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学履不停。9月6日上午,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九龙湖校区和凤栖湖校区分别开展了新学期首次静校教研活动。
南门街校区成功举行了新学期第一次静校教研活动。树人学校新城校区、广陵校区的教师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以“凝聚共识、深化教研、共促成长”为主题,分为两个阶段展开,内容扎实、形式丰富,充分展现了校区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与精神风貌。
活动第一阶段在温馨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教务处兼教科室主任常松首先就新学期的教科研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他强调,本学期要重点落实好学生运动与活动计划,包括室内操、大课间、体育俱乐部活动及社团课,并精心策划学科节系列活动,如体育节、文化艺术节、英语节和数学节,全面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此外,静校教研将贯彻“课课有研讨、月月有主题”的机制,真正实现教研常态化、深度化的目标。在教科研方面,初中部将深入推进“差异·合作”课堂教学范式,实施“强师计划”,开展师能系列比赛与教学展示,尝试组建“集团校核心教研组”,并积极推动AI技术与教育科研的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教育创新等工作。
接下来,常主任对开学初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反馈,结合开学视导结果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鼓励教师们扬长避短、持续改进;结合课堂巡查指出了亟待改进的细微之处,要求教师们注重规范、主动改变。
随后,教务处副主任万婷婷就新学期的校本课程开展作了专题培训,简要介绍了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及体育俱乐部活动的总体安排,并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管理与实施的要求,为校本课程高质量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工处副主任高波现场从尊重与爱护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保持良好的家校关系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扬州市中小学“润心赋能”专项行动正负清单(试行)》,提醒老师们平等友善对待学生,捕捉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习分享”环节,初二数学组陆锦国老师以徐婕老师在九龙湖校区的一节公开课为例,依托新课标理念,从单元整体教学、学业质量标准、深度学习等视角分享了观课议课的深刻感悟。他围绕核心素养培育、学生主体性发挥和课堂生成资源利用三个方面展开细致点评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广泛共鸣。
活动的高潮部分是简短而庄重的两场“师徒结对”仪式。教科研师徒结对仪式由常松主任主持,常主任着重强调了师徒的角色定位与反思实践,并对师徒双方的基本要求与考核做了简要说明。班主任师徒结对仪式由高波主任主持,树人新城校区校长朱云峰、督学殷翠云为班主任师傅们颁发聘书,班主任师傅为徒弟赠送班级管理书籍。
仪式结束后,教科研徒弟代表李冬冬、班主任师父代表李巧巧分别作表态发言。李冬冬老师分享了一年来他在师傅的引领与帮助下的成长点滴,未来将继续以师傅为榜样,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李巧巧老师表示,努力做好徒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倾囊相授助力徒弟们快速成长,同时也以徒为镜,主动学习徒弟们的优点,实现教学相长。
南门街校区校长姜亚芹在最后的寄语中,首先希望师傅们发挥好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徒弟师快速成长,实现教学与管理能力的双提升;接着以“三心”为关键词,为全体教师指明了新学期的奋斗方向。一要秉持“匠心”,深耕课堂、精益求精,守好教学主阵地;二要胸怀“爱心”,关爱学生、尊重差异,筑牢育人生命线;三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在教育事业中实现价值。姜校长言辞恳切、寄望深远,现场掌声不断。
第二阶段,各备课组围绕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开展了集体备课与主题研讨。教师们踊跃发言、交流策略,在思维碰撞中凝聚共识,在合作共进中谋划新篇。
九龙湖校区本次活动以“强化教师能力、优化育人方式”为核心,涵盖安全教育、师徒结对、校园活动设计、教学清单化管理和教师技能提升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新学期各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九龙湖校区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主任赵焱主持。
活动伊始,副校长徐建以“点亮安全灯塔,照亮成长航程”为主题,系统阐述了校园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与实施路径,强调安全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呼吁全体教师筑牢安全防线,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第二项议程:九龙湖校区教务处副主任赵焱围绕“师徒携手传薪火,双岗赋能育新人”展开分享,详细介绍了本学期师徒结对的实施方案。该计划通过“传、帮、带”机制,为新教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徒弟代表余恒博发言,表达了对学校搭建成长平台的感谢,承诺将虚心求教、勤学笃行。随后,师傅代表陆云老师作表态发言,表示将毫无保留地分享教学经验和育人智慧,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第三项议程:九龙湖校区学工处主任张蕊从校园文化与行为规范两方面出发,作了“以活动‘沸腾’校园,以规范护航成长”专题发言。她提出通过多元主题活动和明晰的行规指引,激发校园活力,同时保障学生行为规范有序、身心健康发展。紧接着,她进一步以“以‘清单’明方向,用‘润心’促赋能”为主题,介绍了教学管理清单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强调通过结构化清单明确教学目标,依托“润心”行动促进学生全面赋能。
