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依依杨柳风,生生非遗火——初一(4)班参加非遗研学劳动实践课程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3-04-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为了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树人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非遗传承社会实践。4月27日下午,连日的阴云放晴,潮湿气蒸发成百花香。迎着吹面杨柳风,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初一(4)班的同学们来到梧桐院,开始他们期待已久的非遗研学劳动实践课程。今天的课程分为篆刻、拓印、刺绣和中国画四个项目。


梧桐院负责人讲解

 

篆刻

非遗,凝聚千百年来的人民智慧;篆刻,一块石料上开凿一方天地。但只有手握着那一小块石印时,方感觉到其中要经历的艰辛;连刻出一条直线都可谓是“巨大”的挑战,看着老师手中的刻刀飞舞之下,端整大气的刻章立即完成,不禁由衷滋生敬佩。

一笔一画,都蕴含奥妙;一刀一刻,都饱含生机,那流传下来的手艺在匠人们的鬼斧神工下,熠熠生辉,巧夺天工。就如卖油翁所说的“惟手熟尔”,这正是他们生动的写照。但愿我们也仍有一颗炙热的匠心,将祖国悠久的文化,从这里,发扬乃至整个世界!



篆刻小组合影 


拓印

因为不和好朋友在一个项目里,我的心情有些沮丧,兴致不高地走近拓印教室。

听完老师的演示,我拿起木板,轻轻地抚摸。这块木板很光滑,凑近闻一闻,嗅到了木头的香味。上面用流动灵转的行楷写了两个字,吉祥。我拿起刻刀,在字体的边框上描摹了一会儿,又将多余的部分打磨掉。屏住呼吸,手起刀落,木屑像飞扬的白雪沾满了刀片和衣服。

我曾读过一位酿酒师的故事,他的故事中充斥了“孤独与匠心”二词。在我小心翼翼地揭开印满墨汁的宣纸时,成就感确实遍布全身,与朋友分离的沮丧也不见了。我读懂了那位酿酒师终其一生致力于酿酒的原因。能陪伴自己一生的,不是朋友,而是自己。


拓印小组合影


刺绣

“刺绣眉眉坐画亭,穿针引线梦盈盈。”刺绣随着历史长河经久不衰,在非遗传承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在洒满阳光的古典梧桐院中,便开启了这如此特殊的一课。我们这些“新手小白”当然从最基础的开始。老师耐心地与我们讲解,首先要把布固定在架子上,再将线穿进戳针,最后才能小心翼翼地戳它。

因为易上手,没过多久,毛线伴随着沙沙的穿刺声,邻座之间互相称赞的声音以及老师指导的声音,响成了一片。戳进去不平的线,却意外地很美,立体感和层次感诉说的无尽的浪漫。绚烂的色彩装饰着每一张笑脸,于是默默埋下了传承的种子,以及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刺绣小组合影 


中国画

期待甚久,属于我们班的课外实践活动终于如约而至。踏进古色古韵的梧桐院,一览文墨青丹的芳香。我体验的项目是之前学习已久的国画,却因自己的懒惰,许久也没拿起过笔。

走进画室扑面而来的文艺气息,黑板上淡紫色的鸢尾花虽不曾浓墨重彩地吸人眼球,却偏叫人难忘。空气中弥漫着的颜料与墨水的味道伴着老师细心地教导,颇是高雅。可到了大家实操却犯了难,无人动笔。大家皱起眉头盯着画纸,手掩在半空,模拟多次,却还是放不下心。我也如此,紧张兮兮地画了一朵花,可那花却也对我的态度十分不满,看起来蔫了吧唧的,毫无生气蓬勃的样子。回忆起以前画画的自己那样自信潇洒,我再次落笔,花瓣随意自然,淡紫色与淡蓝色相互映衬,小草朝气蓬勃。在点完花蕊后,终于得到了老师的夸赞。 同学们也在老师与自我的鼓励之下找到了状态,画室安静得如一潭静水,一幅幅佳作也随之诞生了。与此同时大家也体验了只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国画的韵味与深意,并在心中种下了传承,宣扬文化的种子。

我想,犹豫不决、杞人忧天、顾虑太多只会落得两空,倒不如大胆下笔,摇曳生姿,绽放青春最美好的模样。如今的我是回忆从前画画的自己,以后的我该是回忆现在随性洒脱的自己。


中国画小组合影

 

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非遗的生命力则在于传承创新。在本次梧桐院的社会实践中,同学们深入了非遗课堂,从起源、技艺、欣赏等多个方面了解了非遗文化。我们相信,对于非遗传承,只有走进去,沉下心,动上手,我国无数宝贵的非遗技艺才能真正生生不息,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