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堂前扬帆起航,青春荡漾五彩双桨”,像是午后森林中的一顿小憩,来不及思考、赶不及回忆,我从一个九龙湖(扬州)到达了另一个九龙湖(南京),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对我而言,意味着新的启程,也意味着,母校的一点一滴在我的心中不断地激荡、晕开、绽放成一片新的温柔。
我和母校的情缘,始于八年前,懵懂的我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树人初中部。在当时偏僻荒芜的九龙湖畔,我如嫩苗般,汲取着知识,迈出了我真正学业的第一步;五年前,虽然超过了扬州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但秉持着对树人学校先进教育理念、对老师勤劳踏实作风的信任,我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树人学校高中部,在九龙湖畔度过了人生中艰辛而又珍贵的高中三年。现在回首看来,三年的高中学习,我收获的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敲门砖,让我能够踏上一个新的层次,见识到更开阔的世界;还有一群陪我度过起起伏伏、高兴失落岁月的老师和一帮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一起并肩扛过高考压力的同学。这三年,母校给了我学习知识的能力,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一切的一切,都帮助我在高中阶段以后更漫长、更富于挑战的人生中能够迎面而上。
人们常说,一切的回忆,经历时间的冲刷之后,留下的必然是最宝贵的片段。三年,12个春夏秋冬,36个阴晴圆缺,1095个挑灯夜战;从每天的午练晚练到每周的小测;从翻到卷边的南通小题到视为珍宝的高考真题;从牛奶喝到咖啡;从棉袄到衬衫,穿上短袖之后又是毛衣……无数个碎片像潮水一般涌来,交叠重影而又互相拼接印证,三年的生活景象像电影快镜头一样在我的脑海中闪过,曾经认为漫长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奋斗现在竟觉得如此短暂,曾经无数次抱怨的平凡的生活竟无端跃出无限的精彩。
树人于我,是人文与美景的交相辉映。
从和蔼可亲的陆建军、陈穆校长,到看似严厉实则温情细腻的程志华主任;从风趣神秘、给了我长期支持的胡立军老师,到激情四射的汪柳班主任……树人的老师一直给予着我先进思想的引领和奋斗人生的帮助。在他们的庇护之下,我才能无忧无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一天天的学习之中,更是感动长存:难忘丁伟辉老师斥责下的高要求,让我时刻提醒自己严谨求实;耳边还回荡着葛文庚老师课堂之余的畅谈,激起了我对外界热情的憧憬和向往;胡定芳老师的高跟鞋声还在周边回荡;胡立军老师嘴角的那抹笑意怎么也琢磨不透;汪柳老师的朗读回想起来还是那么震撼人心;程志华老师的身影还是那么挺拔帅气……平凡枯燥的每一天,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老师,而显得充满温情。
成长的道路总是磕磕绊绊,因此愈发难忘母校带给我的一帮优秀热情的朋友。我们一起经历着那些点点滴滴的普通:课间操、晨跑、上课、自习;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操场上的肆意追逐,毓园里的闲坐,食堂里的吐槽。如今看来,就是这数不清的普通构成了我们高中的精彩。我们也有过很多不一样的回忆,北京之旅,我们一起游恭王府、爬长城、参观清华校园,在心底埋下一颗种子;我们齐步走过那象征着承担和责任的成人墙,开始接受社会托付我们的期待;运动会上,彩旗飘飘,好不热闹;泰山巅峰,同学少年,激情飞扬。高中的同学,不仅仅是学伴的关系,更像是一群可以倾诉的对象,值得信赖的伙伴。
母校即将迎来二十周年诞辰,如此看来,母校与我,年纪相仿。我们都在从弱小一步步走向强大,从单纯一点点过渡为成熟,不同的是,人寿有限,而母校必将如常青藤般,诲人百世,传扬千载。“时间是最伟大的作者,它必将写出最伟大的作品。”值此,祝母校英才辈出代代强,桃李满园扬天下。
个人简历
马浩然,2013年-2016年就读于树人高中部,现就读于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土木工程学院丁大均班。担任丁班班长、17级学习督导、院网球队领队、校beatbox社团部长。获16-17学年东南大学校三好学生、校结构竞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