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九龙湖初中部
《惜》作文讲义
  发布日期: 2017-12-04     

》作文讲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惜”的释义如下:①爱惜:珍~∣~寸阴∣~墨如金。②可惜;惋惜:痛~。③吝惜;舍不得:~别∣~力∣不~工本。

  【惜别】舍不得分别。

  【惜阴】爱惜光阴。

  【惜老怜贫】爱护老年人,同情穷人。也说怜贫惜老。

  【惜墨如金】指写字、绘画、做文章下笔非常慎重,力求精练。

  【惜福】指珍视自己的福气,不过分享受。

  参考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写成诗歌不少于20);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温州近几年的学业考试(中考)作文遵循这样的思路,无论是“十六岁,我多了一分▲”,还是“把心儿打开”,以及今年的“惜”都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自然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充分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心灵世界,召唤一种美好情感的绽放,让心灵“春暖花开,面朝大海”,召唤他们从逼仄的生活空间走出来,从封闭的自我世界走出来,去拥抱人生,感悟真情。

命题作文“惜”,引用《现代汉语词典》对“惜”的释义,罗列各个义项,如“爱惜、可惜、吝惜”,并适当举例“惜别、惜阴、惜老怜贫、惜墨如金、惜福”。要求学生参考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写作。这样的作文考查有一定的突破,首先是形式、内容都比较新颖,将词语释义与写作有机整合,赋予作文考查以新的生命。

 其次在选材上有助于学生拓展空间,同时在写作角度上给学生以启发,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惜什么?哪些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在渐渐失去渐渐得到的过程中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与感悟!刻骨铭心的情感涟漪,弥足珍贵的成长经历……如果我们将目光再投射得远一些,我们的思想不得不变得深邃——日渐恶化的自然环境,在行进中消逝的历史文化,还有渐行渐远的素朴的情感道德……都变成了压在我们心头,让我们生疼的“惜”石。

 再次是试卷中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使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在一起。《拥有爱的源泉》论述父母、朋友、师长等给予我们的恩情,需要我们感恩与回报,《乡村的泥土》讲述人与土地的关系,饱含着一种深情与眷恋。这与作文题目“惜”形成一种深层的呼应:在我们走过的日子里,有太多的友情值得珍惜与回忆,有太多的师恩、亲情需要珍惜与回报;还有大自然大度地把阳光、空气、水、泥土赐给我们……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珍惜与感悟。人只能去热爱,去歌唱,去进行美好的创造和劳动,去沉思,沉思存在的源头,沉思无限时间和空间向我们暗示的神秘寓意,或者怀着感恩的心情进入睡眠……我们必须经过虔诚的磨砺、修养、吐纳,才能拥有一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

最后就是对作文教学的启示作用。《现代汉语词典》对词语的准确而丰富地释义,启发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对作文题目要作准确解释,强化学生的解题意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作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

                                   

  静静地叩开久掩不开的柴门,时间以一种安静的姿态在我身边恣意地流淌。我在城市的桎梏下仓皇出逃,寻找到这样一方净地让我伤古,惜古,时间让这些东西留下来,而我在这里静静地追悔,静静地感伤。

  漫步在这条小巷之中,一排排灰黑色的砖墙错落,乌黑而泛黄的瓦片中有一种不温不火的温柔,墙根还有几簇新生之草。没有精心的雕琢,只有时间留下的沧桑。巷弄里的胡琴正在如《倾城之恋》中那样"咿咿呀呀"地响。那已脱落油漆的门后,竟是一簇簇繁茂的花草,那油亮的绿啊,你又在惜叹什么?是一种怀念吧。门后的老者拿着蒲扇安静地坐着,这安详,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我觉得,时间流淌了几千年,而这些东西沉淀下来永不褪色,让你去留恋去珍惜它苍老的容颜,让你放下脚步,舍不得走完那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尽头,是闹市。

惜,是一种凝视。凝视我们古老的文化,依附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上,在城市的角落里守着最原始的坚持。凝视我们的根,在现代人的不屑下,在这小巷中寻觅自己的归宿。凝视这些沧桑之物是如何打开我们心中尘封已久的情愫,在每个人心底掀起层层涟漪。惜,痛惜,惜别这些唤起文化、唤起灵魂的安静。

 惜,是一种回归。信步走入小巷,这是一种回归,回归到生命最初的快乐,回归到这些熔铸在族人血液里的文化,回归到"年华似水匆匆一瞥"的安宁。因为怀念,所以回归,惜,爱惜,爱惜这份难得的,远古的回忆与安详。

我的思绪戛然而止,只有胸前的玉让我感受这一切的余温。小巷的胡琴还是咿咿呀呀地响,却不经意间发现爬山虎在这一夏爬满了老墙。或许,古老的臆想与年轻的张力,渴望发展的心就是如此矛盾吧,就像这爬山虎和老墙相依相偎,轮回如涓涓流水永不停息。爬山虎长了又落,落了再长,而老墙依旧。听说又要旧城改造了。而小巷中的一切像不可名状之香气,勾起我的惜古情结。惜,惜古,这正是一种热爱和回归啊!

