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色武乡
——太行山上太行魂,武乡县里武乡神。八路精神永存心,红色之旅武乡行。
一(1) 王思瑶
武乡,一个我从未听说的小县城,会与我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从大巴车上下来,一缕凉爽的风夹杂着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我的眼前巍然伫立的是八路军太行山纪念馆,我们这些身着八路军军服的同学,就在这里举行了开营仪式,县政府的代表向我们介绍了武乡这个著名的革命老区。
晚餐出乎意料的好吃——至少我是这么想的,我尝到了南方少有的馒头、小米粥、山芋粉,色香味触动着我的味蕾。
在武乡,我们度过了庄重而愉悦的几天——
我们去了八路军烈士陵园,静立默哀,意义献花,烈士们身虽死,心犹存!
我们去了李峪村——魔术村,看老少村民用技法创造财富,感“地雷大王”王来法为国奉献、爱国殷切!
我们去了八路军文化园,观看了红色影片《百团大战》,体会到了左权将军,彭德怀元帅的智勇双全,他们为了祖国民族大业英勇奋战、身先士卒。
对我们来说,最为激动的,当属游击战体验园了。这里有“百团大战”指挥所旧址,有“地雷战”、“地道战”、“围困战”、“追击战”体验区,还有真人CS枪战,每个体验区都有不同的任务。“彭总榆”在悄然生长,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在知识与热血中感受八路军战士当年的智慧,真人枪战模拟了八路军打游击战的场景,同学们高度团结,把后背交给队友,伏击敌方,有的甚至“以身涉险”来保护战友……在坎坷的游击山道上,我看向远方混战的一边,仿佛看见八路军为了中华民族解放与日寇浴血奋战。血液在那一刻沸腾、喷涌……
武乡行,我们还体验了两场实景剧——《太行山》和《反扫荡》。不巧的是演出的这两天都在下雨,气温很低,我开始认为一定演不了了,我们的身体都缩在衣服里瑟瑟发抖。没想到演员们却冒着风雨给我们上演了一出激情四射,动人心弦的历史话剧。尤其是在《反扫荡》中武打演员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他们仿佛忘了风一直在刮,雨一直在下,他们“受伤”倒地,雨水沾湿了他们衣服,也浑然不知。我们的八路军战士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用他们的血肉筑起了一道道铁一般的城墙,坚持、坚守,他们相信风雨终究会过去,黎明的号角终将会吹响。思绪回到了眼前,一个个“日寇”倒在了地上,我们的红旗迎风招展……
武乡的行程虽然结束,但八路军精神依旧留存心中。
再见,武乡!
再见武乡!
2武乡之行
一(2)夏依扬
那天清早,雨后重出晨阳,微弱的阳光照耀这片武乡大地。我们带着留恋之情离开了这里。
回想这些天,有庄重,有欢笑,有感动,有超越...... 鼓书中唱道:“山西风光看武乡”。第一天我们初来乍到,却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我们换上了军装,仿佛所有人都多了一份八路军的红色精神。合唱比赛中,我们精心准备,满怀力争第一的斗志,正步上场,每张脸上满是自信和阳光。
以后每一天我们也都收获颇丰。“失去的东西总会回到我们身边,虽然有时并不是以我们希望的方式”,来到八路村,我们体验了八路军的生活;在军艺社,我们欣赏精彩表演,真切体会到了八路军当年的抗日决心。“对于头脑十分清醒的人来说,死亡不过是异常伟大的冒险”,带着沉重心情,瞻仰烈士陵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来到“地雷之王”王来法的故乡——魔术村,感受神奇魔术的魅丽。“当我们面对死亡和黑暗时,我们要害怕的,只有未知”,这天天公不作美,我们却丝毫不减热情,踏着雨水,继续前进,来到当年“百团大战”的指挥部,领略许多杰出元帅的风采与当年的历史;爬山来到太行龙洞,见钟乳石在灯光下光彩夺目。“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那天午间,太阳不似扬州那般毒辣,我们来到了山西省博物馆,了解古时候的辉煌历史,赞叹其高度发达的文明;傍晚,踏上归途。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身后几回燃战火,碑前数度梅花冷。
武乡之行,峻峰成铁,太行之脊。经过一个星期的红色精神的熏陶,使我们精神得到升华,也让我们流连忘返。
3武乡感悟
一(3)徐田希
武乡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染着的是战士们的鲜血,承载的是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游学期间,我们观看了许许多多的影片和情景剧,让我受益非浅。瞧,与敌军抗战的八路军坚毅的眼神;战事失利时坚定不移的决心;抗战胜利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左权将军牺牲时年仅37岁,毅然决然的倒在血泊中;彭德怀将军站在离敌军阵营仅有五百米地方依究冷静的指挥。每一场战事的胜利都是用无数革命先烈宝贵的生命换来的,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所以我们应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畏艰辛,直达目标。同时我们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热爱和平。
这一次游学,我还有幸参观了山西省博物院。有句话说:“华夏大地,五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两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山西。”而山西省博物院则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錧内大大的展厅中陈列着数不胜数的文物,无论是那精雕细琢白玉,还是外形独特的铜尊,件件都展示了古代人民智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件件展品都让我回味无穷。
短短的武乡之旅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缅怀先烈,更应该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幸福的生活。
山西、武乡,我们不见不散!
