办法》《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行政、工会集体合同书》

4. 强化师德建设。认真学习坚决执行《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八不准,弘扬百年扬中进德修业,教书育人的教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责任感和依法治教意识,增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恪守师德、内化师品,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人人做一名优秀扬中树人教师。

5. 强化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利用华师大研究生课程班的良好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各层次教师的专业与技能培训,引导广大教师勤练教学基本功,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级各类研修和培训活动,坚持理论培训和岗位实践指导相结合,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培训促使教师脱颖而出,快速成长。

6.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各班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者、领导者。班主任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良好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进一步规范班主任的教育行为通过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参观学习、老带新等途径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教育能力。推行见习班主任制度,加强没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的青年教师进行班主任工作培训和实习活动,把他们作为班主任队伍的后备力量,把培训和实习的考核情况记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选择班主任和职称、评优的重要依据。

7. 实施青蓝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135”工程,即“一年合格,三年胜任,五年成为教育、教学、教科研能手”。好教师师徒结对工作,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传帮带,定人员、定要求、定期限、定内容、严考核,强化对新教师的培养。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亮相课、教学大比武、论文评选、学术研讨等方式,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展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要求青年教师在三年左右时间内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好一手漂亮字,好一堂研究课,交一份优秀教案,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参与一个课题研究,制作一个课件和建立一个试题资料库。

8.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按照扬教师[2006]9《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精神通过课题研究、教学比武、论文评比、学术研讨、示范课、竞赛辅导跟踪培养、拜师结对等途径,给教师压担子,让教师展风采,使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同时,鼓励学校骨干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发挥特长,著书立说,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健全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制度,每两年评选一次校级、市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和教坛新秀及培养对象,努力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骨干教师梯队。

9. 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 学校要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教育科研的发展。重视科研队伍建设,把教科研工作作为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的重要抓手。首先发挥学校教研部门的作用,指导教师自主充电,自我加压,营造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良好氛围。精选图书、报刊,让教师了解教育理论动态和教研现状。学校组织力量把有关教科研信息汇编成册,定期分发给教师学习。对教师的阅读和研究提出参考性建议和要求,鼓励教师在报刊杂志上交流和发表文章,搞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搞好材料、活动、成果的建档管理,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论文竞赛、评比活动。其次,通过校内、校际和网上交流,做好科研工作普及提高和成果推广工作在各项教研活动中,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化。

10.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甘于奉献,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建设一个善于领导,精于管理,组合合理,优势互补,和谐团结的领导班子。逐步调整和充实学校干部队伍,把成绩突出的年轻教师推上学校中层岗位和行政岗位,担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行政工作,促进干部队伍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和层次结构的合理化、年轻化,发挥年轻干部的活力和朝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