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校校长室主动开展“双减”校本化实践的顶层设计,谋划与对接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双减”战略,并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作业严控、活动创新、评价多元、管理优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双减”举措。
为更好地凝练我校在“新课标·新评价”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范式推进、学科作业创新设计、师生过程评价考核、学生学业负担管控等“双减”实践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校本化、特色化的成果,我校特在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学科教研主任、学科备课主任、市校级学科骨干教师中举行以“‘双减‘促教学革新,‘双新’赋师生素养”为主题的“双减”校本化实践的教学论文征集评选活动。
本次“新课标·新评价”背景下“双减”实践的教学论文征集与评选活动共征集到33篇教学论文,其中语文组4篇、数学组7篇、英语组7篇、物理组4篇、化学组1篇、政治组3篇、历史组1篇、体育组4篇、艺术组1篇。老师们撰写的“双减”教学论文话题涉及学科教学、实验教学策略的有14篇,涉及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家庭作业设计的有8篇,涉及教学评价、作业评价与管理评价的有4篇,涉及整本书阅读中思维品质培养的有2篇,涉及师能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的有2篇,涉及融合教学、社团课程等的有3篇。
经过校内学科专家对上述教学论文的学术规范性、标题适切度、内容相关性、成果凝练度、语言表达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评定,共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3篇。
本次“双减”实践的教学论文征集与评选活动引发了更多的一线教师关注学校的“双减”校本化实践与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激发更多的一线教师从新课标、新评价的视角开展教学设计与作业设计,创新实施过程评价与多元评价,推动我校的“双减”校本化实践持续走深、走实,确保国家“双减”政策为我校高品质发展增效、赋能。
附:“双减”校本化实践的教学论文评选结果
奖次 | 一等奖 | 二等奖 | 三等奖 |
作者 | 何东平、吕品申、陈维维、吴小洁、常 松、汤卫林、李 芳、李红艳、王 颖 | 李巧巧、刘 白、王瑞臣、万洪顺、蔡云娟、陈珍华、侍青丽、刘 曼、王蓉蓉、朱 妍、吴 敏、周一舟、华 萍、张 蕊(物) | 匡成萍、丁 佩、王 俊、吴桂进、曹莉莉、姚 萍、赵玉龙、杨 丽、纪银屏、钱 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