【点评】:初读瞬间,眼前的文字,有些婉约有些缠绵地流入眼帘,窜向你的心灵。你无法拒绝这样的文字,是因为"渲染":小巷温馨与宁静的不断铺展,"黑色的砖墙,泛黄的瓦片,墙根的小草;如泣如诉的胡琴,脱落油漆的门,拿着的蒲扇老者",其景其情,缓缓勾勒,却一一细腻。 那份感伤和留恋的反复渲染,那份痛惜和热爱的感情交织,让思想在淡淡的惜古情结中升华开来:凝视我们古老的文化,依附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上,在城市的角落里守着最原始的坚持。凝视我们的根,在现代人的不屑下,在这小巷中寻觅自己的归宿。

初三(3)班华嘉宁

从小到大,我便不断的被教育要“珍惜时间”。尤其到了初三,“抓紧时间”便成了生活的中心,仿佛能听见时间老人的马车从身旁飞驰而过。一天到晚,课程和作业已把一天的时间挤得满满的,不容任何浪费的余地。

一天早晨,我照常背上书包,下楼,匆匆跑向学校。一看表,时间尚早,便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正在这时,一只黑色的大鸟从头顶掠过,轻盈地落在草地上。“珍惜时间”的观念令我不愿停下脚步,但好奇心让我转过身,看看那一只鸟。

那是多么美丽的一只鸟啊!它的背部和头部呈现出黑色,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油光锃亮;而它的颈部、尾翼、翅尖乃至整个腹部都是洁白无瑕的,翅膀上停留着几颗新鲜透亮的晨露;脸上镶着一对晶莹的黑水晶。它机敏的四处转着,将两翼排在身体两侧,腆着肚子,昂着头,脖子向前一伸,迈开深黑的双腿,在草地上漫步,仿佛一位穿黑礼服的绅士。忽然它受到了惊动,双翅一展扑棱棱地飞上房梁去了。

我看看表,已过去两分钟了,便慌忙迈开步子走向学校,一边思索着刚刚的画面。朝阳已完全露出了她的面颊,把深蓝的天空映成浅蓝。远处工厂里冒出的两根烟柱仿佛被冻在了天空中,一动不动的高悬着。路旁的树上,鸟儿已经开始一天的歌唱……这是多么的美好啊!我怀着愉悦的心情走向学校,浑身又重新充满了动力。

难道只有一刻不停的学习,才算珍惜时间吗?我似乎忽然领悟了什么:珍惜时间的本质不正是认认真真的做一件事吗?珍惜路旁的一朵小花,珍惜一本好书,甚至是珍惜一段静静发呆的时光,不都是珍惜时间吗?当我们一刻不停地沉湎于课业时,我们同时也失去了许多东西。只有当我们能花五分钟来看一朵花,花十分钟在午后阳光下发呆……这才是珍惜时间,这才是时间的真正价值。

夏子韬

我总可惜自己的过去。人也就不过如此。

如此以后,便极力想要重复过去所未完成的一切。而当发现自己如今已无能力完成那些时,总感慨万千,“想当年。。。”然而也只能想想当年了,在烟尘阡陌的另一头,年少的过去总是遥不可及的。

二〇〇一年的八月二十三日,我出生了。这是世界上平凡的一天,只是处女座第一天罢了。于是后来的好友们大都以此嘲笑我。我也笑,但并未觉得有何不同。天天月月年年,不过是人类发明的记时工具。而星座也只是在这种工具中的游戏罢了。故当朋友可惜道我该是个女孩时,我并不觉得有何可惜。

