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学部新闻 >> 南门街初中

【创新作业】触摸千年文脉,传承非遗瑰宝——南门街校区初二 “非遗寻踪·文化传承”道法暑期实践作业评比展示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 2025-09-09    作者: 李小梅 编辑:于哲衡 审核:李芳 邓云珠

金秋九月,桂香满园。扬州教育集团树人学校近日开展的“非遗寻踪·文化传承” 暑期实践作业成果评比活动于近日圆满结束,为这个收获的季节再添一抹文化亮色。作品中,非遗手工作品、非遗体验日记、非遗探秘报告、非遗微纪录片四类成果各有千秋,生动展现了学子们在非遗传承之路上的探索足迹与成长感悟。

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雕版印刷、剪纸、通草花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整合博物馆、非遗工坊等资源,构建 “非遗 + 教育” 协同育人模式。树人学校以 “非遗寻踪·文化传承” 为主题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子们走进扬州非遗珍宝馆、扬州博物馆等场所,参与非遗工坊体验活动,通过探访、学习、创作,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成果。

实物类作品尽显巧思与匠心。学生们在非遗工坊亲身体验剪纸、通草花制作、螺钿制作、扬州刺绣等技艺,将所学融入创作。一张张红纸在剪刀下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图案,通草纸经过染色、塑形成为精致的书签,螺钿的珠光与刺绣的细腻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实物作品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学子们与非遗文化对话的见证,其中易损的通草花等作品以高清照片形式呈现,同样让人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


初二(16)班陈满聪.png


日记类作品则是学子们内心感悟的真实写照。在体验非遗技艺的过程中,他们将每一次尝试、每一次进步、每一次与传承人交流的触动都记录在日记中。日记里有初次拿起剪刀时的紧张,有掌握技巧后的喜悦,有对传承人坚守精神的敬佩,更有对非遗文化传承的思考。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探访时的照片、学习步骤的图片与文字相互呼应,生动再现了实践中的点点滴滴。



视频类作品以微纪录片的形式,用镜头捕捉非遗的灵动与厚重。小组学生们在探访场馆时,将雕版印刷的刻痕、剪纸艺人的巧手、木偶戏的精彩表演等画面一一记录。视频中融入了对非遗传承人的采访,那些关于技艺传承的故事让非遗文化更加鲜活。配上合适的字幕与背景音乐,微纪录片不仅展现了非遗的技艺特点,更传递出学子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3-5 分钟的时长里,浓缩了他们与非遗的深度邂逅。

探究报告类作品体现了团队的深入研究与思考。小组学生们围绕选定的非遗项目,追溯历史渊源、分析技艺特点、关注传承现状,经过团队协作完成了内容详实的探究报告。报告中不仅有对非遗项目的系统梳理,还有基于采访与调研得出的思考,展现了学子们对非遗传承现状的关注以及对如何更好传承非遗的探索,字里行间彰显着团队的协作力量与研究精神。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让树人学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深刻领略了扬州非遗文化的魅力。四类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非遗的内涵,也在学子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相信这份对非遗的热爱与责任,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继续守护千年文脉,让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