4红色之旅,难忘武乡
一(4)王心晶
5月22日16点13分,火车开动。武乡,再见。
窗外的一幕幕,不停地在眼前掠过,脑海中的一个个鲜活的情景,也像放电影般一连串浮现。
清晨,站在氤氲在薄霭中的逶迤太行山脚,崇山峻岭尽收眼底。虽说细雨霏霏,但依然浇不灭同学们的热情。孰知,想要观赏到龙洞里的奇山异石,要先爬山。放眼,青石板铺成的台阶,错落,一眼望不到头。刚走一半,就有同学抱怨连连。不过,抱怨又有何用?班级等不了你,路还得继续走下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远看还在那座山头,谁知峰回路转,仅是一转身,一抬眸,便来到了龙洞口。风,没有扬州的和煦凉爽,只留下肃杀。裹紧单薄的校服,小脸蛋被吹得红扑扑的,却还能笑着打闹,关心铺导员穿得太少会不会冷。
进了龙洞,只会一路惊叹了,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两亿年的日积月累,精雕细琢,才造就了如此之壮景,万物,都是如此奇妙,如缘分般妙不可言,温柔似夜色,将人浸没,把人沉默着沦陷。
下山的路更艰难。石砖铺出的路仅一米宽,右手是峭壁,左手即深渊,可谓生死一线间。原本嬉闹如雀的同学们,霎那安静了。一个挨着一个,队伍排成了长龙。路程也是越远,天气也就越冷。山上寒气逼人,再加上车马劳顿,我很快便不耐烦了。越走越慢,从班级的第二排掉到了后半部分。同学们一个个从我身边超过,心中更是焦急不安。可腿如灌铅,沉重地迈不开步子,幸好W君一直陪在我的身边,给我递水,让我吃糖,逗我开心。到了山顶的观宜亭,朔气不住呼啸,纵观左右,太行山的磅礴似乎都被我踩在脚下,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豪之感。往后的路,有了同学们的陪伴,似乎也没有那么艰难,谈笑间,就到了山下。
记得,初到太原的懵懂,来到宾馆的惊喜,看电视时的志同道合,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青春里靓丽的一笔.
你好,武乡!
再见,武乡!
回忆,武乡!
难忘,武乡!
