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初显,学韵渐浓。9月6日上午,南门街校区举行了新学期第一次静校教研活动。树人学校新城校区、广陵校区的教师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以“凝聚共识、深化教研、共促成长”为主题,分为两个阶段展开,内容扎实、形式丰富,充分展现了校区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与精神风貌。
活动第一阶段在温馨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教务处兼教科室主任常松首先就新学期的教科研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他强调,本学期要重点落实好学生运动与活动,包括室内操、大课间、体育俱乐部活动及社团课,并精心策划学科节系列活动,如体育节、文化艺术节、英语节和数学节,全面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此外,静校教研将贯彻“课课有研讨、月月有主题”的机制,真正实现教研常态化、深度化。在教科研方面,初中部将深入推进“差异·合作”课堂教学范式,实施“强师计划”,开展师能系列比赛与教学展示,尝试组建“集团校核心教研组”,并积极推动AI技术与教育科研的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教育创新等工作。
接下来,常主任对开学初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反馈,结合开学视导结果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鼓励教师们扬长避短、持续改进;结合课堂巡查指出了亟待改进的细微之处,希望教师们注重规范、主动改变。常主任特别强调各学科要严格落实“一教一辅”禁令,精心编制和充分用好树人学案,兼顾好国家政策执行与教学质量提升。
随后,教务处副主任万婷婷就新学期的校本课程开展作了专题培训,简要介绍了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及体育俱乐部活动的总体安排,并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管理与实施的要求,为校本课程高质量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万主任为受聘的校本课程教师颁发了聘书。
学工处副主任高波现场从尊重与爱护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保持良好的家校关系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扬州市中小学“润心赋能”专项行动正负清单(试行)》,提醒老师们平等友善对待学生,捕捉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习分享”环节,初二数学组陆锦国老师以徐婕老师在九龙湖校区的一节公开课为例,依托新课标理念,从单元整体教学、学业质量标准、深度学习等视角分享了观课议课的深刻感悟。他围绕核心素养培育、学生主体性发挥和课堂生成资源利用三个方面展开细致点评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广泛共鸣。
活动的高潮部分是简短而隆重的两场“师徒结对”仪式。教科研师徒结对仪式由常松主任主持,常主任着重强调了师徒的角色定位与反思实践,并对师徒双方的基本要求与考核做了简要说明。班主任师徒结对仪式由高波主任主持,树人新城校区校长朱云峰、督学殷翠云为班主任师傅们颁发聘书,班主任师傅为徒弟赠送班级管理书籍。
仪式结束后,教科研徒弟代表李冬冬、班主任师父代表李巧巧分别作表态发言。李冬冬老师分享了一年来他在师傅的引领与帮助下的成长点滴,未来将继续以师傅为榜样,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李巧巧老师表示,努力做好徒弟成长发展的引路人,倾囊相授助力徒弟们快速成长,同时也以徒为镜,主动学习徒弟们的优点,实现教学相长。
南门街校区校长姜亚芹在最后的寄语中,首先希望师傅们发挥好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徒弟师快速成长,实现教学与管理能力的双提升;接着以“三心”为关键词,为全体教师指明了新学期的奋斗方向。一要秉持“匠心”,深耕课堂、精益求精,守好教学主阵地;二要胸怀“爱心”,关爱学生、尊重差异,筑牢育人生命线;三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在教育事业中实现价值。姜校长言辞恳切、寄望深远,现场掌声不断。
第二阶段,各备课组围绕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开展了集体备课与主题研讨。教师们踊跃发言、交流策略,在思维碰撞中凝聚共识,在合作共进中谋划新篇。
此次静校教研活动不仅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彰显了教师团队锐意进取、务实协同的良好风貌。老师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投身教育教学,共同书写校区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