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引导文明健康上网习惯,我校高一15班开展了“守护少年‘网’途,共筑安全防线”主题班会。班会以“问题引导+案例警示+实践互动”为路径,为学生筑牢网络安全意识,涵养文明上网素养。
直面风险:明晰网络“暗礁”,树立安全认知
班会伊始,班主任结合学生日常网络行为,系统梳理了五类常见网络风险:从“广告弹窗诱导游戏”的隐性陷阱,到“诈骗盗号”的直接侵害;从“网络欺凌”的心理伤害,到“隐私泄露与数字足迹”的长期隐患,再到“沉迷网络”的行为依赖。通过同学反馈与教师点评的互动形式,让学生从身边案例中反思自身上网习惯,推动安全意识从“被动听”到“主动思”的转变。
深度浸润:多维宣传教育,夯实文明底色
在风险认知基础上,班会通过“数据+新闻+规则”三维度深化教育。“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第二生存空间,既藏宝藏也埋风浪”,引发学生对网络环境复杂性的思考。随后,班会选取两则网络危害新闻案例,剖析网络风险对生活的实际冲击,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纷繁网络,我们应当怎样自处”。针对这一问题,从“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律”两方面展开讲解:强调上网需恪守尊重、友善、理性的基本礼仪,面对信息要“质疑检验而非盲目传播”,警惕莫让网络成为“刺向他人的利剑”。
实践赋能:案例互动 公约制定,转化安全行动
让网络安全意识落地为行动,班会设置了“案例分析”环节,通过三个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如何筑牢身心防火墙”,并进行课堂分享。最终提炼出“不轻信、不传谣”等网络安全要则。
班会最后,全班共同观看了“文明上网,争做网络文明使者”主题视频,在视觉浸润中巩固文明上网理念。并且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共同宣誓并在“清朗网络空间”横幅上签字,努力让安全意识转化为日常上网的行为自觉。
此次班会以“认知-浸润-行动”为逻辑主线,既通过案例与数据敲响安全警钟,又通过互动与公约明确行动方向。未来,班主任将持续关注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助力少年在网络海洋中安全航行,让文明上网成为青春成长的“数字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