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学部新闻 >> 校内新闻

【树人风采】五十五——名师是如何炼成的?扬州名师分享专业修炼三部曲!

  发布日期: 2018-05-04   

学生培养、学校发展和质量提升

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如何更快、更好地加强名师队伍建设

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每一个学校长期关心的问题

“名师队伍”究竟该如何打造?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王俊老师总结出了自己的法宝《模仿·独立·创造:名师专业修炼三部曲》。 

个人简介:

王俊,高级教师,扬州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扬州市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扬州市高中物理命题组核心成员,扬州市先进工作者,扬州市高中教育先进个人,扬州市高中教育先进集体(教师团队)。曾荣获第八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江苏省高中物理优秀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近5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其中5篇教学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全文转载,指导5名教师获扬州市教学比赛一等奖,其中2人获江苏省教学大赛一等奖。

教育追求:

做一名好老师!

一、模仿教学——学教阶段

模仿教学是刚入职教师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也是诸位名师成长中必备一环。这个阶段教师特点是:缺乏教学经验和独立教学能力;对身边的同事和教学资料有依赖性;缺乏独立见解,具有随众心理;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且“目中无人”。这些特点注定了青年教师不知如何备课,不会如意上课。特级教师吴加澍对青年教师备课有“一课三品”的建议:这节课应该怎样上——知其然;这节课为什么这样上——知其所以然;这节课还可以怎样上——知其为尽然。特级教师于漪也曾提出“一课三备”的要求:

一备,钻研教材,独立思考,形成“初案”;

二备,博览群书,融会贯通,写成“教案”;

三备,课后反思,精益求精,补充“另案”。

而且于漪很重视观摩公开课,只要有可能,她从不错过任何一次听课的机会。她曾说过,我这个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当然,这里的“听”还包括对照自己进行分析和反思。于漪对听的每一节课都要研究、思考,哪怕是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再想想自己入职时的情景,其实也是这样。刚工作时教三个班物理,同时担任班主任,尽管工作量大,但我依旧坚持每天至少听一节课,不仅听遍全组所有教师的课,也听全全校所有特级教师和教研组长的课,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能够迅速站稳讲台,取得学生欢迎和家长赞誉的原因吧。

模仿教学阶段,是青年教师学教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能机械的学,也不能简单模仿。此阶段要做四件事:

一是师徒结对。学校会给每位青年教师配一位师父,我们要多向师父学习,虚心接受师父的指导,敢于将自己的见解暴露在师父面前,主动与师父进行讨论交流;

二是认真备课。建议自己先备,后听成熟教师的课,比较与他们备课的差异,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自己再备。好课多磨,磨课的过程就是促使自己快速成长、不断修炼的过程;

三是时常听课。听了就会知道差异,就会理解为什么,就知道我该如何改。要跨类型、跨学科听课,比较异同,学会取舍;

四是积极培训。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培训,吸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全方面提升自己。这个阶段要多看、多听、多做、多改,学会将知识、方法进行重组再构造。

二、独立教学——优教阶段

独立教学就是摆开师父的手,一人试着前行,担起应承担的责任。这个阶段教师特点是:

有了一定经验积累,自立意识增强;

能独立设计教学,处理好教学的重、难点;

开始有意识研究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

关注学生,研究学生,能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个阶段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更需要深层次的修炼。要成为名师,首先要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一个都不能少、都不能欠缺,这都需要学习与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这个阶段需要多读书,多反思。尽管当年,我读的书并不多,但我看了很多期刊杂志,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我以为这是缩短教师成长周期的一个有效方法。

独立教学阶段,是青年教师优教的过程,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此阶段要做四件事:

一是看书。多看本学科专业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行家名师的文章等;

二是评课。不仅会听课更好会评课,既要听门道更要评优缺,提炼归纳最佳教学策略;

三是开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层次敢于亮相,开研究课、开示范课;

四是比赛。观摩赛课,主动参加比赛,毫不夸张地说:参加一次赛课就是一次提升,层次越高、难度越大、提升越快。这个阶段要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展示、主动形成、主动提升,在能力素养的提升过程中,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三、创造教学——优学阶段

创造教学就是打破套路、摆脱束缚、积极研究,敢于创新。这个阶段教师特点是:自信心增强,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固守现状,敢于超越与突破;深度研究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始追求教育的幸福价值,追求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么,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见教育教学研究对名师成长多么的重要。上海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的前身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前期,曾经举办过三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训班,参加这个班的教师戏称为是“黄埔一期”。若干年后,当年教科所的培训老师再去探访这些“毕业生”时惊讶地发现,他们都已得到很大的发展。2002年6月,网上关于《“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的事情,也再次证明研究促进名师成长。凡是有强的研究意识的教师,与其他人相比,他的成长速度更快,他的职业境界更高,更容易成为名师。刚工作时,我就参加了课题研究,从一般成员参加到核心成员参加,从主持市级课题到主持省级课题,现在主持国家级课题研究,应该说在教研中我找到了乐趣,从研究中我收获了成功。

创新教学阶段,是教师优学的过程,是教师跳出教者身份,站在学生视角研究教育,是从教转向学且进一步优化学生学的过程。此过程要做四件事:一是教育科研。要坚持写教育日记,记录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写下来,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二是教学反思。叶澜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教学成败、教学机智、教学改进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发现生成等。在反思中总结、归纳、提高,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在反思中实现专业化成长;三是实践行动。研究出的成果、反思出的策略,只有转化成教学行为才能产生效益,要多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学会异构重组,在重组中提升;四是影响辐射。名师不仅要发展自己,还要担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多引导、指导青年教师,既是对他们的帮助,也是向外推广自己教育理念。这个阶段要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要不断突破自己,要注重凝练自己的教育主张,要逐渐形成个人教学风格。不断修炼,继续前行。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