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3年中考再次取得辉煌成绩:季玮琛以755分夺得扬州大市状元。达扬州中学统招线234人,择校线318人,四星级高中及以上1100人。
根据中考成绩最新统计(不含附加分):市直前10名,我校有6人(含状元一名);前30名,我校有27人;前50名,我校有40人;前100名,我校有68人。
2013年高考再创新高!本二达线率连续多年超80%,今年重点本一超50%,理化方向本一达71.1%,本二达97.4%。选修学科AB率分别是:物理98.4%,化学96.1%,生物100%,历史90%,地理97.5%,雄踞扬州乃至全省前列。
热烈祝贺学校中考、高考再创辉煌!祝贺初三、高三的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特别向辛劳付出的教师报喜,向默默支持的家长和社会热心人士报喜!
中考状元季玮琛及家长送锦旗给母校
附:各大媒体对季玮琛的报导
阳光少年爱科学
季玮琛,扬州中学树人学校初三(17)班男生。2013年中考,他以755分的成绩名列扬州第一名。状元平时表现怎么样?他是怎么学的?家长培养有何心得?昨天,本报对他和父母、老师进行了专访。
A
老师
面对压力善于调整
“季玮琛考第一,意料之中。”谈及“爱徒”,班主任王珠笑着说。季玮琛平时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很稳定。“一直都在年级最前面,没掉出过。”
王珠介绍,季玮琛初一、初二时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初三时担任班长。
“性格阳光自信,面对学习压力,善于调整自己。”王珠说,在初三学习最繁忙的时候,季玮琛还参加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专门赴北京参加论文答辩。“抓紧学习的同时,从来不放松素质培养。”
平时,季玮琛动手能力很强,喜欢帮助同学,积极参加学校各项公益活动。
B
父母
从小培养孩子好习惯
“我估计他在740分左右,但是没有想到会是第一。”昨天,季玮琛的父亲季荣华难掩欣喜。
季荣华和妻子沈红梅都是中学教师,都教化学,两人是大学同学。谈及教育孩子的经验,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培养好习惯。
从幼儿园开始,季玮琛的父母就要求孩子必须把学习任务完成后再做别的事情。“我们夫妻俩都是老师,教育观念还是比较传统的,孩子的习惯很重要。”
“孩子分数可以考得不高,但是学习习惯不能不好。不管父母在不在家,必须先完成自己的分内事。”季荣华说,孩子读小学四年级时,他和妻子因为学校工作忙,孩子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回家,到了家,先写作业。
“我们能够给予孩子的,只能是良好习惯的培养。”沈红梅说。
C
自评
上课效率最重要
“我觉得上课效率是最重要的,有些人因为作业多,用上课的时间写作业,我觉得这是得不偿失。”季玮琛总结学习经验。
“不能死做题目,要多动脑筋,吸收各种方法。”今年中考数学比较难,面对“劳格数”这种没有听过的概念,季玮琛不慌张,先从最后一道题做起,再返回做倒数第二题,不焦虑的态度,最终让他获得了好成绩。
受父母影响,季玮琛很喜欢做化学实验,经常到父亲实验室里做实验,一进去就是老半天。自小喜欢科学的他,因为“实验探究关于双氧水催化剂效应”,获得了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的称号。
那次到北京参加小院士论文答辩的经历,也让他津津乐道。“看了清华、北大,觉得特别有氛围,我觉得父母都应该带孩子去感受一下。”
“死读书”不如“活用脑”
“中考一结束,我就觉得自己考得还不错,但没想到能成扬州最高分。”昨天,树人学校季玮琛以755分的高分成为2013年中考扬州的最高分。谈及自己的学习经验时,他自信地说:“抓住课堂的每一分钟。”
学习经验
课上浪费一分钟,课下要补一小时
对于获得扬州市中考最高分,季玮琛一直反复强调是“幸运与认真”。季玮琛表示,自己最大的学习经验就是“课堂”。“课堂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课上浪费一分钟,课下很可能要花一小时去补。”
课外,游泳、篮球都是季玮琛必不可少的项目,而来自化学世家的他,从小将化学实验当成了自己最爱的“娱乐项目”。去年,他的一项《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氧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探究,让他成为了中国少科院预备小院士。
父母经验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
季玮琛父母都是化学老师,他们是怎样培养出一个“最高分”的?季玮琛父亲季荣华告诉记者,其实他们的家庭教育非常传统,而他们最大的骄傲,就是让季玮琛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小时候都顽皮,也会不愿意做作业,我们通过一次次交流,让他逐渐养成了回家先做作业的习惯。”季荣华说,学习效率高了,成绩自然也直线提升。
老师看法
热爱学习,会用脑子去思考
对于季玮琛获得最高分,班主任王珠相当淡定。“季玮琛几次模拟考试都名列前茅,成绩也相当稳定。因此我们所有老师都相信他能考到一个高分。”这是王珠班上第三次出“最高分”,2004年和2006年的中考最高分都出自王珠的班级。
“这些考到最高分的孩子有一个共性,都很热爱学习,但都不是‘死读书’,而是会用脑子去思考。”王珠告诉记者,他们不但爱学习,而且热衷于班级事务。
成绩单
语文132 数学150 英语116
物理99 化学98 政治50
历史50 体育30 口语30
总分755
众多毕业生送花篮给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