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南门街初中

【劳动教育】梧桐院里探非遗 千年文化润人心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2-12-12    作者: 初一(16)班 审核:朱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展示了源远流长的独特生产生活风俗,彰显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文脉。12月9日下午,我校南门街校区初一(16)班43位同学在校教务处副主任吕品申、总务处副主任汤卫林、体育组王蓉蓉老师和班主任姚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扬州仁丰里历史文化名街的梧桐院,开展了为期半天的非遗研学活动,体验了非遗传统文化——拓印、剪纸、编绳、篆刻。同学们零距离探寻非遗文化的魅力,感受校外劳动实践课程的乐趣,体味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之美。


2.jpg 


01拓印

刀尖上的非遗技艺

拓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两千年重要大事记载便已被镌刻于骨板或青铜亦有刻于砖瓦陶瓷木料玉石以保存文字及图像者。拓印艺术在诸多中华文化技艺的传承中有着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拓印组的同学们在老师讲解完制作过程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经过刻字、蘸墨、研匀、打匀等步骤,“如意”“勤奋”“我爱非遗”悄然出现在拓片上,也印在了同学们的心中。同学们不禁感叹,起墨落印,匠人的智慧与执着是真令人敬佩啊!



 

02剪纸

纸尖上的传统文化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它不仅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风格独特,而且也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剪纸活动伊始,同学们在纸上描绘图案,用剪刀随着自己画的线条剪下一团一团的剪纸,秉着“先细节后大块”的原则,大家都专注于其中,来回翻转纸张,游刃有余地进行作品创作,一张张惟妙惟肖的生肖剪纸映入眼帘。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体会到了剪纸工艺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绚烂多彩。



03编绳

绳结里的民族情怀

编绳艺术可追溯至远古结绳记事的历史,数千年来由实用演变成装饰手艺,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编绳课堂上,每位学生都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要完成一个漂亮的作品,除了编法,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在过程中一定要全程保持手势力度的均衡,不能一会紧一会松,就比如这个中国结,一旦力度不稳,出来的成品就可能是歪歪扭扭的。”指导老师耐心地向大家做着讲解。绕、拉、打结……同学们都在低头忙碌着,一根红绳在大家的巧手之下相互交织,不知不觉间,一个个漂亮的中国结便完成了。 



 

04篆刻

方寸之间见真章

中国篆刻是一种以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相结合,从而制作印章的艺术。它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中国篆刻既含有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也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篆刻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虚心请教,刻刀、练石、磨砂……一气呵成,完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精雕刻画的印章。


27.jpg

合影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