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座内容
【自清讲堂】偶像学长养成记讲座—— 学会选择
日期:2019-05-10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真的很荣幸能够回到母校。想一想,我2009年从扬中树人初中部毕业,到今年已经十年了,但对树人的生活仍然记忆犹新。当时是在南门街校区,我记得地方不算宽敞,放学时巷口很堵;还记得每天吃完晚饭,我们喜欢趴在走廊栏杆上,谈天说笑,因为接下来又将是全神贯注的两个小时晚自习。我们初一时还经历了校区改造,曾经到扬州中学本部的实验楼里度过了几个月的时间,那个时候大夏天,没有空调,有些实验教室还没有电风扇。我们算是经历了扬中树人起步腾飞的一段日子,当时还没有九龙湖校区,所以也很羡慕你们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条件。

作为扬州市最好的学校之一,在扬中树人的学习压力肯定是不小的,不过大家也都扛过来了。2009年中考扬州市的前三名都在树人,我们都认识,第一名是朱妮同学,高中去了南师附中,后来被校长实名推荐进入了北京大学学习数学,现在应该在光华管理学院读金融学博士。第三名吴越同学也去了南师附中,本科就被美国一所著名的文理学院录取了。我当时是第二名,高中进入了扬州中学,现在也算是走在一条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当然,还有更多的树人毕业生走进了北大、清华、交大、复旦、浙大这些国内名校,走进了麻省理工、哥大、芝加哥、斯坦福、普林斯顿这些蜚声国际的顶尖学府,读硕士、读博士,又走进了就业市场,进入社会,完成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和选择。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来交流交流,“选择”——怎样选择,如何学会选择。我相信大家对“选择”二字肯定不陌生,高一结束时的文理分科就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其实我现在也面临一个很重大的选择,我收到了美国几所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全额奖学金录取,每所学校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研究兴趣,在你研究兴趣这个方向上的实力、相关的老师,他们将是你学术上的引路人;比如学校的专业排名、声誉;比如你的同学的实力——跟优秀的同学在一起我们经济学上讲叫peer effect,你自身也会提高;还比如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因为博士往往要读四五年,需要在关注学业的同时兼顾生活。这些因素可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重要性,总之我挺纠结的。所以说你们之后面临的选择往往更复杂,是一个综合考量。没有一次选择是简单容易的,我也仍在学习如何选择,不过我相信,关于选择,有一些规律它是一直成立的。

首先,面对选择,要学会评估自身。我想你们在选择文理科的时候,就已经充分地评估了自己在各个学科上的实力,怎样才能更加出彩。我觉得成长的过程,前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

还是拿我自己现身说法。当时我大学入学前选择专业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想法,只知道自己文理科都还不错,也比较关心公共事务、社会事件,所以填报了复旦新闻学院。但是进入大学学习时,我发现,我不太能适应纯文科的概念化的教学,我自己高中是理科出身,我希望能有理科的思维分析框架,包括建模、理论推演、数据分析;但是呢,我又想关注一些社会议题,不是很想去搞纯理科或者纯工科。慢慢地呢,我就接触到了经济学。我一开始对这个学科,可能跟你们一样,有偏见,觉得它就是帮人赚钱的学科。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现代经济学有很大的变化,它的研究话题已经从经济现象拓展到了很多人类行为的现象。比如很经典的,美国器官捐献市场,有些人出价高,有些人急需用,有些人距离近,但每年器官捐献的数量是有限的,保存时限也是有限的,把器官送到哪些人手里才能最大化地利用而避免损失,经济学家会研究这样的问题。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阶层固化、代际流动性问题,当我们的数据越来越充分,有了父母和子女一代的收入、教育程度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在多大程度上跟父母有关,经济学家会研究这样的问题。我当时就被这个学科吸引过去了,评估了一下自己,数学基础不错,也很关心这些社会议题,有过这方面的课程背景,而且这个学科的性质正合适我希望能够文理兼备的这个目标,所以从大二开始就慢慢地想往经济学上转了。

