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世代相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各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民俗表演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体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2023年3月26日上午,在班主任王琪老师的带领下,初一(13)班的同学们来到扬州博物馆,开展非遗研学实践活动。在这过程中,同学们都热情高涨,收获满满。
一部分同学体验的是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技艺始于隋唐,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人类“文化之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扬州自古以来就是雕版印刷业的重要区域之一,清代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经过老师的演示,男生们亲自动手尝试,体验着扬州雕版印刷的传统工艺,不一会儿,就印制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而女生们体验了通草花制作技艺,通草花是以通草内茎制成的通草片为原材料,由民间艺人经漂白、裱草片、染色、捏瓣、粘花、做叶子、传杆子、栽盆或装镜框、整理等多道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一种特色工艺品。初一(13)班的女生们各显身手,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制作出许多独一无二的通草花。
短短几小时的实践活动,大家兴致盎然,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到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体验到了人类精湛的技艺和惊人的智慧。同时大家也亲自动手制作,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让更多的人成为非遗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