但我也有可惜的,比如出生地点或出生年月。我想,我应当出生在多瑙河畔丛林古堡中,在天鹅的近旁睁开双眼迎接世界的到来。或者,是在民国的江南小巷中,在那战火纷飞又优雅从容的岁月中,可现实击碎了我的所想。在尘嚣之中,我的出生一下子漫无目的。在漫无目的的出生后,我找到了自己的目的,便是逃离。可惜的是,逃离是一件不大容易的事。从前的逃离者并非没有,比如张爱玲。她一辈子在逃离,可还是没逃开自己的命。一个人,一座城,张爱玲说。张爱玲是孤独的,孤独的只拥有一座空荡荡的孤城,就像孤影自怜的孔雀只拥有棝禁她的雕花铁笼。一座城,成千上万个人,我说。张爱玲的确孤独,但城并不孤独,它还困着成千上万的人。然而,城也并非坚不可摧,困的人多了,总有总有成功逃离的人,比如三毛。尽管如此,并非人人都像三毛那样幸运,拥有一整个撒哈拉放逐自己。再者,三毛也只能放逐自己的肉体,还是没能逃离自己孤独的心。综上以后,我绝望的发现,我在仓皇地试图逃离这座城的桎梏后,不得不面对现实地承认无路可逃,转了一圈以后,可惜地回到了自己内心。

转了一圈是这样,在长大一点之后,转了几圈就也没什么可惜的了。时间的列车一颠一簸,装着我驶向人类的集散中心,我便同其他好我一样的人类一起,被严明正身后在名单上简单糊弄地答个到,然后又被匆匆地装箱运往下一个地点,正如开头,人也就不过如此。便如此罢!后来,我与一同学说到这些,她极为我可惜,说我不该放弃不成的可惜。我仔细想想,也的确怪可惜的。过了一段时间我才惊觉,更可惜的是,我似乎已经习惯这种被困的城中之命了。这种习惯,像奴性一样入了骨,怎么除也除不去。这就像旅馆和监狱的区别;旅馆是付钱买来的监狱可因为主动或被动付了钱,人们便精明地在旅馆的床位上占着。狱总是有人越的,可从没听说过有谁越旅馆。

日子一天一天闲来无事地消磨过去。可大概真的同我处女座第一天的生日有关吧,我还是找到了一些机会无事生非。我可惜事物的能力被发掘出来了,用小学老师的话,“能抓住过去再煽情地表达出来”。对于这种类似在地上捡到一块被嚼过的口香糖,再津津有味地嚼一遍的夸赞,我并不多么兴高采烈,但我还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去上了小记者报的作文课,听一位光头作家讲作文。他说,写作文要善用比喻,如“生命,就像一次长跑”。听完课以后,我被要求以“我们学校的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完后交上去,光头给我评了“尚可”,并在一一评讲时说我不该“只发空洞的议论”,而不写“有建设性的内容”。我诚惶诚恐地听着,边盯着作家的光头也想,可惜我没有这位作家的生花妙笔。

与这些可惜相比之下,我更加可惜我后来那夭折的处女作。受年轻限制,只能投给小记者报了,题目是《中秋的想念》。我满心期待着回信的到来,却终于在一个学期过后失望了。尽管安慰自己张爱玲才华横溢的《我的天才梦》不也只是比赛第十三名吗?内心还是禁不住可惜。

后来我零零碎碎的文字也有一些发表的,获奖的,可这篇处女作总使得我引以为惜。我也只得在好友的嘲笑中承认自己命犯处女座了。

相比较这种对自己的可惜,我不禁又觉得,对家乡近乎偏执的怅望,是另一种更加沉痛的惜了。近年能回家乡,也是在一整天无关痛痒的琐屑之后慌张地趁夜赶到。这时的家乡已经陷入了沉睡,只有街灯还在点着,家乡的街灯都是昏黄的,接着连我记忆中的家乡也都被熏成了昏黄,像一只点了大半的卷烟,忽明忽灭,却又旧得很有味道。我想,三年以前那些关于家乡的记忆该不是昏黄的,可也许是隔了几年,都连带着泛起了昏黄的旧意。而每次能回故乡,站在四面楚歌的夜色中,看着路边用蛇皮袋罩起的菜摊,一种难言的惜便浮上心头,似乎我亏欠了家乡什么。我到底在惜什么呢?也许是路口栏杆上斑驳的铁锈,也许是楼房背风面剥落的墙皮,我也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我回家乡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在江北的另一座大城市里李,我已不无安逸地住了下来,拥有了一座舒适的囚笼,在这座拥挤的城市中得过且过。和其他人一样,我会在一座不喜欢的城市一辈子,可惜着过去的地方却再也不回去。人也就不过如此。