我想你们在未来的一年,会面临很多轮复习,参加很多模拟考试,每一轮复习、每一次模考,其实都是提供了一个评估自己的机会:我哪些学科发挥稳定,这些学科如何保持;哪些学科比较起伏,这些学科又如何改进;我的实力在全年级整体中排在什么位置,离我的目标还有多远。有了这样的准确评估,就会有相应的对策,该怎样综合分配时间,怎样高效地利用时间。所以要珍惜这些机会,认真参与未来每一堂课的复习,每一次考试,以对自己最清楚的认识去参加高考。

其次我想说,选择,就要有所舍弃,有所坚持。等你们进入大学之后,会发现眼前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每一天在校园里,有大型的讲座,请来时代的风云人物,比如马云、马化腾都来过复旦做过讲座;也有小型的学术讲座,英美高校的杰出教授,历史的、政治学的、经济学的;还有社团活动,复旦有大大小小300多个活跃社团,涉及各个方面;还有各个院系组织的活动、社会实践,等等等等。每年九月入学,操场上会有各个校内学生组织出来招新的宣传,我们叫“百团大战”,眼花缭乱。再往后,准备出国交流要花时间,保持课业成绩的优秀要花时间,校外实习要花时间。这时候你会发现,我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不可能什么都要,我必须有所舍弃,有所坚持。

我当时确定想转经济学后,发现我除了新闻学院的必修课之外,需要去修很多数学系的课、经济学院的课,而且同一门课,我得选那些和必修课时间不冲突的时段的,往往是早上很早的课,或者是晚上的课。大学前两年的时候我还参与了一些社团活动、班级管理,也常常晚上吃完饭,带着纸和笔就去听讲座,挺舒适悠闲的,但从大三起,我的课表排得很满,很多我兴趣中的社团活动我都放弃了。大学四年我们的毕业要求是144个学分,我修了200个学分,而且算上所有的课程的综合成绩一直保持着全院第一,这为我申请经济学硕士、博士打下了基础。

在舍弃了庞杂、选定了方向后,要寻找能实现目标的路径、懂得坚持。因为立志学术,我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主动联系了复旦经济学院的几位年轻老师,报名他们的学术团队,参与研究,当时我是团队中唯一一位非经济学院的学生,这一参与就参与到了我大四毕业,到现在我还和复旦这几位老师有联系,经常和他们分享我在学术上、生活上的近况。在杜克念硕士时,目标更明确了,就是想申请博士,所以我每一学期都去选博士的课程。我们大概有十几个同学,立志读博,每周的生活很简单,周一到周五早起去图书馆占位置,白天上课,晚上写作业、读论文到10:50,等10:53分最后一班校车回家,周末我们会选择一天聚餐,放松一下。这一坚持又是两年。当时这一批同学现在都申请到了很好的学校继续读博深造,伯克利、西北、杜克、康奈尔、罗切斯特,方向也不单一,经济学、金融学、运筹学都有。我相信我的这些同学一定也能继续坚持,取得令人荣耀的博士学位。

其实扬中树人有这样的传统。在我初三那会儿,有一阵子班里气氛有些浮躁,包括我在内,可能觉得复习得差不多了,晚自习可能前一个小时还挺认真的,后面就开始糊时间了。有一晚,我清楚地记得,晚自习快结束时,班里开始闹哄哄了,我初中班主任沈文楼老师面色很严肃地走进教室,一句话没说,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字,叫“执行力”,然后手指节敲黑板,狠狠地敲了几下。现在不是流行讲什么“佛系”,我自己的拖延症也很严重,所以现在回想起“执行力”这三个字,真的很触动。