5 八路军体验园之旅
一(5)季尧
5月19日,初一五班的同学们来到八路军体验园,体验八路军的战斗。虽然天微微下着小雨,但同学们的兴致却不减,都十分激动。
我们先来到“伏击战”。在这里,我们坐着轨道车上山,途中不时能听到枪声,甚至能看到阵阵销烟,逼真还原了当年八路军伏击日寇的景象。
上了山,我们又来到“地雷战”。我们坐在车上,手持机枪,向日寇的头像或盘子开火。有趣的是,在车附近的建筑上,会贴着有英文单词的纸,我们的目标就是记住它们。
随后大家激动地来到了地道战的地点。刚开始,大家还是走在一起,可不久就被错综复杂的地道分散了。尽管如此,大家依旧是找到了线索。我们虽然绞尽脑汁,可时间有限,并未推测出谜底,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最后一个项目,就是令人激动的真人CS。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们班了。一听完老师的指导,同学们便兴奋地穿上衣服,手拿起枪。只听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冲上了山,那景象,真如一群群八路军冲上战场,保卫祖国。同学们在山上大展身手,时而起身射击,时而趴下躲弹。大家都沉浸在快乐中,直达老师再三催促,我们才依依不舍地下了山。
这次参观八路军体验园,我知道了许多八路军抗日时的战斗方法,这不仅是八路军智慧的体现,更是中华人民英勇无畏的代表。
6武乡游学有感
一(6) 许心睿
伴随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对红色记忆的寻访之心,我们树人九龙湖学子踏上了这块值得尊敬和缅怀的红色土地,山西武乡。
武乡是一个承载着中国红色历史的地方,是八路军的故乡,是子弟兵的摇篮,这里的山是英雄的山,这里的水是信仰的水。经过一夜的火车之旅,我们到达了太原站,接着又坐上大巴奔赴武乡,透过窗户,只见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经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就像是几笔淡墨挂在天边,优美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让我们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几天的红色之旅同学们收获满满,我们参观了八路军纪念馆,观看了抗战实景剧,听抗战故事,唱抗战歌曲,还去了八路军文化园体验了“当一天八路军”的活动,从中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八路军精神。
“这里共有12个关卡,每个关卡需要你们的脑力、体力,破解密码后进入下一关。”辅导员宣布游戏规则,同学们都兴奋不已,积极抢着完成任务,但是在一次脑力游戏中,持续了十几分钟都没有人想出办法,于是,一些同学便有些气馁,打算放弃。这时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忘记八路军精神了吗?你们想想当时八路军是怎样用顽强的意志来打败敌人的,他们团结一致,用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赢得了胜利,你们难道就被眼前这点困难所吓倒吗?”听了老师的话,我们又振奋起了精神,认真思考,不言放弃,团结协作,最终取得了成功。
是啊,这不就是八路军精神吗?为了成功不懈努力,为了真理不停追求。太行山,千里丰碑望不断,英雄业绩万古传,红色武乡,你是历史的见证,你是不灭的灯盏,你是坚定的信念,你是壮丽的诗篇!
几天的很快武乡之行很快就结束了,但留给我的记忆却历历在目,太行精神也鼓舞着我勇往直前。让我懂得作为青年一代,面对未来,我们更应该具有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心,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发扬先辈的爱国精神,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7武乡游学有感
一(7)焦子蕴
武乡,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它是“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这次来到武乡我们就深刻的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红色”是一种神圣的颜色,是血的颜色也是中国人的颜色,从前的武乡是硝烟战场,而现在却是风平浪静,但这和平却来之不易。刚来到这里的时候,走在略有些泥泞的小路上,很多同学心中便有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何这里的土壤是红色的?有人说这里是山地,地质应该是红土,可他们却忘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在几十年前可是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滚滚鲜血所浸染,它,让八路军们一心为民,舍生忘死的精神在天地之间永存。
这几天,我们穿上军装一领军人们当年的之辛,臂膀商用蓝白相间的绸布绣出的“八路”两个大字更是给了我们非同一般的自豪感。在八路军纪念馆,我们重温那一段惨状卑劣的历史;在八路军文化园体验寻情报,藏情报的不易;更在一个寒冷的夜晚登上太行山领略大型实景剧演出“太行山”……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刚刚来到武乡那晚举行的红歌比赛。
在动身来往武乡的前几个星期各班就已经开始为这次比赛做准备,我们班演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分男女两个声部演唱。而我担任了一个重要角色:指挥。那天我很紧张,但当比赛开始我便放松下来,任由那首首红歌在我的耳畔回荡,在武乡的上空长存。
这次研学,我受益匪浅,红色将永存于我沸腾的心中!
