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动态
扬州市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8年修订版)
  发布日期: 2018-09-11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建议

扬州市高中历史教学指导小组  2018.8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江苏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课程调整方案 (历史)》、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说明》、《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说明》为依据,通过科学的学科规划、学科指导学科建设及学科评价,教师专业成长、备课组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历史学科文化建设为阵地,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历史学科的高品质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

 

二、知识目标

(一)高一

时间

模块

内容

课程性质

上学期

衔接课程

初中知识回顾:中外历史的时空认识

必修

历史Ⅰ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

历史Ⅰ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必修

历史Ⅰ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必修

历史Ⅰ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必修

历史Ⅰ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必修

历史Ⅰ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必修

历史Ⅰ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必修

历史Ⅰ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必修

历史Ⅱ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必修

 

下学期

历史Ⅱ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

历史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必修

历史Ⅱ

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发展

必修

历史Ⅱ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必修

历史Ⅱ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必修

历史Ⅱ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必修

历史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

历史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必修

校本课程

中外历史的基本线索

必修

(二)高二必修

时间

模块

内容

课程性质

上学期

历史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

历史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

历史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必修

历史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必修

历史Ⅲ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

历史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必修

历史Ⅲ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必修

历史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必修

 

下学期

历史Ⅰ

依据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

复习

历史Ⅱ

复习

历史Ⅲ

复习

(三)高二选修

时间

模块

内容

课程性质

上学期

历史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

历史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

历史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必修

历史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必修

历史Ⅲ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

历史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必修

历史Ⅲ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必修

历史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必修

选修Ⅰ

梭伦改革

选修

选修Ⅰ

商鞅变法

选修

选修Ⅰ

北魏孝文帝改革

选修

选修Ⅰ

王安石变法

选修

 

下学期

选修Ⅰ

俄国农奴制改革

选修

选修Ⅰ

明治维新

选修

选修Ⅰ

戊戌变法

选修

选修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选修

选修Ⅳ

东西方的先

选修

选修Ⅳ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选修

选修Ⅳ

“亚洲觉醒”的先驱

选修

选修Ⅳ

无产阶级革命家

选修

选修Ⅳ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选修

历史Ⅰ

1-5专题

复习

(四)高三

时间

模块

内容

课程性质

上学期

历史Ⅰ

6-8专题

复习

历史Ⅱ

1-8专题

复习

历史Ⅲ

1-8专题

复习

选修Ⅰ

1-9专题

复习

选修Ⅳ

1-6专题

复习

 

下学期

校本课程

高考二轮复习“十三讲”

复习

校本课程

考前综合提升

复习

 

三、教学建议

年级

教学建议

高一

1、读懂新课标,以“素养培育”为核心制定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科核心素养要整体培育,不要机械分离;

(2)教学目标既要有可操作性,又要有可检测性。

2、用好旧教材,以“素养培育”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

(1)科学整合旧教材的知识内容。学生在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多角度探讨模块专题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整体梳理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必修课程所涉及的重要史事和核心概念。既要避免搞复杂拓展,又要杜绝低水平复制。

(2)充分利用旧教材的特色栏目。充分利用必修教材上的单元导语、课文导言、历史图标、相关史事、材料研读、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栏目,借助这些栏目丰富学生历史学习的内容,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创造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高二必修

1、通过必修新授,帮助学生:

1)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

2)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

3)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2、组织小高考复习,帮助学生:

1)巩固必修一、二、三的基本知识内容;

2)提升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3)进一步熟悉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的基本要求;

4)进一步提高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的基本技能。

高二选修

1、通过必修新授,帮助学生:

1)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

2)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

3)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选修学习和高考复习,帮助学生:

1)掌握选修部分的历史常识;

2)培养历史选修要求的基本技能;

3)学会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和看待重大改革;

4)进一步提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高三

1、高三上学期,组织好一轮复习:

(1)以专题形式开展复习;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梳理、整合,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基本规律;

(3)通过典型习题的练习和研讨,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应试能力;

(4)通过历史复习教学的创新,帮助学生在高考复习中提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2、高三下学期4月底前,组织好二轮复习:

(1)以时序形式开展复习,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观念;

(2)以历史主题开展整合,帮助学生形成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历史理解;

(3)通过重点问题探究,帮助学生基于史料实证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

(4)通过典型试题的练习和研讨提升高考的“书面对话”能力

3、高考前,组织好适应高考的冲刺复习:

(1)以仿真模拟加强环境适应力;

(2)以热点透析强化重点问题解决力。

 

四、突破领域

(一)突破历史学习能力短板”

学科的“能力短板”

优化提升建议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

1、学会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和考试要求;

2、学会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学会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

1、学会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学会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学会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

1、学会客观地描述历史事物;

2、学会准确地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学会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

1、学会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学会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学会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突破历史学科质态问题

影响质态的因素

优化提升建议

业务技能需提升

通过学科培训和自主研修:

1、提升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贯彻能力;

2、提升历史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开发能力;

3、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能力

4、提升历史教学评价的建模和实施能力。

教学观念需更新

通过学科培训和自主研修:

1、学会从育人的高度去定位历史教学;

