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衔接”是当前教育形式下中小学一线教师都急需研究的问题,很多小学生进入初中后都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对后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衔接不良的现象一直都是初中教学实践中最现实的问题。为帮助刚进入初中孩子们过好衔接关,稳稳接过小学传递来的“接力棒”,2016年6月15日下午,我校组织了初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组数名教师前往三元桥小学参加中小学衔接教育交流活动。我校小学部主任郝玉梅、教务处副主任常松参加活动。
活动共分两大流程。
第一部分:观摩公开课。参会老师们先后观摩了由三元桥小学朱仕燕老师、我校陆红芬老师及王健老师开设的三门学科公开课。三位老师分别选取了小学六年级下册、初中7A书本上的内容对三元桥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授课。老师们在课堂上神采飞扬,讲授内容重点突出,紧扣教材又能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又不失严肃认真,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学生们全神贯注、踊跃发言,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三节公开课都得到了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第二部分:漫谈小升初衔接的有效性。老师们畅所欲言,大谈自己对“中小衔接”的看法与见地小学部主任郝玉梅主持。
首先,我校初一语文、数学、英语备课组长蔡旻婕、徐保国、孟小玲对今天的课堂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评价,并就小升初衔接的注意事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们普遍认为,要帮助学生做好小升初平稳过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这是基础;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抓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保障。只有达到这三点要求,才能继续开展下一步工作。
接着,我校教务处副主任常松就今天的主题谈了自己的感想。常主任认为,初中的课堂与小学相比,更加开放、容量更大,这就需要老师们在小学阶段末和初中阶段初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创新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常主任还特地以英语学科为例,提出希望小学高年级英语老师要有意向七年级靠拢;初中英语教学也要借鉴小学高年级的教学方法,创设真实情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以保证学生升入初中后的英语学习兴趣。
最后,三元桥小学的领导与毕业班的老师们就六年级学生与初一学生的学情与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提出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具体疑惑,大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沙龙在热烈的气氛下进行着,双方老师都表示:我校与三元桥小学关于衔接教育的交流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大家都十分期待下一次更加深入的交流,争取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过渡方法。
三元桥小学朱仕燕老师开设语文观摩课
我校陆红芬老师开设英语观摩课
我校王健老师开设数学观摩课‘
我校教师认真听课
两校领导组织交流研讨会
三元桥小学校长袁仕山(中)讲话
我校小学部主任郝玉梅(中)讲话
我校初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蔡旻婕老师发言
我校初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组长徐保国老师发言
我校初一年级英语备课组组长孟小玲老师发言
我校教务处副主任常松老师发言
三元桥小学教师代表发言
三元桥小学教师代表发言
两校教师积极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