8山西武乡游学感言
一(8) 张路
上周三下午,我们怀揣着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山西武乡的研学旅程。
山西武乡是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革命圣地,是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之一,许多著名战役都围绕武乡县的太行山打响。在此次武乡游学中,我深刻感受到八路军先辈们不怕艰险,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大型歌舞剧《太行山上》,将真实革命情景与乡土风情演艺相结合,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八路军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并最终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这也让我再一次对八路军的革命精神气概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在感受体会八路军红色革命精神的同时,我们也通过“抱团取暖”、“拍照一起跳”等小游戏,放松了身心,培养了我们的默契程度,体验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峻峰成铁、太行之脊”,这次武乡之行,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祖国年轻的新一代,我们应该坚定发扬红色革命精神的信心,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积蓄力量。
9学生感悟
一(9)班陶玮
武乡,一个红色的根据地,人民子弟的故乡,太行山上,林茂草丰,群峰叠翠,云烟缭绕,似中华大地上的一个摇篮,孕育了红色精神,又如红色大地上的一只雄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这里培育了,光荣的人民子弟兵,在这里打响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来到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令人望而生畏,眼前仿佛浮现出了,彭德怀总指挥与左前副总指挥,在屋里商议指挥百团大战的情景。
出入小院只见一株大树映入眼帘,高耸入云,枝繁叶茂。它伫立在天地之间,似一个巨人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繁密的枝叶间,始终透露出一种说不出的韧性。天下着微微细雨,眼前蒙上了一层雾那神秘之感。那朦胧之美,就更加无以言喻了。后来才得知,它叫彭总榆,是彭总指挥亲手栽种的,它刚刚的那挺拔任性不就象征着彭总指挥正直与刚强吗?猛然间,一种敬畏油然而生为人正直,刚强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继续往前走,就是彭总指挥的住所了,简朴的木质桌椅,坚硬的石质火炕,无不透露出八路军,生活的艰苦,就算环境再困破,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八路军力争解放拳拳之志。身居陋室兼济天下,我们需要有这样的爱国情怀。
对太行,对武乡的情怀还远远不止这些。特别是对辅导员,更是朋友的怀念之情,我们共历风雨,同舟共济……
如今,只能将内心千万的不舍,寄予在一顶北青研学的红帽之中。
别了,武乡……
10游学感言
一(10)颜凝瑞
前几天,学校为了使我们对抗战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组织了“峻峰成铁,太行之脊”武乡游学活动。几天的活动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实景剧《太行山》的观看。
那天晚上,一天的大雨,我们冒雨来到了武乡爱国基地,刚坐下不久,“剧场”就陷入了一片黑暗。伴随着灯光的逐渐亮起,舞台上出现了一群辛苦劳作的农民,有在种田的,有在织布的,还有做生意的,一片和谐的景象。不远处是一支迎亲的队伍,欢天喜地的,又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突然,一阵枪响,来了一群日本兵,场上的村民应声倒地。地上血流成河,迎亲的新郎也没能幸免。一开始还叽叽喳喳的观众席顿时鸦雀无声。早就听说过当年日军的“三光”政策,但是,当这一切活生生地演绎在我面前时,我还是无法直视,只是感觉攥紧的手心里都是汗,指甲狠不得掐进了肉里。
八路军赶来了,八路军和日本兵的战争打响了。战斗中,八路军战士前赴后继,其中一名旗手牺牲后还是保持着举旗的姿势。旗在,人在;人倒,旗不倒。我的眼睛逐渐模糊了,这名旗手慢慢地、慢慢地幻化成无数的八路军战士,慢慢地、慢慢地幻化成无数名紧贞不屈的中国人民。他分明是他们的代表啊,他才是我们中国的脊梁啊。
经过浴血奋战,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演出结束了,但是我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青少年只有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将来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
“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11 武乡研学游感受
一(11) 印青扬
武乡研学游,五天四夜。虽然仅有短短几天,但我收获颇多,无形中感受到有无数鲜艳的红旗飘荡在心中,洋溢着光辉,神圣而有使命感!
武乡——红色八路军根据地,一切的旅游项目都以“八路军”展开。这些天,我们参观了八路军实战体验馆,住了“八路村”,看了太行山情景剧。这些必定使我们的心从承重中探出头来,深化成透亮。仿佛我们本来是一棵棵破土而出的小秧苗,在狂风中瑟瑟发抖,突然温暖的太阳展露出头角,尽情洒在苗儿上,使秧苗经过了历练后变得更加茁壮。
武乡,无疑是来吃苦的!精神上,肉体上,甚至是在天气上都不尽人意。我们曾顶着大雨,身披雨衣,安静而庄严的看着太行山实景剧;也曾穿着不合身形的军装,挺立在营地数小时。这无疑是最残酷的历练!但,我不后悔!因为那时心中吹着号角,跟自己在暗暗较劲。既然是来吃苦的,那就势必要做到!还要做出样子!
阳光总在风雨后,绚丽的色彩终究抵不过这鲜艳的红!
武乡,使我破茧成蝶;武乡,使我立志为别人遮风挡雨;使我立志要为祖国献一份力,向八路军看齐!
