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班 王婷婷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这是水之道。在古人眼里,水即是端庄知性的淑女,也是温润宽厚的君子。遥望刻在山壁之上的老子的这句名言,此时此刻,它与梅山水库雄伟壮阔的自然之景是如此相映。人站在高高的坝上,往前望,是梅山人工湖,湖水碧透,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往后看,却是激荡汹涌的万顷汪洋。在这一望无际的水下,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啊。是这一道短短的坝,犹如长虹横卧在高峡平湖上,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阻拦下那曾带来终焉的巨洪,挽救了数千生灵。
梅山水库,也浸透了水的灵性。无数的生命受它滋养,依它生存。四周的田野,由它引水灌溉;人工湖中有丰富的水产,飞禽走兽在这一方天地繁衍生长,自得其乐;空远的碧落之下,黛青的山峦若隐若现,汪洋中央是如世外桃源的仙境小岛,这长年累月如仙气萦绕的朦胧雾气,可少不了它的神之一笔。
更甚之,它仍是集发电、航运为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坝下的小镇居民,他们的生活已经与它不可分割了,在这个地方,它就是海晏河清,就是富饶昌盛的象征。
如此庞大的工程,无疑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了。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是他心中至高至上的道。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不与万物争高下。在这里,水被恰到好处地利用,完美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换种角度来看,人能在生命中一个某好的时刻,趟过一条河流,聆听性灵涓流的乐音,人的美德与水的温润融合,即便是灵魂上的污垢也能洗涤了。
人性中的温存与爱,便如这包容万物的水。如何学水,用水,发扬水的美德,便是我们至今为止一直努力要做的事了。
高一(2)班 周子暄
英雄金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人才辈出,灿若星汉。就是在这块红土地上,10多万优秀儿女前仆后继,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捐躯。
为了发扬烈士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我们先是怀着沉重的心情去往金寨红军广场。登上158级台阶,令人赞叹不已的是高达24米的金寨革命烈士纪念塔。不用近观,远远地看便领略了它宏伟的气势,且刘伯承元帅题的四个大字“燎原星火”苍劲有力,更能衬托出纪念塔的气势恢宏。
伴着细密的小雨,我们严肃认真地为英雄烈士默哀一分钟。一分钟内,我思索了太多,想像着那些先辈为国奋斗的模样,敬畏之情便如滚滚长江之水激昂澎湃。阴雨仍连绵不断,似乎是预感到这神圣时刻的到来,我们秩序井然地列队向前给革命烈士敬献鲜花。这一抹明显的黄与那抹素雅的白相得益彰,都表达了我们对烈士的敬意。
用饭后,我们来到了梅山水库。才与它相见的第一眼,我就被震憾到了,它坝高88.24米,全长443.5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犹如长虹卧波横跨在高峡平湖之中。随后,我们便进入了大坝之上,自上而下望去,不得不令人虎躯一震,幸而我不恐高,便有眼福欣赏到这番美景,这里的湖水碧透,风景秀丽,在迂回曲折的道路中我感受到了梅山水库的威力所在,真是令人为设计者智慧所折服!
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发源地,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金寨县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厚重的红色文化令我受益颇多,愿金寨县彪炳千秋,永励后人。
高一(2)班 范惟慧
已近春分,春雨蒙蒙地下起来了,仍夹杂着丝丝缕缕的寒意。春雨细细的,密密的,灰蒙蒙的,远处的山峦、树木、房屋,朦朦胧胧,似是浸在一片薄雾之中,恰为今天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沉静之色。踏着一级级由烈士们的名字组成的台阶,心中感慨万千。如今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不正是烈士们用青春与热血谱写的最美乐章吗?
略有些吃力地登上最后一级台阶,抬头,只见一块高大的石碑在风中矗立,宛若一个誓死守卫着身后这片故土的战士。雨愈下愈大,任凭它打湿发丝,虽十分难受,但我深知,与先烈们相比,吃这点苦又能算什么呢?将士们在革命战争年代里,出生入死,叱咤风云,为铸就共和国红色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道路上,他们用青春谱写战歌,用生命铸就辉煌,他们是人民的英雄,国家的功臣,将永远受到我们的尊敬和爱戴,而我也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追寻先烈遗志,无愧于祖国。
将军彭德怀曾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后勤起一半的作用。”而洪学智将军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曾参加过多场战役,可谓身经百战,骁勇善战。而他又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多次近乎完美地完成作战任务,着实令人佩服。建国后,他却并没有就此让自己停歇。他仍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甚至专门腾出了一间书房供自己研习。再看他的卧室,更为简朴,“陪伴了我几十年的‘老伙伴’真是不舍得扔掉啊……”每当有人提及时,这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这位老兵用自己的热血向我们诠释了“英雄”二字的真正内涵。
英雄金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块热土上,人才辈出,星汉灿烂,它曾哺育了十万多优秀儿女,他们前仆后继,为了祖国而英勇捐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它光辉的革命历史与厚重的红色文化,将彪炳千秋,永励后人!
