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学部新闻 >> 高中部

【教学教研】初登三尺台,青春正发声

  发布日期: 2025-10-15    作者: 朱雨欣、张亚楠 图片:陈华琪 编辑:杨丽 审核:刘瑛琪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教育实习是成为一名合格高中地理教师的必修课。1014日,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实习生张亚楠与朱雨欣两位老师带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公开课,高中地理组全体成员与实习生参加了本次教学观摩。


听课现场.jpg

听课现场


第一节课,南师大地理实习生朱雨欣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特征》为题,呈现了一节紧扣“依标教学”与“情境化教学”的地理汇报课,凭借三大教学亮点,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岩石世界的奥秘。其一,情境贯穿课堂,锚定学习方向。朱老师以珠峰“地质标本库”为核心情境,开篇通过视频展示珠峰岩石分层,抛出“岩石类型与形成”的问题,将课标要求转化为“探究三大岩石成因特征”的具象目标,还结合学生国庆期间收集的岩石标本开展小组讨论,让学习目标更易感知。其二,标本与多媒体结合,深化认知。课堂借助黄铁矿、花岗岩等标本,搭配沉积岩形成动画,直观呈现岩石特征;针对“无气孔玄武岩”等特殊案例设问,引导学生突破认知误区,清晰梳理沉积岩层理、岩浆岩结晶程度等关键知识点。其三,回归情境总结,衔接知识网络。结尾让学生结合珠峰岩石分布示意图,分类归纳不同地带岩石类型,既巩固三大岩石知识,又为后续“岩石圈物质循环”铺垫,实现理论与实际情境的深度融合。


朱雨欣上课实录.png

朱雨欣上课实录


第二节课南师大地理实习生张亚楠进行同课异构,该课程以“问题驱动—情境探究—概念建构”为路径,情境与问题贯穿全程,以“游庐山”为主线,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生跟随教师的实习路线,通过三块形态各异的岩石样本,引出核心问题:“这些岩石是什么?它们如何形成?彼此有何关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其次课堂活动多样,通过图文资料、动态演示与小组讨论、动手绘制示意图等活动,使学生逐步理解其形成过程及其特点,厘清三大类岩石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最后拓展学生思维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岩石圈,为其意义做铺垫,强化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系统理解,体现了“在真实中学、在问题中思”的教学理念。


张亚楠上课实录.png

张亚楠上课实录


课后评课中,程志华副校长,表扬了两位实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均重视概念教学,进行了“元素、矿物、岩石、岩石圈”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辨析。两位实习生的认真充分的准备与站稳讲台的实力得到了高中地理组全体教师的认可。


评课.png

评课现场


扬州市树人高级中学常年面向省内外高等院校进行师范生教育实习培养,致力于利用学校平台培养杰出的青年教师,实习老师与我校地理组老师在追光中相遇,一起沐浴着阳光前行。愿我们都能够如所愿得到心里所想的东西;愿我们的光辉,能越过满山的迷雾,照亮我们不断前行!不忘初心、务实笃行,在今后的地理教学道路上发光发热。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