雨始终会下,但太行魂永不会浇灭。武乡,再见!
12太行精神永放光芒
一(12)徐熙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嘹亮的歌声划过八路村宁静的夜晚,我们就这样开启了五天四夜的武乡游学之行。
在这个历史革命老区—太行山八路军革命根据地,我学到了很多。
在那儿,我们有幸住在八路村,那个无数八路军英雄们住过的地方。“救国会”,一个气势澎湃的名字,是我们住的小屋的名字。轻轻推开小屋的门,一股树木的清香和淡淡的沉旧的气息混杂着飘进了我的鼻子,我顿时沉浸其中。往屋内望去,里面的摆设却很简单,说真的,看到屋内陈设的那一刻,我心中有一点点失望。望着四处随时出没的蚊虫,最怕蚊虫的我有些胆怯。转念一想,我这次来武乡不就是来感受革命生活的吗?于是定下心来,便一头扎进屋里。
几天的行程下来,我们体验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八路军团结一致、坚持不懈的精神和舍己为人的品格。在每天精疲力尽后,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推开小屋的门,打开灯,鹅黄色的灯光照亮了小屋,散发着温馨的气息。屋外下着雨,寒风凛冽,屋内却暖烘烘的。我们一股脑儿钻进小屋,不一会儿身上的寒冷与疲惫就都散尽了。刹时,我觉得这小屋是多么的可爱与温暖,就连小爬虫也打着哈欠,一副可爱的样子呢!
五天四夜很快就过去了。在这几天中,没有父母的爱护与照顾,没有丰盛的菜肴与柔暖的床铺,而我却舍不得离开那儿了。因为那儿有和蔼可亲的村民,有香甜的馒头和小米饭,更有团结一致、吃苦耐劳的太行精神熏陶着我们。我忘不了那小屋的气息,忘不了辅导员对我们的关爱,忘不了那儿的一切,忘不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动人的旋律回荡在回程的火车车厢里,我们回家了……
13武乡之行有感
一(13) 王孙兴
人民军队在这里壮大,太行精神在这里孕育,八路军文化园在这里形成,民族脊梁从这里挺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巍巍太行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战士仍单衣,夜夜杀倭贼。”拿起小米加步枪,让我们来一场钢铁变形计,踏入抗战圣地,开启红色之旅。
与北京相比,这里的饭菜虽然简单,但是经过七天历练,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个小八路战士,懂得珍惜美好,特别是那一件事让我记忆尤深。
正当我们兴高采烈的要去看全国唯一的大型实景剧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并伴有大风。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次性雨衣,我们穿上后,就下了大巴,走进了剧场。
进了剧场,雨没有停,即使有大棚挡着,但依然抵挡不住小雨的袭击。我开始抱怨,抱怨这个鬼天气,抱怨雨衣质量太差。我坐在风雨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半身都已湿透,我想这是我们看过的最糟糕的实景剧表演了。但看完表演后,我们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无不被他们的精神所折服。
突然,一道光出现在大家头顶,聚焦在主角身上,随后,引人入胜的表演开始了。天空仍下着雨,但演员们并未穿雨衣,冒雨继续表演我被这种精神深深感动,这不就是当年八路军的精神吗?不怕困难,不怕危险,,誓死守卫中华民族,坚定决心要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剧中高超的演技,逼真的特效,伟大的精神没一点都让我们赞叹着实景剧,赞叹着八路军。
武乡之行让我们自强,红色之行让我们成长。武乡,是人民军成长的地方,是八路军保卫祖国的传奇圣地。
14武乡“红色之旅”有感
一(14) 李涵
经过五天的武乡“红色之旅”,我回到了家乡——扬州。这次研学让我明白了许多。相比较前次的北京研学来说,这次的武乡生活才是一场真正的学与体验的并存。
武乡县是革命圣地,拥有着悠久的抗战历史,它周围环绕着巍峨的太行山。它是“百团大战”的重要指挥部,在这里走走,随处可见穿着八路军服的老百姓,处处洋溢着一种红色的抗战气息,让人沉浸在其中。
在武乡,没有美味的油条鸡蛋,只有单一的小米粥,可正是这一碗平淡的小米粥,让抗日英雄们生存下来并打败了侵略者。在武乡,没有像今天休闲舒适的衣服,只有灰色的八路军服,虽然将我们的脖子绑出一道道红印,可在抗战时期却能吓跑了日本侵略者。
在第三天导游给我们介绍聂荣臻将军时,有提到聂将军曾收养过两个日本孤女,其中姐姐美穗子活了下来,并在聂将军那里得到了很好的生活待遇。这使我想起了我们所看到的情景剧,日本人立了“三光”——杀光、抢光、烧光,他们将孩子活活烧死,将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狠狠的摔在地上。相比之下,日本军国主义者是那么的没有人性,是多么残忍啊!