2、学会依据“历史核心素养”去设计历史教学;

3、学会用统整、融合的观念去运用历史教学资源;

4、学会以公平、民主、和谐的交往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队伍建设需强化

通过学科培训和自主研修:

1、确立起备课组长引领学科发展的责任意识;

2、确立起备课组团队协作、共学共进的合作共享意识;

3、确立起“以课题带动项目,以项目发展团队”的主题发展意识。

学科平台需重视

通过学科培训和自主研修:

1、形成“依靠平台、共建平台”的共同学习观念;

2、形成“侧重兴趣、兼顾全面”的平台参与理念;

3、形成“用学科共建平台资源优化历史学科教学”的行动自觉。

 

五、教学范式

类别

名称

解读

新授范式

“细读历史+探究问题+谈论感悟+精练提升”

1、细读历史。通过阅读把握基本史实和基本的历史道理、历史规律,形成基于时空观念的历史常识和历史认识。

2、探究问题。针对阅读中出现的疑惑,提炼成探究主题,结合各种形式的史料,开展类似于史学研究的历史探究,形成基于唯物史观的历史思维,养成包括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在内的核心素养。

3、谈论感悟。围绕一节课的核心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发表学习见解,抒发历史感悟,体验历史中的人生智慧、社会伦理和家国情怀。

4、精练提升。基于一节课所形成的历史学识和历史素养,解决各种形式的练习和问题,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学习成果。

“小高考”复习范式

“核心知识梳理+典型问题探究+精选试题练习”

1、核心知识梳理要求:弄清核心知识,讲清知识内涵,形成知识理解。

2、典型问题探究要求:找准典型问题,借助往年考题,研讨解题策略。

3、精选试题练习要求:依据说明考点,把控习题能级,当堂考批讲解

 

高考一轮复习范式

“知识回顾+史料探究+练习巩固”

1、知识回顾:根据考纲要求,对相应部分的历史知识进行回顾和整合,加深知识印象,初步形成以政治、经济、文化为线索的专题知识体系。

2、史料探究:精选史料形成探究素材,结合考点和高考能力要求编制层次清晰的问题,通过思考探究和交流,提升学科素养和应试技能。

3、练习巩固:将“知识回顾”中得以巩固的知识和“史料探究”过程中得以提升的应试能力运用到具体练习中,检验复习效果,并针对性补差补缺。

高考二轮复习范式

“知识体系建构+热点话题探究+高度仿真练习”

1、知识体系建构:根据高考说明的知识要求(时序特征)开展历史知识梳理和知识体系建构,做到“时代大事清楚、时代特征明了、时代地位确切”。

2、热点话题探究:通过高考研究、历史知识研究、社会热点研究形成二轮复习的“热点话题”,模拟全国高考、江苏高考,科学设置探究问题,组织学习研究,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历史学科素养。

3、高度仿真练习:通过集体研究开发高度仿真练习,组织学生运用在“知识体系建构”“热点话题探究”提升的学科能力,完成仿真练习,锻炼各种高考实战能力。

试题讲评课范式

增分题详解+巩固式探究+拓展型练习”

1、增分题详解:“增分题”是指在众多错题中经过教师点拨能迅速形成学习理解,并即刻形成增分效果的易错题增分题必须在严格分析整个班级答题状态和学生学习状态的情况下筛选产生。增分题的详解必须做到“解命题立意、解命题技巧答题规范”等几个方面。

2、巩固式探究:在“增分题详解”的基础上,高度模仿“增分题”的命题思路,选取合适素材,针对性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的巩固性学习过程。

3、拓展型练习:基于“增分题详解”和“巩固式探究”形成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同类型试题的拓展训练。

4、练习讲评课题量应控制在学生能有效纠错并形成熟练的解答技巧的范围内。一般来说,一节试卷讲评课包括:选择题3解答题1(或两问);巩固式探究题1拓展型练习10+1如此题量应确保当堂练习和当堂批阅并简析。

 

六、教学取向

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取向是:在历史对话情怀处立人!”

历史是过去的生活,在生活的情境中才能真正地读懂历史;生活是未来的历史,历史的智慧才能塑造更好的生活。因此,历史教学必须带领学生融入生活理解历史、体验历史

所谓“在历史中对话”,就是要高举历史学科的理性旗帜。在此前提下,一要坚持教学“在历史中”,即基于历史知识、基于历史情境、基于历史思维;要坚持教学“在对话中”,基于问题对话、基于平等对话,基于生成对话。所谓“于情怀处立人”,就是要明确高中历史教学的“立人”方向。在此前提下,一要注意教学中的“人文滋养”,即人文关怀的态度,人文熏染的策略,人文尊重的生活;要突出“情怀高度”,所培养之“人”有文化传承之“知”,家国认同之“智”,民族振兴之“情怀”。

实现“在历史中对话,于情怀处立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科教师必须要把教育观念的价值取向定位“育人与传承”;把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定位为“素养为中心”;把教学内容价值取向定位为“史料情境”把教学过程的价值取向定位为“活动为主线把教学方法价值取向定位为“问题探究把教学资源价值取向定位为“动态中统整把教学评价价值取向定位为“激励多元”教学文化价值取向定位为“民主与和谐”