有人会说,选择是我上了大学、进入社会以后的事儿,跟我现在没关系。我想说,选择不是天然就存在的,需要努力创造。有时候我们看到周围的一些朋友手握很多选项可以选择,像我有一个复旦的学弟,去年同时被普林斯顿大学和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录取了,我们都很羡慕他。但我很清楚,他为获得这样的选择付出了很多努力和辛苦。我记得大二大三的时候,我们有一次一起吃饭,他跟我说,他大一的时候数学分析这门课的成绩不太好,ABCD他拿了个C,可以说是很差的成绩了,而经济学博士的申请很看重数学成绩,他和我一样,想读博士,成为一名经济学家。当时他很担忧,但仍有一线希望——复旦经济学院从他们那届开始有了一个计划,每年从本科生中选拔一名同学去麻省理工交流一学期,麻省理工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经济学重镇。我的这位学弟想抓住这个机会,哪怕为此付出延期毕业一年的代价。尽管这门数学分析的成绩不太理想,但他对经济学是有热情、有想法的,精心准备,在面试中和老师交流了自己的研究选题,很得赏识,最终获选了这唯一的名额。在麻省理工,他修读了那里的数学分析课程,拿到了不错的成绩,并且积极联系了几位杰出的学者,主动做他们的研究助理,因此获得了他们的肯定推荐。

我想说这位学弟的经历,就是想问问大家,问问自己:是不是我在那样的情况下,就放弃了一直以来的理想,不申请博士,转而去找工作了,因为工作可能不太看重一门理论课程的成绩,而且复旦经济学院出去,不愁找不到一个工作?是不是我们因为一时的挫折,就自我局限、自我否定,就自动关闭了一扇大门,而这扇大门之后,其实有一个更精彩的世界,有更多的选择?我想,如果他没有争取前往麻省理工交流,就不会在那样一个氛围中感受经济学这个学科最顶尖的魅力与智识;如果他去交流之后只是平淡度日,仅仅满足于学习书本知识,在异国他乡享受生活吃喝玩乐,就不会获得大牛的赏识和推荐,而他获得博士offer后的选择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我记得我们高三时大家心气都很高,黑板报上写着清北复交浙大南大中科大,就想奔着这些学校去。当时的想法可能比较简单,就是比较,想胜人一头。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我努力考上复旦,最重要的,就是复旦为我提供了更大的视野,更多的选择。我在这里也看到了更多优秀的同学,他们又是怎么选择的,不论是深造还是就业,不论是创业还是公益。这种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长期而深远的,所以也会有一个说法,比如北大人秉承五四火种,有家国情怀;清华人治学严谨,又红又专,“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复旦人以文理见长,兼具自由与理性。如果能进入名校,我觉得这种影响将伴随你终身,我们现在同学聚会,谈起这些都很有感触,有说不完的话。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一路上有很多人、很多榜样可以对你的选择做出指导与建议,要善于去寻找、倾听这样的建议,但同时,必须学会自己做出选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一方面,请他人对自己的选择给出建议,这无可厚非,因为我们不是完人,不可能什么都懂,而且很多选择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共通的,我们的父母、老师在很多方面都比我们更有经验,需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建议。我在复旦念本科、在杜克念硕士时,一直告诫自己,要向两类人看齐:

一类是我钦佩的老师,他们可能是十年后、二十年后我想成为的样子,一位治学丰厚、同时又有着社会关怀的教授,我会问他们,他们在我这个年纪时在做些什么。比如我在复旦新闻学院时的导师,我很佩服他的一点就是他一直虚心学习,他是68年出生的,和我们的父辈差不多大,我们经常就一些著名的国际报刊美国的《纽约客》、《纽约时报》,英国的《卫报报》上的最新的文章有交流和探讨,他一直在汲取新知识。比如我在杜克的导师,一位很年轻的经济学教授,72年出生的,已经是杰出正教授(Distinguished Full Professor)了,他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种族歧视问题、社会不平等问题很有研究,而且身体力行,不仅学术上有贡献,还经常参加公益性的社会活动,去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帮助他们。能够认识这些师长是很幸运的事情,有一些学术、生活上的问题,我都会去寻求这些师长的建议。比如最近我选择博士学校,就在征询他们的建议。