虽然我们今天过上了安康富裕的生活,然而应当明白这一切都是一个个烈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打造而来的。这不由得使我感受到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当好好珍惜,现阶段应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5忆武乡
一(15)张轩齐
伴随着春夏交织的凉风轻轻拂过脸颊,一片片蛙声飘入耳中,我们带着热情,来到了武乡,来到了这片饱经风霜而又神圣的大陆上。
在经过几个小时的行程后,我们开始了这次研学。隆重而又庄严的开营仪式使我们每个人都鼓起了精神,把热情全部倾撒在这充满意义的活动上。开营仪式的场景还未散去,我们就进入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在这里,我们观赏了许多具有当年革命精神的物质遗产。朱德用过的望远镜,毛主席用过的毛巾,把我们带回了当年的战场上,让我们感受到八路军伟大的爱国精神,战场上双方使用过的武器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力量的悬殊更是让我们感到八路军那时的不易与顽强。数不胜数的文物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那场惨痛的战争。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八路军游击战体验园。在里面,我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游击实战,真实地了解了八路军当年的困难。随后我们观赏了《太行山》实景剧。精彩的表演使我们在啧啧赞叹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切地感到战争的残忍与无情。
了解了战场上的八路军之后,我们进入了八路军文化园,开始了解八路军的民风。我们以做活动的形式,在锻炼能力的同时趣味性的融入了八路军的风气。在活动中,我们时而失败,去“复活点”挑战复活;时而连连取胜,势不可当。经过几个小时的“浴血奋战”,我们终于胜过了十二道难关,将八路军的文化了解得彻彻底底,令我们加深了一层对八路军的印象。
此外,我们还去参观了魔术村,当地村民热情而又精湛的魔术表演让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我们也观摩了电影《百团大战》,日军的残忍与无情和八路军的英勇与无畏形成鲜明的对比,血和泪交织在暗无天日的战场上,但残忍的侵略终究会被制止,在八路军响亮的冲锋号下日本侵略军被击溃,落荒而逃。我军胜利的号声在天际间飘扬。
武乡,是八路军诞生地,是八路军的总部,更是曾经让神州大陆充满希望的地方。此次到武乡的研学,不仅让我了解了许许多多关于八路军的往事,更是让我感受到为我们赢得今天幸福生活背后的八路军取胜的来之不易。回忆在武乡的点点滴滴,心中不禁充满感慨。八路军前辈们英勇的事迹,令人敬佩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在我们心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16武乡之行学生感言
一(16)陈伟邦
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于2018年来到山西武乡进行了研学活动,这是为了重温战争生活,向八路军致敬,了解党的意义的一次学习。武乡之行虽然短暂,但却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来到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这里“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八路军纪念馆。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这里。在纪念馆里,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看着一件件文物,我思绪万千。遥想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出生入死,指引着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是何等的不易啊。
还有一个地方使我回味无穷,那就是大型情景剧《太行山》,它分别由太行血,太行魂,太行情,太行泪,太行剑组成。内容清晰明了,情节感人肺腑。更令人震撼的是那是一个大雨天,许多人就无谓的躺在地上。这就更能展现中国八路军的奉献精神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回顾了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在抗日时期形成的太行山精神,这就是特别需要我们这些中学生——党的接班人,来传承并发扬于世界。
武乡之行让我了解了党的历史,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作为一个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
17武乡红色之旅感想
一(17)孙沐菲
红色五月,我们来到八路军的故乡—武乡。
八路军是一个光荣的名称,武乡是一个光荣的地方。来到八路军文化园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石像,两只粗壮有力的手握着一把亮剑,壮观!走进文化园,红旗飘扬,绿树葱茏。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二十一座雕像:有我们熟悉的小兵张嘎、红灯记等等,详细记载了八路军抗战时期的画面。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太行纪念馆和龙洞。
进入太行纪念馆,“太行精神、光耀千秋”八个大字尤为引人注目。纪念馆分为六个部分,里面的内容详细到具体日期、死亡人数……无不反映中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铭记。还记得有一尊毛主席的铜像,高大魁梧,不由使人心生敬畏!听讲解员说,那铜像足有一米八三呢!
