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1:
言必信,行必果。
出处及释义:
这句话出自《论语 子路》中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子贡曾问孔子如何才可以成为士,孔子回答说:要做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意思是,凡是自己认为可耻的事情就不去做,出使各国能不负君主所托,这样就可以称为士了。子贡接着请教次一等的士,孔子回答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同‘悌’)焉。”意思是,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的人称赞他尊敬兄长。子贡接着问再次一等的士,孔子回答说“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说到一定要做到,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孔子认为,“ 言必信,行必果”是成为士的基本要求,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也就不能称其为士了。
儒家将“信”推崇为立人立国之本,将其列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无论在任何时代,诚信都具有重要性。
用典:
2021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用过该典。
原典2: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出处及释义:
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原句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意思虽浅显易懂,但道理却十分深刻。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会向后退。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 ,是我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增广贤文》 集结了众多格言、谚语,后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习近平总书记借用这一典故, 倡导各国逆流而上,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支持世界各国扩大开放,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典:
2021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用过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