第四项议程:“强师强技赋能,优质优效育才”环节,巴雨、周兰萍两位老师分别从学科教学、教育技术与课堂实践三个方面,分享了教学策略创新与技术融合的实践经验,突出教师能力提升对实现优质教育的关键作用。
九龙湖校区校长赵平作总结发言。赵校长首先肯定了开学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对所有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接着赵校长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意义,希望教师们要持续深化教学改革,聚焦育人本质,注重课堂实效与学生发展,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台阶。
会后,各学科备课组分组开展深入研讨,结合本学期教学实际,明确目标、共享资源、协同设计,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本次静校教研活动系统全面、内容务实,充分体现了九龙湖校区在教学管理、师资建设与学生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为打造更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注入了新动能。
凤栖湖校区学术报告厅内洋溢着求知的热情,新学期首次“周六静校教研”活动如期而至。本次活动以“深耕教研、提质增效”为主题,为新学期的教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专业成长的新篇章。树人学校校长赵涛,凤栖湖校区校长张鹏,副校长程志华、童敏娟出席活动,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静校教研由教科室副主任陶力越主持。
教研活动的第一项议程,基于“情境·问题导学”教学范式的说课评课。语文组潘佳老师、数学组秦咏梅老师、化学组王飞老师、生物组刘娜老师、政治组王婷婷老师就开学视导推门听课评价进行交流发言。潘佳老师认为情境需增加“冲突性”,推动深度思考。秦咏梅老师认为要优化问题链设计,深化思维层次。王飞老师认为我们需要深化原理本质,突破认知难点。刘娜老师认为应该丰富评价方式,实现精准教学。王婷婷老师则指出增设学生互动环节、设计跨模块关联问题的重要性。
活动的第二项议程,由两位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经验分享。其中,殷宏老师以“植规范之根,铸成长经纬”为主题,突出高中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他相信每一份辛劳都会有收获。孙晗钰老师则以“以心育新、奠基梦想”为主题,期望稳基础,促成长,强心理,进而促进学生成长。
活动的第三项议程,教务处副主任陈瑞飞就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和反馈。对于校本课程,陈主任特别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设计与实施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投入度。随后,陈主任就教学常规开展了细致的反馈与提醒,希望全体教师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夯实日常教学环节,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活动的第四项议程,由团委书记王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扬州市中小学“润心赋能”专项行动正负清单(试行)》,进而使大家深刻理解“润心赋能”的内涵,将清单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活动的第五项议程,程志华副校长就“集智教研深耕课堂”和“毓体燃情沸腾校园”进行讲话。他从课标力量、课程建设、深耕课堂、集智教研、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建设等六个方面展开说明,他强调将理念转化为行动,让教研真正扎根课堂,让校园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活动的第六项议程,新学期师徒结对仪式。学校一贯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活动中,树人学校校长赵涛,凤栖湖校区校长张鹏分别为校级师徒结对代表颁发了聘书。
活动的第七项议程,凤栖湖校区校长张鹏提工作要求。他复盘了开学以来的各项工作,希望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共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最后,树人学校校长赵涛讲话。赵校长强调,我们不仅要“集智”,更要“集力”。同时要求我们持续反思、勤于总结,将各项工作“做好、做实”。他还特别指出,我们必须紧跟高考改革新形势,敏锐洞察变化,积极应对调整。要持续深耕课堂,要优化每一个环节,做到精益求精,确保教育教学全程扎实、精准、高效。
集中静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后,各学科教研组与备课组迅速行动,分赴指定活动场地,深入开展大组教研及“一课一研”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围绕新课标要求,聚焦核心素养培育,通过集体研讨、课例分析、教学策略优化等形式,实现集慧赋能、共同成长。
深耕教研启新境,厚植素养绽芳华。树人学校“周六静校教研”这一常态化教研机制,不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坚实平台,更成为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我们坚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学校党委和校长室的引领下,全体树人教师必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作风,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与树高共成长,为谱写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