最精彩的,还是这里的模拟场景。从中,我感悟到了八路军的坚定,和日寇的暴行,让我们心情起伏跌宕,久久不能平静。
再来说龙洞。穿过山间一条小路,就来到了龙洞。洞外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洞内有一条窄窄的小道,阴森的,寒气逼人。没过多久,脚下开始出现各种“龙”字,有简体,有繁体,有草书,有楷书,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五彩斑斓。我们来到东海龙宫景区,只见一条巨龙盘旋在石钟乳上,惟妙惟肖,气势非凡。
在不远处,有一潭湖泊,那里怪石遍地,犹如莲花般绽放。在灯光的映衬下,这里一切都是那么诡异,却又绚烂无比。来到山顶,狂风使我睁不开眼,无法呼吸。眺望远处,一层层浓雾使对面峻秀的山若隐若现。
在武乡的奇遇太多。现在都还记得,闭营仪式上辅导员们的真情告白,和无法抑制的泪水。
穿一次军装,当一回军人,看到的是风景,领略到的是历史,感受到的是革命精神。奇妙的红色旅行就这么结束了,可八路军的精神却将永远烙印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18武乡之行
一(18)王逸舟
“轰轰轰······”火车声不绝于耳,驶向远方,那红色八路的故乡——武乡。
来到武乡,这里的山是英雄的山,这里的水是信仰的水。太行山绵延不绝,在这里孕育着无数的子弟兵,他们在这里发扬滋长,传承着八路红色精神。一路唱着军营红歌,一手拿着小米步枪,漫步在武乡八路军文化园中,不禁感染到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来的爱国意识和对敌人的憎恶,更多是对八路军们的英勇和无畏而感到的敬佩之情。八路村座落文化园其中,村子虽不算太大却洋溢着浓浓的红色气氛。在这里我们做任务,体艰难,与八路精神永同在。
随后的是真人CS,伏击战,地道战,地雷战等等更是燃起了同学们一腔的热血。同学们个个像是成为了英勇的八路军:历磨难,打“鬼子”,穿地道,埋地雷······在这个地方,同学们真正的体验到了八路军的艰苦卓绝,和对祖国和这些英雄深深的敬佩和赞美。此时脑中正浮起一画面:朱德司令指挥着千军万马,八路军们个个拿起步枪冲向前方,投入进战斗中去,百团同战杀敌人!阳光灿烂,来到八路军纪念馆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太行八路军的历史,看看迫击炮,见见大步枪,处处都有奇物,让同学们内心激腾,不时沉浸其中。
大型实景剧表演《太行山上》,《反扫荡》和魔术村的精彩表演都让同学们回味不已,不禁拍手叫好,虽有小雨漂打,却将同学们的热情掀上了高潮,这震撼的场面不及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而是用心去感悟和感受,感受到这红色文化。
八路军研学之旅让我的心情远扬,踏着仲夏的阳光,时刻前进远方!
20武乡之行
武乡,清凉舒爽。踏上这次征程的第一步起,我便知道,这是一次心灵洗礼,更是一次灵魂磨砺。是我们与八路军战士之间,跨时空地面对面的旅程。初来乍到的兴奋仿佛昨日才刚刚发生,今日,却已经站在了家乡扬州了。武乡,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堆砌的名声,有的,只是一份直达内里的感动。到了八路军文化园,仰起头,一尊威武的八路战士的雕像,硬生生占领着我的镜头。他们一人持着号角,鼓起的两个腮帮便让我联想到他青筋暴露的努力……另一人位于号角手右手边,手持大砍刀,双目如铜铃一般,盯着前方的敌人,号角人左手边的战士,双手托着枪,弓步前倾,如同一支利箭,马上会穿山破石,杀敌无数……即便是一尊雕像,气势也震憾人心,让我有些畏惧。
……
一支人民军队,冒着死亡的风险,打下了江山,让人民幸福美满,让我们过上了舒适的生活,如何不让人心生敬意。
即便到了家乡,我也永远记住了那儿,记住了让人由衷敬畏的八路军。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