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午,本周“观课议课”活动继续开展。刘亚老师在三年级开设了一节体育《起跑反应练习与游戏》公开课。小学部全体老师、初中部部分体育老师参与听课。
站立式起跑是水平二的教学内容,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和要领对提高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发展学生全面的身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刘老师能根据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课堂上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的特点,精心设置各环节,整节课课堂氛围活跃、练习强度、密度大,学生参与度高。
准备阶段,通过小组自主跑,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路纵队边跑边模仿老师做扩胸、踢腿等准备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能够做到反应敏捷、动作到位。学习阶段,通过对比不同学生50米测试的成绩引出起跑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听不同口令起跑练习,锻炼学生的起跑反应;通过各种姿势的起跑练习,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引出站立式起跑。接下来,老师讲解示范站立式起跑动作方法,然后带领学生练习站立式起跑,并利用标志桶,通过分组游戏的形式不断巩固技术要领。小学生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但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大,认知比较粗浅,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所以在课堂上,刘老师时不时提醒学生,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练习的过程中,刘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对错误动作进行指导与纠正,并对动作标准的学生给予肯定,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拓展阶段的小游戏,既是对学习内容的巩固,也对学生的力量素质进行了拓展。放松阶段,在老师的统一指令下,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师生共同进行了拉伸,有汗水、有欢乐、更有收获。
课后,老师们集中进行了点评。大家一致认为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能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刘老师为学生创设自主、自学、自练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对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的学生能采用不同的要求和方法,注重他们身心发展的敏感期和身心特点。刘老师对本课的重点把握得很好,用“标志桶”巧妙地解决了同手同脚的错误动作,且整个课堂组织有序,划定了追逐跑的距离,还解决了在跑过程中学生间的冲撞问题。课中的组织、教法、引导、评价和师生互动,使学生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得到平衡与协调发展,达到掌握运动方法、增强体质的目的,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正常发展。与此同时,兼顾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