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来稿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杂志目录 -> 第55期 -> 校友来稿

《芳华》影评

时间:2018-06-05 / 作者: / 点击量:

《芳华》影评

乔天翼

 

听别人说《芳华》的时代感太强了,年轻人看不懂。或许吧。但是我要说的是我自己的感受。

首先从影片本身开始说起。

《芳华》的英文名为“Youth”,取其“青春”之意。一部电影,拍青春,要涵盖的东西自然是很多的。我自认为一是时代,二是人性。青春,是一群人在一个时代,在他们还年轻的时代留下的记忆:因而以“时代”与“人性”拍青春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文革,文工团,对越反击战,改革开放,开放开发海南省,这些是影片中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在以往的一些影片中,这些事件都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即使是有以其为背景讲述人的故事,也大多是文革对人的伤害,战争对人的伤害,改革开放给人以希望,仅此而已。

然而,这些都是对上述时代背景的大众性评价。每个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在某个时代就应该讲某类故事。其实,这样便是把人生镶嵌在时代的画布上,看似真实,实际上又不真实。《芳华》中的时代背景是每一个略懂中国现代史的人都耳熟能详的。但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故事安排得既不脱离时代,也不镶嵌在时代之上,而是将整个时代画卷纯粹地做个背景,作回忆的时间主线。

文革中,有理智也有真情;活雷锋,战斗英雄,也有难言之隐;改革开放,亦有诸多的不适应,诸多的悲凉。这看似特殊,仔细想来却更加真实。

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提及时代上“人”的故事。

首先是善与恶的对比。

文工团中的人,难道不善良吗?互相谦让食物,从食堂偷出的新鲜西红柿却拱手送出,像亲人一样照顾彼此的身体,齐力合作。这是一个暖意融融的集体,这是一群人的善。可以说,倘若你是以来访者的身份走进文工团,你定然会被其乐融融的氛围感动。每个人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每个人都在较为艰苦的生活中相互扶持,让生活充满了乐趣。

正是因为他们习惯了这种“善”,于是身边有一个总是做好事的人,大家也是习以为常的。他们说:“刘峰,你真好”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往心里去,而是群体的快乐在记忆中保持得更久。或许,当文工团以外的人问及刘峰,每个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说:“啊,他比雷锋还好 。”但是刘峰自己却以此为常态。他认为,他一定是最能融于这个群体的人了,他把每个人都当他的好朋友来对待。然而,事与愿违,正因为他太好,太不像一个立体的“人”,所以没有人会把他当成真朋友,也就是说,他因为“善”而被游离在外。

这对集体来说是莫大的“恶”了。竟然如此对待一个优秀的人。可惜,文工团与一个人相比,个人太渺小了。文工团里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寥寥无几。这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对于每个人来说也就少了一些感恩。然而整个文工团都少了对其的感恩,便是一场悲剧了。

于是女主角成了唯一的感恩者。刘峰与她身边的其他人比起来,简直不能再善良了,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与寻常人有强烈对比的人。同样是在集体之外的人,他的“善”就像她的灯塔。在光明中的人,他们会忽视灯塔;而在黑暗汪洋中的人,他们为灯塔狂热,因为那是生的希望。

倘若你是文工团的一员,你一定会觉得何小萍是很搞笑、很不讨人喜欢的人,你永远不会站在影片中的视角看完何小萍的人生。对于何小萍的室友来说,何小萍是“恶”的:偷军装、撒谎、死要面子、不合群;她们也不会关注到她们自己所施加的“恶”,甚至,是以“善”的方式施加的“恶”。

“没穿军装不能敬军礼懂吗?你这是在敬礼还是在耍猴?”这便成了后续事件的导火索。从笑话何小萍的汗臭味,到“军装歧视”,再到“假胸事件”的欺凌,整个一个一群人在以让一个人的希望彻底破灭为代价为群体生活增添乐趣。这又是“恶”。

