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南门街初中

【劳动教育】扬城丹桂香,非遗进课堂——初一(4)班参加非遗研学劳动实践课程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3-10-22    作者: 糜沁霏、王晨旭、赵思睿、孙宇辰、刘子妍 审核:韩爱祥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10月20日,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初一(4)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钱春红老师和年级主任汤卫林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仁丰里,踏入梧桐院,一起参加非遗研学劳动实践课。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遗文化更是魅力独特。在非遗传人的介绍和指导下,同学们在“知行合一”中收获成长。


讲解.jpg

负责人讲解


深秋已至,但微凉的秋风吹不灭同学们的热情。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对活动充满了期待。来到梧桐院,同学们盼望已久的“非遗课堂”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我们走进刺绣课堂,刺绣老师首先简要讲解了相关知识和技法,接下来给同学们现场示范。看着老师穿针、引线、绣花……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同学们也跃跃欲试,争相模仿起来。在刺绣的过程中,大家搁下学业的压力,用一针一线绣出心中美好的生活。同学们有说有笑,玩中学,学中玩,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和魅力。


刺绣课堂

走进篆刻教室,老师给我们讲述了篆刻的悠久历史和它的源远流长,向我们展示了篆刻的精美作品,看到作品中气势磅礴的字体和栩栩如生的画面,大家顿时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分发材料后,老师开始教学篆刻自己的名字,我们跟着老师的步骤,将石料平稳地放在刻床上固定好,用刻刀一刀一刀刻着,沉浸而专注——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石料上的字慢慢凸显出来,完成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沾上印泥,在白纸上拓印,大家的名字便逐一浮现眼前,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每个人都欣喜万分。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篆刻的魅力,也从篆刻的方寸天地里得到了创作的享受和内心的宁静。


篆刻课堂

我们怀着兴奋和好奇在梧桐院参加了非遗研学活动——学习扬州评话。绘声绘色、生动有趣的评话老师先给我们讲解了扬州历史和扬州评话的由来,其间老师设置了许多小问题,同学们热情高涨、回答踊跃。老师还扩展了很多扬州本地的知识:从地标建筑文昌阁讲到一条条路、一条条小巷……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以前在扬州发生的趣事。最终,循循善诱的老师给我们表演了一段“武松打虎”。还在回味老师精彩的扬州评话之中,我们开始了自己讲故事。同学们讲完后,老师又讲了一回。与其说是“讲”,不如说成“演”。在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感受到了扬州评话不一般的乐趣。在轻松和愉快中,我们体验了有趣味、有意义的非遗文化,更好地了解扬州的风土人情,感受扬州评话的魅力。


扬州评话课堂

十月的梧桐院红砖黛瓦,透露着历史的气息。走进梧桐院,那里幽静典雅,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仿佛置身于山水画之间。伴随着青春的脚步和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中国画项目组的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蟹”。只见两只螃蟹躺在画里,一只躺着,一只趴着,好似嬉戏后的悠闲自得,很是逼真。演示老师只用寥寥几笔就将两只螃蟹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看起来很简单,可真正上手了才知道有多难。我们小组有的同学搭梯子一样把“八条腿”整齐排列,有的同学干脆画成了蜘蛛,在老师的指导和我们的学习摸索中,我们的螃蟹也最终洋溢着青春的脸庞展现在宣纸上。


中国画4.jpg

中国画课堂

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和表演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传承。通过本次非遗文化研学活动,我们体验了非遗传统技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文化魅力,更加深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惜之情。作为新时代传承的我们,必须将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IMG_20231020_161512.jpg

合影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