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乐道拾遗,匠心筑遗——初二(6)班参加非遗研学劳动实践课程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3-05-22

非遗之美,文化之韵。一步一个脚印都包含着中华文化的历史文明。亦是传承之要务。非遗之技,以其为根本尚可承接文化美韵。而技艺之难,虽不及难于上青天,却仍需千锤百炼。生逢快餐时代,愿意沉淀自身,守住传承的人虽寥寥无几,但仍旧有人乐道拾遗。

2023年5月19日树人南门街校区初二6班全体同学在班主任蔡老师带领下,前往梧桐院参加研学活动。本次活动有拓(tà)印、通草花、篆刻、木偶四个项目。


default (8).jpg

合影


拓印:顾名思义,先用一块木板开拓,描好轮廓,用斜口刀使劲沿线条划出凹槽,再用平口刀去除轮廓内部木板,同学们在雕刻完后都在轻喘气,且额上渗出汗水。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各位同学的拓印,都各显风采。经过精修与上色;湿布拭去板上的毛糙,并附纸和涂水,晾干,待不那么湿润时再上墨,大家印出的图案,黑白相间,棱角分明。最后装裱,这时的拓印已宛若一幅艺术品。


微信图片_20230519173504.jpgdefault (12).jpg

拓印小组


木偶:指导老师袭一身唐装,侃侃而谈木偶的古今历史。从俑的形成,到木偶各种各样的玩法,无一不引起大家的兴趣。当指导老师讲完各种注意事项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拿起木质小刀,进行“面部重塑”。按照特殊的比例,勿勒出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原本静谧的房间里,顷刻间充满了大家的欢声笑语。最后就是安装,将塑好的头装在穿着戏服的提线木偶上,同学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木偶小组合影

 

篆刻:“将刻刀倾斜四十五度,再用力慢慢向前推。”篆刻师傅手上拿着刻刀,一边说一边向同学们演示。在老师讲解了先将刻章固定在特制的工具里后,然后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开始刻了。刻刀虽然在手,但就是不听使唤,只留下一条歪歪扭扭的刻痕。同学们环顾四周,全都呲牙咧嘴,一脸为难。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篆刻也是一样,练的就是稳劲和耐心。”篆刻师傅悠悠说道。同学们渐渐静下心来,刻章上的字也慢慢逐渐成形。最后,同学们把刻好的章用印泥印在宣纸上,再裱起来,就大功告成了。


篆刻小组合影

 

通草花:同学们跟随着老师的步伐,来到一间雅室。刚进雅室同学们就被桌子上整齐摆放得翊翊如生的通草花吸引了。轻轻薄薄的花瓣,似乎能随风舞动。大家边赞叹着边入座;然后认真倾听老师讲解;大家轮流观察制作通草花的原料:只有一截小木头。同学们拿出材料正式开始学习制作。先将通草纸放进湿毛巾中,让其充分吸引水分;待通草纸变得柔软易折叠后,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对着模板进行裁剪;制作过程中大家小心翼翼,雅室里寂静得只能听见剪刀的咔嚓声;同学们剪完花瓣并将花瓣折成扇状,然后捏一捏再展开,花瓣一下子立体起来,用牙签取少量白胶,将花瓣黏合在一起。抬头看去,大家手中都多了一朵盛开的桃花,但还差点睛一笔;最后同学们将黄色通草纸剪成须状,卷起来,用力一捏,便成了花蕊,用胶水轻轻粘上后,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便被同学们种在了手中的木板上。阳光正好,微风吹拂,大家手中的通草花成了一段美丽的回忆。


通草花小组合影


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是土壤里播种。

与“非遗”对话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触摸博大精深的文明,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