高一(3)班 乔邹宸
今天清晨天空中飘散着绵绵的阴雨,正如我们的心情一般,沉重中参杂着淡淡的忧伤与愁绪。
我们怀着庄重的心情踏上了59级台阶,代表当年在此出名成就的59位大将军,他们曾经在革命斗争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为胜利铺下了一块块基石。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大家沉痛默哀,向这些伟大不凡的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没有他们,就根本不可能有我们今天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学生代表携着我们由衷的敬意,手持花篮,向先烈们敬献,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想必英烈们看到如今中华民族这番繁荣昌盛的景象,定会得感到最感怀的慰籍吧!
缅怀烈士,勿忘初心,革命烈士的名字永垂史册,他们的功勋光照后人,他们用热血书写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魄。让我们永远不忘先辈们为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英勇斗争的历史功绩。
下午我们参观了气势恢宏、壮阔的梅山水库。大坝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犹如长江卧波横跨在高峡平湖之上,站在坝上,俯瞰下方,如同凝望万丈深渊般,双腿不由自主的打起颤呢来,但四周的风景犹如山水泼墨画一般令人心旷神怡。
皖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建成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今日两程令我感触颇深,亦忆往昔革命先例,看今日壮阔工程,我们要继往开来,为建设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高一(3)班 卞语萌
今天是我们来到六安的第二天,早晨我们就踏上了当地有名的将军乡,金寨乡的土地上,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同学们养足了精神,带着饱满的热情开启金寨红色之旅。
上午我们来到了金寨红军广场。天空中下着小雨,雨丝飘落,宁静了一片世界,衬托了肃穆庄重的氛围。同学们沿着一级级象征了各个师团的台阶,来到了金寨革命烈士纪念塔下,塔上是刘伯承元帅的题词“燎原星火”,在塔下我们进行了祭奠活动,向英烈默哀一分钟以及宣誓。看着大家在雨中握拳宣誓的样子,每个人的眼神都是那样的坚定,一种名为信念的东西在心中涌动着。我们又参观了三个纪念馆,这也让我们感触良多,在缅怀烈士的同时,更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烈士的名字永垂史册,他们的功勋光耀后人,他们是中国的历史,党的财富,人民的榜样。最后我们依次再上前敬献鲜花。我们将铭记先辈的功绩,继承他们的遗志,传承红色基因。
下午我们来到了梅山水库,雨依旧在飘落,云雾更是给上游的湖色山光增添一份朦胧的韵味,青翠的小岛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真的是秀丽极了。沿着弯道参观,更是体现了大坝的雄伟壮观,从坝上往下看,正常人都会有些腿软的,胆大的同学们紧紧拿着手机拍一张照片。胆子小的则是用手扶着墙探头探脑的瞄一眼,再后怕似的缩回脑袋,退到安全的后方。水坝建成时是世界最高的连拱坝,它的建成是无数人心血付出与汗水的结晶,体现了中华儿女的众志成城的品质。
今天一天的行程虽不多,却让我们收益匪浅,我们将继承中华红色基因,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为祖国尽上最大的一份力量!