另一类是我周围可以作为榜样的同学,我可以从他们身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比如我在杜克时认识几位经济学、金融学博士学长,我们经常一起交流,他们都很聪明,但在人面前从来不表现这种聪明,很谦逊。我们经常交流,有一位是做经济学微观理论(Microeconomics Theory)方向的,和纯数学打交道多一些;有一位是做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的,宏观的模型接触得多。我是做实证微观(Empirical Microeconomics),和微观数据、程序打交道多一些,所以通过和他的交流,我可以看到自己知识的盲区。他们比我年长三四岁,很关心我,我也从他们那里学习情商、待人接物这些软性的方面。再比如我们当时硕士班的第一名,一位很勤奋的女生,她很厉害,我们一起去上博士班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很难,很多博士都没考过,她拿了第一名,但你要知道是有原因的。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一篇论文中的模型,一开始也就是下课后闲聊,我就说我看到一个模型,挺有意思的,只讲了讲大概,结果她盯住你问了,全问的是细节,这个推导是怎么来的,这个假设成不成立,为什么这里使用导函数为单调递增的函数而不是其他的,本来我们俩就是边走边聊,准备坐校车回家,结果讨论到这些细节,干脆把论文打印下来,和路上碰到的另外两位同学就在图书馆门口站着开始看论文中的模型细节,一条一条地讨论清楚。所以说,有这样的同学作为榜样,多和他们交流,会倒逼你自己把知识梳理清楚。

刚才是说,学会选择,要善于向优秀的人学习,倾听他们的建议。但另一方面,我觉得,没有人有义务代替你做出选择,他们可以给你提供建议,但最后的选择是由你做出的,对应地也你也要为你的选择负责任。你如果选择了虚度光阴、浪费青春,那你自己也要承担之后懊悔的痛苦,而不是让你的父母亲人来承担这个痛苦,可事实上我觉得我们周围有不少人,自己不努力,却让别人来承担自己不努力的后果,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

而且我觉得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个阶段,我越来越感受到自己做选择、有决断力的重要性,因为现在社会发展很快,有很多新的现象、新的状况出现,应接不暇,比如说,我的大学生活和我父母的大学生活,八十年代那会儿,相比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从前出国交流很难,名额很少,而且只是少数学科可以有机会,现在大学里出国交流、毕业后出国深造的越来越多,那么我们面临的很多选择,都是新的,你找不到之前的经验的。包括科技的发展,像你们零零后,可能小时候就接触到智能手机了,整个接触知识的方式、知识结构都会因此产生变化。未来几十年,国家有很多机遇,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的决断力,需要我们自己的主动创造。

你们明年将要参加高考了,如何面对它,就是一次选择。其实我很遗憾,我并没有百分之百地体验过高考的紧张氛围,因为当时已经提前录取复旦了,但是我还是很怀念我的高中阶段。我是高三下学期初参加了北大和复旦的自主招生考试,自主招生考试其实就是我的高考。我记得从高三上学期中考试之后,我们有一小批人,为了准备自主招生考试,每天在正常学习时间之外,开始做各个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题,北大复旦的,清华交大的,中科大的南大的,大家互相分享学习资料,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自主招生考试资料全都买回来了,一本一本地做,遇到难题大家集中讨论。当时高三寒假过年,我们有几个同学,大年初三主动就去学校上自习了,我记得那天早上门卫还不肯开门,学校还没开学嘛,我们还打电话到了校长室。我们的努力也收获的回报,基本都成功地提前录取了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学校,有的现在在美国读电子工程的博士,有的在读法律硕士立志成为律师,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在贝恩咨询等全球顶尖企业工作。

面对高考,我觉得这个选择很明确,就是从容不迫、有计划有策略地迎战。相信你们都能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