这便是影片中对于“善”、“恶”复杂的解读。

其次,影片中的重要元素是集体。从大多数人的角度来看,加入一个集体,意味着一个较为稳定的生活,一群新朋友,丰富多彩的活动。毕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多少人会选择孤独;而那些选择孤独的人也大多是被逼的。你在加入一个集体而有所收获的时候,你并没有意识到你有多幸运,你被集体接纳了,毕竟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毕竟集体也是大多数人的集体。而当你在一个集体之中时,你无时不刻不被集体思维影响着,从而对集体生活中的某些事情,你会作出不理性的判断,或者说是偏离个人价值观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在集体中的人相对是稳定的,一般的集体可以把乐趣放大化,把“善”普及化,把集体的“恶”稀释或隐去。所以那些不能融于集体的人,在集体的外围感受到的往往是集体中人感受不到的“恶”,并且,永远不可能有人主动从集体中站出来,建议大家关注一下此人的感受,因为,这样做最可能的结果,便是他也被排挤出这个集体。

集体的伤害力可以很可怕。古时有言:“勿以恶小而为之”。正常的人会不以为然,我做个很小的恶事,也不会影响到什么。但是集体中的每个人都如此时,集体便可以向外辐射出非常可怕的负能量。

我常说很多人之间看似亲密无间,但是谁也不知道对方有多少假面。然而,就在善恶错杂,人心若即若离之中,集体在每个人心中留下了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可以说,集体在后期已成了一种精神寄托。因此,当文工团解散时,满场皆醉,泣咽难抑,不分昼夜。这是集体经过岁月的积淀,成为了这些人今生今世证据的一部分。当自己所处的环境突然变化,自己找不到可融入的集体,那种迷惘、悲戚、恐慌,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还有爱情,爱情在影片中不是主线,又串起了整个故事,寻常的爱情纠缠自然可以不讲,但影片的最后,刘峰和何小萍在历经沧桑之后,形成的相依为命的爱情,着实很能打动人。

那种漂泊半生,彼此互相理解,流落同处的情境,凄凉与浪漫同在。隔了几十年,那句在嘴中没能说出来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你能抱抱我吗?”其实从结局是来看,刘峰与何小萍的结局可能还是最好的,因为他们曾经失去了很多,却因彼此的存在而知足快乐。

画面停留在依偎在长椅上的两人,最后一幕只剩长椅,影片并没有设计后续的重逢桥段,而是以一种怅然若失的方式,结束这一段芳华的故事。

真的震撼人心,如此巧妙、如此真实、如此动情。《芳华》中还有很多青春的情感,像水的涟漪,一环接着一环。萧穗子见证者、参与者、讲诉者的视角,切得十分到位,因为她是剧中很有理性思维的人。通过不带有太多个人情感的讲述,更能将复杂的情节理清。

还有英雄与普通人,这一点,真的有点沉重。

在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我也在思考,这部电影为何有那么强的感染力?想必除了故事本身之外,还有拍摄技巧吧。

先前我提到的时代感,在拍摄的过程中,有很多处特写,比如在毛主席的画像上蒙上黑布,在宿舍里穿喇叭裤听邓丽君,黑板报由毛主席引领变成了“科学”、可口可乐的广告等等,不比字幕上的文字来得生动吗?

另外,小说中叙述人的视角被很好地诠释:比如在开场,何小萍在场内秀翻跟头,而场外却有人笑话她衣服臭,这时镜头便是聚焦在衣服上,而不是主人翁。

在战地医院,当画面突然转成伤员满屋时,摄影师以转换视角,至少快速旋转了2周,震撼!而在显示沉重心情的时候,慢镜头给的很好,萧穗子在听到陈灿遇车祸的消息后,跑步出门,摄影师是隔着一层被单拍的,画面很美。

总之,《芳华》中的镜头艺术很丰富,也给了我不少启发,中国的科技实力增强以后,拍电影同样也可以以特效取胜,但难免失了新意。《芳华》的制作,是以镜头的艺术、视角、情感取胜的,剧作者严歌苓和导演冯小刚都是那个时代走出来的人。我想,这种人与电影的融合,细节之处的表达,给中国电影更上一层楼的目标也提供了一些线索。这便是好电影的力量。


Copyright ©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