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识非遗寻访梧桐院里,悟文化铭记华夏文明——初二(3)班参加非遗研学劳动实践课程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3-04-11

非遗文化是生命创造的鲜花,离开生命,必将荡然无存。学习和发扬传统非遗文化,作为树人学子的我们责无旁贷。为此,410日下午,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初二(3)班的同学们迎着暖阳,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纵队来到梧桐院,参加非遗研学劳动实践课程。本次的非遗课程有扬州评话、刺绣、编绳、通草花等。



出发去梧桐院

扬州评话

围桌而坐,听一段《水浒》,邂逅有趣的扬州评话,感受浓郁的扬州特色。在这次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中,同学们听得入神、学得传神,看台上的小身段,有板有眼地演绎着“一招一式”“一词一句”。切身的体验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分享了从艺经历,谈到传承并发扬“扬州评话”需要的决心与毅力,要有坚持的态度和艰苦的付出,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保护非遗文化并弘扬扬州评话艺术。



评话6.jpg

扬州评话课堂


学生展示

扬州评话合影.jpg

扬州评话小组合影


 

刺绣

唐代文学家胡令能有诗云:“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刺绣自古以来受人们所钟爱。同学们一起携手来到梧桐院,感受刺绣之美。学习刺绣过程中,同学们面对较难的针法,专心学习、互帮互助,刺绣老师悉心教导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在室内荡漾。同学们的一件件作品成功后,这堂刺绣课就圆满地落下帷幕。


刺绣课堂

学生实践

刺绣合影.jpg

刺绣小组合影

 

编绳

编绳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现已是家喻户晓。同学们跟随着老师的脚步,穿梭在小小的绳结间,探索着编绳内在的奥秘,提升着自身的手工技艺,感受着劳动人民的不懈努力。在享受着编绳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同学们领悟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将我国传统文化经久不息的魅力铭记在心。


编绳10.jpg

编绳课堂

学生实践


编绳合影.jpg

编绳小组合影

 

通草花

通草花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工制作花类最早的工艺之一,始于北宋,兴盛于清代。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剪出形状不同的花瓣,进行塑形,再将它们粘贴起来,做出了一朵如雕塑一般写实的花,这便是永不凋零的美。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课余生活便得到了丰富。


学生实践

通草花合影.jpg

通草花小组合影 


移课堂至课外,化学习为实践,通过此次劳动实践,我们收获颇丰,既认识了非遗文化,更产生了文化自尊与信心。今后,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定会坚持不懈,让中国非遗,乃至华夏文明,被世界认可、铭记。


班级大合影1.jpg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