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扬州市教育局责任督导一行2人莅临我校南门街校区开展督导工作,重点巡察了学生的学业发展、体育活动、睡眠情况及学期督学情况。南门街校区校长董爱华陪同检查、听课与听取反馈。
上午第二、第三节课,二位督学分别走进初一3班李牧星老师的语文课,初二14班刘曼老师的物理课,初二7班刘韡老师语文课,初一3班倪苑苑老师的数学课。
李牧星老师的课堂内容为《课外诗歌诵读四首》的新授。以“诗歌就是朋友圈”的生动话题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得出“诗歌破题三连问”。借由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的形式,从内容、手法和主旨三个方面探讨四首古诗,师生合作,共同领略了讽喻诗的古今之论和宋诗的山水理趣。学生全员参与,气氛热烈积极。师生点评有重点,内容延伸有方向,主旨深入有质量。
李牧星老师课堂风采
督导听课
刘曼老师本节课《应用浮力测密度》从回顾已学知识开始,总结求浮力的所有公式,然后利用这些知识,循序渐进,让学生小组讨论、自选器材设计不同实验方案,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最后总结归纳利用浮力测密度的方法。本节课整体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刘曼老师课堂风采
督导听课
倪苑苑老师执教的是七下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复习课。这节课是⼀堂清晰、实在、扎实、系统的数学复习课。⽼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体现以学⽣为主体,以⽼师为主导作⽤,充分调动了学⽣学习数学几何的积极性,课堂⽓氛活跃,取得了很不错的课堂效果。
倪苑苑老师课堂风采
督导听课
刘韡老师在初二7班开设了《石壕吏》一课。刘老师从《马嵬》一诗入手,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放到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中加以审视,从而自然导入到本诗中石壕村的老夫妻。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诗歌内容,在分角色表演中感受 老妪之苦与差役之怒,并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一步步挖掘诗歌背后表达的诗人情怀。刘老师的课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讨论热烈且高效,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率很高,课堂生成自然而有效,很好地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一节颇为成功的古诗诵读欣赏课。
刘韡老师课堂风采
督导听课
课后,督导首先与学生代表进行了个别访谈,然后在咖啡厅与本次授课老师进行交流,最后将本次督学情况与南门街校区校长董爱华、教务处主任常松进行反馈。
督导与学生交流
督导与授课老师交流
督导反馈
南门街校区校长董爱华发言
本次督学将进一步助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我校将继续扎实抓好各项工作,以生为本,服务社会。
反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