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幸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杂志目录 -> 第51期 -> 盘点幸福

家有奶奶的“土月饼”

时间:2017-09-06 / 作者:南门街校区 初一(18)班 张成祺 / 点击量:

去年中秋节,妈妈的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莲蓉的,豆沙的,肉松的等等,尽管外表光鲜亮丽:金黄的酥皮,有的还撒了芝麻,但吃起来却没有了那时的滋味,那时的香甜……

儿时,家中并不富裕,月饼还是稀罕物,每逢中秋节,有时会有一两盒月饼,我们当时是这样吃月饼的:一手托着下巴,小心翼翼地吃着,吃完了,再一点一点地将手上掉落的残渣舔掉,每一刻都是满足的,尽管短暂。

平日里,为了满足我这个小馋猫的味蕾,奶奶会时不时地给我做些“土月饼”解馋。奶奶从集市上买来糯米,再带到磨坊磨成粉,回来用小火炒熟,这是便开始了制作。奶奶穿好围裙,捋起袖子,霎时间,奶奶好像年轻了许多,回到了爷爷所说的“贤妻良母”。

奶奶在粉里加上水和油,继而揉成长条,再一段段切下,让它变成一个个小面块,用擀面杖擀成面饼,这时,奶奶从冰箱里搬出一碗碗准备好的馅料,有豆沙、莲蓉、薄荷等,将馅裹入面饼,封口捏实,这便是“土月饼”的雏形了。

我最喜爱的莫过于“打模”了,奶奶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看上去有了年纪的木质模具,洗干净后,我拿起面团,一点一点地塞进模具里填满,压平,模具上的花纹无非是一些花和“福”“禄”“寿”等字样,可在我眼中却有无限意味。

打好模,接下来就是蒸了,奶奶把“土月饼”一个个排在土灶里,我一本正经地不停地向锅膛里添柴,却不管锅里的水,有一次水烧干了都没有发觉,一锅的土月饼让我心疼了整整一天。

蒸好了,也不管多烫,抓起一个就咬一口,那一刻,豆沙的香甜,莲蓉的柔滑,薄荷的清香充斥在唇齿间,即使嘴里烫出泡来也“在所不惜”。

如今,我已上了初中,很少再吃到那美味,前些日子,奶奶特地从老家捎来一些她亲自做的土月饼,可奶奶却在买糯米的路上扭了脚。吃着那记忆中的滋味,泪水不住地流淌。

“土月饼”的香甜,在唇齿间,久久都不散去……

【点评】一盒古朴香甜的土月饼,承载了奶奶对于“我”的浓浓的爱意。小作者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小馋猫”形象的同时,也叙述着一份动人的祖孙情。

指导老师:杨帆

 

Copyright ©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