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尊敬的家长朋友:
快乐暑假,安全“不放假”!学校为大家准备了这份暑期安全指引,希望大家时刻记在心间,让平安伴随你我!
一、防溺水安全。牢记“六不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遇险智救不蛮干: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大声呼救,寻求成人帮助,同时拨打110、120;可利用救生圈、长杆、绳索等工具施救,切勿盲目下水;在正规泳池游泳也要注意安全,热身充分,不嬉戏打闹。
二、健康与心理安全。规律作息保健康:保持相对规律的作息,均衡饮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情绪管理有方法:遇到烦心事、学习压力或与家人朋友的小摩擦,主动与信任的家长、老师、朋友沟通倾诉。培养兴趣乐生活:利用假期发展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阅读、绘画、乐器、手工、运动等),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社区志愿服务,丰富生活体验,收获成就感。防范欺凌不松懈:尊重他人,友善相处。如遭遇或目睹欺凌行为(线上线下),勇敢拒绝,第一时间寻求家长、老师或相关部门的帮助。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如遇到无法解决的困惑,应积极向老师、朋友寻求指导,或者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指导:
1、扬老师润心工作站。
线下:旌忠巷工作站(旌忠巷46号南楼三楼,周日8:30-11:30)、万福路驿站(万福西路106号,周六8:30-11:30)、维扬路驿站(维扬路8号金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周日8:30-11:30)、扬子江中路驿站(扬子江中路728号南侧30米处,周六14:00-17:00)、江都南路驿站(江都南路17号沙南社区,周日14:00-17:00)。
线上:通过微信搜索“赋能工作站”小程序后,登录扬老师“润心赋能”在线平台。
2、扬州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电话:96111、0514-87242000(周一至周日8:30-17:30)。
3、江苏省家长热线。电话:025-58255820。微信公众号联系:点击“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下方菜单栏“家长热线”,一键直拨。每晚8:00-11:00,全年无休。
4、江苏省大学生心理热线。热线电话:025-58255200(周一至周日24小时)。
三、居家安全。用电用火要谨慎:不乱动电器开关、插座,特别是湿手时;不超负荷使用接线板。远离灶台、热水壶等热源,不玩火、不随意点蜡烛或焚烧物品。闻到燃气异味,立即开窗通风,关闭阀门,不开关电器,到安全处报警。门窗防护记心间:独自在家时,锁好门窗,不轻易给陌生人开门;如需维修服务,请家长提前告知或陪同;高层住户不在窗边攀爬、玩耍或放置易坠落物品。食品安全不放松:生熟分开,食物煮熟煮透再食用;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过期或“三无”零食饮料;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四、出行安全。步行骑行守交规:过马路走斑马线或过街设施,严格遵守信号灯,“一停二看三通过”,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玩滑板车。12周岁以下不骑自行车上路,16周岁以下不骑电动自行车。骑乘电动车必须佩戴合格头盔,不逆行、不闯红灯、不载人、不并行。乘车安全系心弦:乘坐私家车,无论前后排,务必全程系好安全带。下车前观察后方,谨防“开门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站稳扶好,不将头手伸出窗外,保管好随身物品。外出游玩、访友,务必提前告知家长去向、同伴和预计返回时间,保持通讯畅通;避免单独前往偏僻陌生区域。
五、外出安全。了解目的地天气、路况、风俗和安全提示。告知家人详细行程。在山区、森林、水域等复杂环境活动,注意脚下安全,远离危险地带(如悬崖、激流)。避免在恶劣天气(雷雨、大风、高温)出行,远离野外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
六、网络安全。虚拟世界,陷阱暗藏。控制时长,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游戏、短视频和社交软件,保证充足睡眠和户外活动。保护隐私防诈骗,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姓名、住址、学校、身份证号、父母信息、银行卡号等);警惕陌生链接、二维码、中奖信息、“免费送皮肤”“高薪兼职”等网络诈骗;不轻信网友,不参与网络赌博、色情等非法活动。不传播谣言,不进行网络欺凌,尊重他人。遇到网络骚扰、诈骗或不良信息,立即告知家长或老师,保存证据并及时举报。
七、培训安全。如果确需参加校外培训,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选择具备资质且安全设施齐备、安全教育与管理到位的培训机构,确保交通、消防等安全可靠,同时要防范人身、财产等方面安全隐患。
八、人际安全。慎重交友,时刻保持自我防范意识。防范侵害,自我珍爱。妥善处理人际矛盾与分歧,保持理性,坦诚沟通,防止冲动。
这份暑期安全锦囊,是快乐假期的“护身符”。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充实、快乐的美好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