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定位是否精准,是否能够指导教学设计,在教学中能否得以实现。需要通过评价来检验和调整。价值取向的评价必须有立体的建构。一看要素的协同度,二看内容的契合度。“协同度”主要考量各要素有没有全面体现学科教学价值选择的基本方向,“契合度”是看每个要素对这一方向的尊重程度。评价可以借助于《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行为表征》来审视。

教学要素

价值取向

理论元素

行为表征

教育观念

育人与传承

育人为本

文明传承

1、认同并坚持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的成长,在于培育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

2、认同并坚持历史教学必须担当起文明传承的责任,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

教学目标

素养为中心

全人观念

素养立意

1、认同并坚持把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

2、认同并坚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

……

教学内容

史料为情境

历史情境

论从史出

1、认同并坚持运用史料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历史学习;

2、认同并坚持唯物史观,根据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教学过程

活动为主线

学生中心

活动生成

1、认同并坚持学生是历史学习活动的中心,一切活动必须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学;

2、认同并坚持活动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生成新知识,形成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

问题中探究

情境对话

问题探究

1、不搞知识“灌输”,认同并坚持以对话为学习主要方法;

2、不搞简单的“结论陈述”,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形成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资源

动态中统整

信息统整

深度学习

1、不“照本宣科”,认同并坚持依据学情,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教学资源进行动态的、科学统整;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深度学习。

教学评价

激励中多元

促进学习

多元评价

1、认同并坚持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

2、认同并理解教学评价的手段应该多样、方法应该多元,积极探索多维、多元的评价方法。

教学文化

民主与和谐

关系民主

气氛和谐

1、认同并坚持“教学生活”的观念,让历史课堂成为师生平等和谐精神殿堂;

2、认同并坚持历史教学是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美而雅的诗意生活。

 

教研策略

1、以“打造高品质历史课堂为主题。

历史学科应充分抓住我市大力发展“高品质教育”的契机,以“建设高品质历史学科”为努力目标,以“打造高品质历史课堂”为主题,以“开展高品质集体备课”为抓手,努力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2、以“提升历史学科建设能力切口

历史学科建设能力是建设高品质历史学科的基础保障,也是打造高品质历史课堂的最佳切入口。各校备课组和学科教师要围绕这一主题做好三项工作:

(1)努力提升历史教学前沿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

备课组和学科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科交流和培训,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方向,认真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积极研究全国高考、江苏省高考的《考试说明》,广泛吸收来自于市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提升学科组协同能力和教师教学的研究能力。

(2)努力提升历史教学资源体系建构与开发能力。

建构符合我市教情和学情的教学体系,开发适合我市生源实际的教学资源是学科教学质量稳定提升的重要支撑。各校历史学科备课组要充分研读《课程标准》,准确定位适合自身校情的教学目标,依靠集体力量,积极开发校本化的教学案和学生练习充分研究全国和江苏卷,结合高考命题的基本特征,开发和创作适合校情的一轮、二轮复习资料。

(3)努力提升历史教学活动方式的选择和创新能力。

选择和创新适合学情的教学活动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途径。在选择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备课组和学科教师要善于找到教学短板,提出教学困惑,研究突破方法,形成符合学生需求、自身特质的教学模式。

3、以“开展高品质学科集体备课为抓手。

精心而有效的备课是优质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也是提升整个学科教学质量的抓手。为加强基层学校历史备课组建设,改善集体备课的效能,各校应对照《扬州市历史学科‘高品质备课组’建设要求》认真开展“六有备课组”的建设工作,改变备课陋习,努力提升学科备课质态。“六有”要求各校备课组应该加强备课组基础项目建设,完善学科备课组建制,更新学科发展理念,明确备课组发展目标,明确备课组学年和三年科研主题,有明显的教学实绩,有一定的科研成果。

在各学校备课组建设取得基础性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区县教研员考察推送的形式进行市级“六优”学科组的推送工作,市历史学科教研室将对事迹突出的历史学科备课组进行专题调研,整理其经验在我市学习推广。

扬州市历史学科“高品质学科组”建设标准

项目

要求

1、有高效的学科团队。

1、备课组长的引领意识和能力;

2备课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和工作协同。

2、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1、以“文化传承”“立德树人”为价值取向;

2、以“核心素养”培育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

3、以“问题导学”“情境探究”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4、以“激励成长”为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3、有清晰的建设目标。

1、有明确的备课组整体发展目标;

2、有明确的备课组成员个人业务发展目标;

3、有具体规范的学期、学年备课组工作计划。

4、有明确的科研主题。

1、对本校历史教学的基本问题有清晰了解;

2、有针对学科问题的教学研究;

3、有针对学科教学问题的科研课题研究。

5、有优秀的教学业绩。

1、学校“小高考”成绩优秀;

2、学校高考历史成绩优秀;

3、学校历史统测成绩优秀。

6、有突出的科研成果。

1、科学开发符合学校层次的校本化导学案;

2、在围绕本校历史教学问题研究中有立项课题;

3、围绕本校历史教学问题研究中有论文或专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