高一(4)班 胡晨宇
奉献精神,在我个人看来,无非就是把自己的东西贡献给这人或者那人,然后被他人赞美,塑造成道德上的“不败金身”。然而梅山水库改变了我的认知。
下午去参观梅山水库,开始的时候我是不愿的,“水库是无聊的”这一事实早已深入人心,当然到达时也的确没有出乎我的预料。
但此时,远处青葱山脉连绵,隐隐能闻鸟啼虫鸣,绿意盎然,蕴于深沉的翡翠中。水面波纹不惊,心平气静,仿佛儒家大学者般淡然,而在那重重水体之下,淹没着如同西方亚特兰蒂斯般众多的上世纪的民房,以及那万顷良田。脚下所踩,是呈一个个半圆连接而成图案的水坝,观察水坝两边,便会发现双方落差极大,差不多三四十米。缓缓细细的小流通过泄口流入下游江水,在深褐色的泥水里翻出朵朵白浪花。远处一座水电厂,在永不停息的工作,为千万人送去现代文明之光。
我不禁想象在水坝修筑之前的景象,如龙般的江水翻滚着,咆哮着,向前进发,永无止境。而沿途挥洒而出的汗水,均匀的落在那欣欣向荣的田亩之中,为那一株株农民的劳动结晶提供必需之物,安居乐业的人们,男人耕作在田,女人针线在家,孩童嬉戏于野,老人拄杖门前,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因水库的修建而消失殆尽,水默默的注进钢筋水泥浇筑的楼房,人们开始默默收拾行李,含泪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家乡,只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他们从无怨言。
所谓奉献,在于做自己不愿做之事,令他人幸福,可谓人之初。
高一(4)班 李诗颖
微雨纷纷,裹挟着丝丝凉意,我们整装脱帽,肃立于红军广场浮雕前。
浮雕四周,乔木高大,枝干笔挺,干净利落,青绿的叶片傲然其上,任由风吹雨打,萧萧然轻声作响,显得幽静而庄重,似是在提醒我们铭记,缅怀。树丛间偶有或白或粉的花枝溢出,向着伟岸的碑身鞠躬致敬。
低头默哀,天色阴沉,雨雾飘渺。春寒料峭,气压低得人喘不过气来,石碑愈见雄伟,神秘的烟雨,仿佛将我们卷入远古。
时间不经意间流逝,无声中我们看到了革命战场,战火弥漫,烟雾横斜,一如眼前。而战士们是怎样的无畏,怎样的热情高涨,他们手持刀枪,为了脚下这片热土,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为了心中的革命理想,他们宁愿用自己的鲜血浇灌沃土,宁愿化作春泥,呵护养育祖国的花儿。
一鞠躬,致敬的是这片饱经战火,亘古长存的红色沃土;二鞠躬,致敬的是为了革命事业,奉献所有的士兵和人民;三鞠躬,致敬的是中华儿女骨子里的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
生命无论长短,无论贵贱,只要心中有信仰,心中便有敬畏,便可以为了维护信仰而不顾一切。敬爱的将士们,我们向你们致敬,我们将永远铭记你们。
高一(5)班 徐清雨
雨珠划过车窗,拂去雨汽,山光青山屏峙翠色跃然眼前,时值淡季,人烟稀少倒极为清静。这一站,4A景区:大别山石窟
山不高,石阶浅浅地蜿蜒而上,一步步踏上,伴着水雾,似临仙境。仰望青山屏峙,俯瞰碧水荡漾,翠竹林立于碎岩之上,雨丝滴落,迷了眼睛,更有朦胧美感,走过木制长 桥,白鸽成群而飞,扬起羽翅,雪白一片,朱瓦红砖铸就的楼宇竟与故宫有异曲同工,飞檐高翘,极是精致。又是石阶,眼前已是最大的石窟,于洪峰寨之上,进入其中,阴凉之至,缕缕光线洒在石块上,反射的水光生辉,峰侧有小瀑布倾泻而下,光似浸在水中划过眼前,如诗似画。
疲惫的攀登后是明清老街,皆是寻常人家,老年人坐在躺椅上,安详地看着人流,有宁静的满足,脚边伏着乖巧的土狗,吐着舌头静静地看着天。看着,不禁扬起微笑,似浸入古老的典雅中,漫步在青石板的老街上,道似曾来过,高大的木门之上还贴着春联,红有些褪了,字体的娟秀一点也未曾磨灭,别有复古之味,进了一九五八大食堂,似一会儿回到人民公社时期的旧时代,墙上彩绘着当年合作劳动的画面,里屋还存有当年的木制农具,别具自然朴实之气,看着镜中的高清画面,像是浸在过去,耳边似响起振奋人心的劳动号子,走出食堂,如穿越了一个时代,久久难以缓过神来。
毛坦厂中学,别具美誉的高考工厂,承载着万千学子的升学梦,早就听说过万人送考的壮观景象,今一见,校园间着实弥漫着书香之气,一进入,便溢满紧张的氛围,空阔的操场,寂静的教学楼笼上神秘,抬头,见两尊石雕屹立在远方,更有庄严之态,惊讶中已游完整座校园,却仍浸在肃穆之中,回路上也回味不穷
高一(5)班 戴伟业
安徽之旅的第三天不知不觉过去了,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玩的一天,石窟的壮观,大裂谷的惊险刺激。
上午,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路程来到了安徽石窟,当我们来到石窟中,看到偌大的天然石窟,一时竟不相信这是天然流水侵蚀形成的。
