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社团(校本课程)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也是我校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秋学期,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继续积极响应教育部“双减”政策要求,优化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学生们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共开设了体育素养、艺术素养、人文素养、科技素养、劳动素养、非遗文化等85门具有树人特色校本课程,初一初二年级近2千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不同类型社团活动。
特别是近年来,我校持续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让同学们在传统技艺的熏陶和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提升文化品位,进而树立文化自信。本学期南门街校区将有计划地增设“扬州评话”“传统精细木作”“绒线钩织技艺”“中国篆刻”等非遗文化课程。其中,“扬州评话”是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扬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姜庆玲授课,“传统精细木作”是由扬州古建筑微缩模型设计师、仁丰里街区金木空间店主冯韬授课,“绒线钩织技艺”也是请来了仪征王氏钩花技艺的第三代传人王顺霞老师给同学们授课,越来越多非遗传人进入校园,相信定会带给同学们更多深刻的非遗体验,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平台。
教务处副主任吕品申主持
为进一步完善、优化特色社团(校本课程)的功效,在前期老师们精心设计、学生积极网络选课之后, 9月14日下午,南门街校区在多动能厅举行了2022-2023学年度校本课程特色社团(校本课程)授课老师培训会议。大会由教务处副主任吕品申主持,全体社团授课教师和初一初二年级主任、班主任出席会议。
培训会上,吕主任首先将新学期的特色社团(校本课程)开设时间、地点安排向所有老师进行了说明,接着从防疫、安全、纪律、责任等不同的角度分别对班主任和授课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她希望所有授课老师好好准备,精心打磨课程,争取在第一次社团活动时精彩亮相,不负初一初二学生对社团的热烈期待。
南门街校区校长董爱华提要求
南门街校区校长董爱华在培训会强调指出,授课教师精心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要用精彩课程吸引住学生。教务处、学工处、总务处、电教部门要提前通力协调好时间和空间,切实做好保障工作。班主任要教育规范管理好学生,确保本年度的特色社团(校本课程)有序开展,真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会议现场
我们将继续完善延时服务的项目和内容,精心设计校本课程,努力让学生学其学、乐其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校本课程)中获得知识的提升和精神的陶冶,助力减负增效。
课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