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地理教研组于行政楼413会议室开展了2025-2026学年第一次教研活动,全体地理教师及华师大实习生参会。
地理组与会全体
活动伊始,程志华副校长先给史一凡老师颁发了省级公开课证明,史老师在江苏省中学地理课程教学关键问题研讨活动中开设了《长江经济带》公开课,效果良好,广受好评,程校长鼓励大家抓住机会多开公开课。
颁奖
首先,程校长针对新学期地理教研提出五大要求。一是转变研究导向,从“纸上谈兵”转向“实践扎根”,将教研重心从“写出来”转为“做出来”,明确公开课、教学小策略的研究价值,推动研究从学术取向转向实践取向,聚焦一线教学问题解决。二是拓宽研究范畴,打破“课题至上”观念,强调非正式研究的价值,研究需从课题结项延伸至成果推广,确保成果服务教学。三是聚焦研究核心,教研从“理念更新”转向“行为改进”,研究能力从“设计能力”延伸至“实现能力”,让成果落地课堂。四是重构研究形态,纠正“教学与研究分离”认知,推动“教研一体化”,使研究成为教学的自然部分。五是回归研究初心,教研目标从“出成果”转向“促成长”,并叮嘱各备课组保留小黑板,传承板图技术。
程志华副校长提出五大教研要求
随后,地理教研室主任秦田老师主持开展新学期第一次教研。布置开学前的各项工作,如教学计划、校本课程的谋篇布局、“双高贯通知行拓展”项目的提前规划及奥赛选拔的提前育苗。新学期规划中,明确教研主题,关注教师个人成长,涵盖公开课、论文、命题、比赛、评级、职称及师徒结对,同时强调聚焦教学实效,以学生实际学习成果为评价标准。并就高一的地理教学工作进行了说明,培养高一学生地理学习兴趣,铺垫好知识框架及基础,为高二选科做好准备。
秦田老师部署新学期工作
接着,教科室副主任陶力越老师从教研、科研两方面阐述。教研围绕课标、教材、学情等十大要素开展,重点抓好课标解读、集体备课与深度研讨;科研需紧扣教师成长与教学实践,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最终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师能力双提升。
陶力越老师发言
新高三备课组长袁欣老师表示,目前仍处于与学生的磨合期,核心目标为“夯实基础”。教学中需带教材进课堂,整合多版本教材互补;保留板书帮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结合班级风格制定教学计划;加强近五年高考试题研究与集体备课,通过互听课、明确概念讲解方法,以主题或微专题开展复习。
袁欣老师发言
马珊老师作为上学年的高一地理备课组长,回顾了高一备课组工作,感谢团队与前辈的帮助,在接下来的高二工作中,年轻团队将全力以赴应对学考及大量知识的教学任务
马珊老师发言
活动最后,程志华副校长总结,要求全体教师立足我校“情境·问题导学”课堂教学范式的落地及应用,提前部署工作、做好时间规划,教学教研中灵活调整策略,为新学期地理教学质量提升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