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传承非遗,弘扬文化——初二(7)班参加非遗研学劳动实践课程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3-06-03

在精妙篆刻中谋复兴,在方正雕版中寻传承;

在五彩编绳中求希望,在一针一线中显真情。

6月2日下午,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初二(7)班的同学们追随班主任肖天鹰老师的脚步,来到梧桐院。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带来的乐趣,接过传承的接力棒。



全家福.jpg 

合影


篆刻

篆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因古代印章多采用篆书入印而得名。一种东西,它充实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有一种东西,它陪伴同学们度过了寂寞的时光;有一种东西,它包含着深厚的寓意——它,就是篆刻。它是书法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中国印章随着时代的推移和使用者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秦以前印章称为鉨(同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皇帝用玺,一般人的印章称印。汉代皇帝、皇后、诸王等所用印章称玺,官印、私印又出现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称,唐代称宝。篆刻起源于中国,后传播并流行于东亚地区。篆刻,让同学们了解了古老的中国历史文化。既须劳动,又要动脑思考,这是多么有趣呀!


篆刻小组

 

雕版印刷

中国有这样一门艺术:发源于隋唐之际,流传至今,它以文字为基础,打开了文化交流的大门,在中华灵魂上刻下了历史的花纹,这就是雕版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术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进行印刷的技术。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非遗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


雕版印刷小组 

 

刺绣

精细活需要一颗精细心。刺绣时小格间距充其量不超过一毫米,一旦下错针脚而没有及时发现,待发现后想返工可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欲速则不达。刺绣时不可图快,快了就容易毛手毛脚,就容易下错针、走错格,就容易刺破手、扎破腿,还容易弄乱线,心里一急这快可就变成慢了;教育与此同理,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刺绣在一针一线中磨练心性,涵养品格。


刺绣小组

编绳

编绳是我国最古老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编织技艺结合了平纹编织、花纹编织、勒编等多种技艺,编织过程中也可以搭配珠子等装饰品,为其添加了别具一格的唯美视感。绳结丝丝入扣,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验耐心与专注。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最终编出了精巧的编绳作品,在学习编绳技巧之余,感受到了编绳的精巧与细腻,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磨练了心性,懂得在一丝一缕中成长与收获。


 编绳小组


通过这次梧桐院之行,我们领略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了解了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希望非遗文化能在我们的传承与发扬中,迎来保护与发展的新机遇,创造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