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中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既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充分考虑中国自身国情,加强建设农业强国。基于此,学校建设开展地理生物学科融合校本课程。
地理与生物学科在学科概念、研究对象以及教学内容上有诸多契合点,实现二者的学科融合符合新时代背景下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和生物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本课程以农场为例,导入贴近生活的地理;以生物概念为依托,讲解科学直观的地理;以生物知识为背景,探究丰富多面的地理;以生物拓展为延伸,探寻生动有趣的地理。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解决传统单科教学中学生思维固化、视角片面等问题,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探索双师交互协同教学的有效方式。
本课程由地理沈羽飞老师、生物邱琳老师共同呈现。有在教室里通过实验来学习的,比如种子(水稻、丹参)发苗、不同土壤(红壤、水稻土)种植对比、不同浇水方式频率模拟降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也有在教室外(树人农场)实践来学习的,比如翻土认识泥土中的小动物、种植、浇水、除草、收获等。
课程最后,我们会通过一些实验记录、笔记展示、手抄报、心得与体会,甚至是将成熟作物分享给家人、同学和老师等方式,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到本课程的教学成果。
本课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需要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和特长,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