如此的一天天下去,我也四平八稳地做着该做的事,吃饭学习长身体。所谓被时光齿轮碾压过去的青春之痛,我却没什么切身体会。直到我听说家乡的居所要拆迁了。于是我又触目伤怀地想起数九的冬天在小区的铁栏杆前堆雪人,和玩伴在雪人下被树上积雪坠落砸中的那些事情。家乡的一切都只有了遥远的痕迹,尽管如此,有人要把这痕迹清除去,我也是不允许的。我便逞着意气,愤怒激昂地给家乡市政府写了一封信,可这封信我才写了几百字就写不下去了,再加上一整天一整天无关痛痒的琐事,这封信还是未写成,自然也未能寄出一逞公车上书的威风。后来在清理书桌过后,这信就怎么也找不到了。这也是极可惜的我愤怒激昂的不允许最终似乎对于拆迁办并没有什么用。在我最近一次回到久违的家乡时,正赶上挖掘机轰隆隆地开到路头。我这时才有了点被碾压的疼痛,但相对于齿轮,我觉得时光更像挖掘机的履带,耀武扬威地开过把人都压成平平整整安守本份的一块。相比以前那棱角分明的自己,正如拆迁后的家乡与记忆中的家乡中的家乡相比,这也是一件叫人可惜的事。

看着安全帽工人拉着警戒线,我又想起以前我逃离时的可惜,搁笔时的可惜,忽然心中涌起一股彻头彻尾的挫败感,我的所有人生便是可惜着自己的过去,是在努力尝试失败后又无计可施地扎在过去。而像一枚顽固的钉子般落地生根地扎在过去不能自拔又似乎是不合适的。此时莫名地想起光头作家的那句“生命,就像一次长跑”。现在再想,其实是太贴切不过了——生命,不也就正如一次长跑吗?从发令枪响后寸步不停地向前全力跑去,在途中或因领先了开心地炫耀着幼稚的兴奋,或因落后了哼哼唧唧地表达无知的痛苦,最终筋疲力尽委顿不堪地回到了起点。想到这里,我茫然无措了,似乎从张爱玲,三毛,到我自己,甚至眼前拉警戒线的工人,都没能逃开漫无目的地出生,不知未来地活着,随波逐流地死去这个长跑的赛道。回顾这一切,我似乎逃无可逃退无可退了,唯一能做的便是站在挖掘机的近旁,抒发着自己的可惜。这一点,似乎也是很可惜的。

不过也许几年过后,我再长大懂事一点,现在这令人窒息的可惜,也就成了小孩子只以为是的感喟,成了无关痛痒的琐屑了。

人也就不过如此。

                                         

初三(4)班    沈泳

   笔走龙蛇,两点青锋遮不住那潇洒狂放;鸾回凤舞,山积墨迹,隐不去那入木三分。墨点如金,我挥毫,停笔,干练地怜惜着每一笔倾下的动作。

   每当我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心中总是充满了困惑。每一个字的笔画、笔锋,我都认真而专注地模仿了,为什么写出来的字却僵硬而无力?那一个个颇具神韵的字,到底是出自怎样一位大师之手?静观老师写字,下笔如风,收笔亦如电,似是惜那余墨吗?

   我铺开宣纸,蘸墨,轻点纸尖,初次尝试迅速收笔,字虽如春蚓秋蛇,但我不气馁,青锋快而疾地掠过纸张,墨水干的恰到好处,字型顿时小巧玲珑多了,我惊喜得望着那整洁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朴修竹”,感觉自己如同回到了幽静的兰亭,少了些眼花缭乱,多了点心旷神怡。

   惜墨,如同惜金,少些华丽的装饰,方能多些朴素、纯真之美。

   执笔,凝望着不远处的白云,点点团团,丝丝缕缕,充溢着天空,带来无尽的遐想。或许是云少才能有这般意境吧。想象着云集如山的场景,又注目着笔尖的墨水,此时格外小心,惜着每一滴墨水,疏密相间,在纸上留下大片空白。我想,云多了,也就成了乌云,墨多了的话,兰亭序也不会似这般神采了吧。

   惜墨,如同惜心,懂得舍弃,能得到更多。

   捧着那一张张散发墨香的纸张,心里忽然似领悟到了一句真谛,唯有惜,方能懂得珍贵,唯有惜,方能品出滋味。

人生如同一张宣纸,我们要珍惜每一滴墨水,抓住每一次机会,用智慧和汗水,绘出美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