如果说石窟已经很令人震撼了,那下午的大裂谷之旅就无法用言语形容了。它地处大别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最重要的一次战役——张家店战役,就发生在此地。这里的岩石像是一座大山被神斧劈开,两厢峭壁撑天对峙,中间是一条长约2公里的蜿蜒石阶,峭壁下有天然的石崖回廊,隔涧相对,洞内两旁野花葱郁,香草点缀其中,青苔染壁、大藤悬挂。最刺激的当属天堑,这里的岩石像是一座大山被神斧劈开,两厢峭壁撑天对峙,中间是一条长约2公里的蜿蜒石阶,峭壁下有天然的石崖回廊,隔涧相对。这里没有像样的石阶,在第一道天堑处,我们要通过一到只能一人通过的峡谷裂隙,我们手脚并用,双手抓住岩石上的锁链,双脚踩在岩石的凹陷处,一步一步的向上爬。脚下是湍急的溪流,石缝间留下的水还一直拍打在我们的脸上,等我们好不容易通过后,脚已经湿透了,脸上也满是雨水,但不得不承认,真的很好玩。走过一阶阶陡峭的石阶,大家站在最高峰,合影留念,有人还大喊起来,回声嘹亮。
一天行程下来都很累了,但明天要去天堂寨,想想又不那么累了。
高一(7)班 郜语竹
今天的第一站是金寨的红军纪念广场,这片红色土地走出11支红军队伍,诞生59名开国将军,是全国著名的红军县。
人若有心,景更多情。不大的烈士陵园里,每一级台阶、每一座浮雕、每一棵松柏都有特殊的寓意:牌坊后有59级台阶象征从金寨走出了共和国59位开国将军;纪念塔前的10级台阶则寓意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金寨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大多数为国捐躯,解放后被追认的革命烈士就有1.1万人……这些有特定含意的数字无不映衬着红色金寨的辉煌历史。
很多人迷茫地问,喂,他们到底为了什么,他们是何苦呢?是的,心中只有别人、没有自己的徐立清将军、将自己孩子忍痛捂死的红军女战士、金寨,这里先后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多数为国捐躯……何苦呢?
只是记得参观烈士纪念馆,导游小姐姐在讲述种种酷刑和红军战士即使意志崩溃也依然用鲜血写下打字维护自己的信仰,一个同学说,要是我,就自杀或招供,这是何苦呢?导游小姐姐看着她,淡淡地说,他们是为了你啊,你这样讲,怕是英雄在地下也会流泪的。
是的,英雄在地下也会流泪。他们为了别人洒热血在所不惜,却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与赞美;他们为了怯懦的芸芸众生而勇敢,低头看到的却是鄙夷、怀疑和迷茫。我们凭什么质疑英雄,凭什么自己做不了英雄却扼杀一颗颗炽热无私的心?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有了英雄却不去爱惜的民族是可悲的!不敢说没有英雄就没有明天,只是害怕他们“出师未捷”心先死,怀着虔诚的心情,我离开了红军纪念广场。
下午,我们去参观了梅山水库。据导游介绍,这是淮河流域的重点工程,坝高约88米,可贵的是,这个坝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而且是金寨县人民自发建筑,没有报酬,用导游的话来说就是人堆起来的水库,因为前前后后有几万人参与建造,同时也牺牲了几千人。听完介绍后,脑中立刻浮现出金寨县人民跋山涉水,不辞辛劳,日日夜夜地挑担建水库十分艰辛的景象。
可惜天公依旧不作美,下起了绵绵细雨,却无法阻挡我们游览的热情。从上面看下去,高大的大坝已无法用雄伟来形容,令人心生畏惧,脚下的步子也不由得慢了起来 ,心跳加速,可不知是害怕还是激动。向右边看过去,连绵的青山高耸,依稀可见几户人家,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绿水青山吧,保护环境的意义由此可见。
游览完之后 一天的行程便结束了。今天的一天,有收获,也有遗憾。但明天的一天我会更加享受,在研学游中学习到更多。
高一(8)班 孙晓惠
晨曦惊扰了陌上新桑,风卷起山间落花吹过回廊,浓墨追逐着情绪流淌,
阳光微凉,琴弦微凉,都说裂谷是地球上美丽的伤痕。今天我们就来到险峻多姿的皖西大裂谷,乃国内唯一的山裂奇观。
初至大门,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避王岩便映入眼帘,这是大裂谷的原名。
来到大裂谷险峻陡峭的三道闸。刚开始有石阶层层堆砌,,路边的枝条旁逸斜出,走的还算轻巧。渐渐的,山脉间的缝隙狭窄了起来,只能容一人通过。豆大的雨点落在峭壁上,继而再溅起,形成一幕幕跳动的珠帘。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泠泠琮琮的泉声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
两手紧抓凸起的石头,石头上长着滑腻的青苔,凉意从指尖一丝一点流淌到全身,身上的暖意一点点的殆尽。滑腻的鹅卵石,让我忍不住抱怨动摩擦因数太小,生怕稍有不慎就跌落溪中。跟着前一个同学的步伐,踏在凿好的落脚点,泉水从脚面奏着欢乐的歌流过。
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山头,有一凉亭,让我不禁吟诵“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下。
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