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星期天,恰逢昆山杜克大学举行第二届校园开放日。扬州树人学校国际部师生12人应邀前往昆山杜克大学(DKU)参观。昆山杜克大学是一所非营利性的中美合作办学机构,由美国杜克大学和武汉大学联合创办,希望为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术项目。昆山杜克大学于2013年9月获中国教育部批准设立,并于2014年秋季迎来首届研究生。
一进入校园,我们就被眼前一片广阔的草坪震撼了,再配上现代化的办公楼群,校园给人整体的感受就是与时代接轨。
下了大巴车,我们便来到了DKU的学术楼(Academic Building),这里开展着各种讲座和分享交流会。DKU的常务副校长张海燕女士向我们介绍了DKU的办学理念。该校立足于高质量、国际化的"精英教育",引进杜克大学的高水平课程体系和跨学科教育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和武汉大学的学科优势,建成一所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和示范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除此之外,他们还将日后的本科教育课程进行新的划分---公共核心课、语言课程、学科领域基础课、跨学科专业课程、传统专业课程、标志性成果(实践性教育、实习、科研)、选修课&mini小学期。这种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七大原则”(有根的全球意识;有追求的人生;英明的领导力;独立探索与创新精神;丰富的沟通技巧;知识与实践以及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通识博雅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这要求高校输出的人才具有创新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前瞻视野、跨学科知识、融合&创新&适应、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DKU采用全英文教学,师资均由美国杜克大学理事会认可,其语言文化中心旨在培养学生在语言教学、文化学习、沟通能力和辩证思维上的能力。
讲座之后,我们一行人匆匆赶去DKU的餐厅,餐厅环境舒适,中餐、西餐应有尽有,餐厅里的电视大屏幕上滚动着CNN新闻,仿佛在提醒着访客DKU的国际化背景。饭后我们将餐盘送至了餐盘输送带,便正式开启了下午的DKU之旅。
下午我们聆听了DKU英才生发掘项目(简称为‘TIP’)的分享交流会,该组织专为具有学术天赋的青少年提供教育服务,作为英才教育的全球领导者,杜克TIP与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一起发掘、认识、激励、参与和帮助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TIP培训老师和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的英才学生代表的故事分享令人心生羡慕。
DKU的图书馆也是学校的一大亮点之一,书架上列满了门目繁多的英文书籍。海量的杜克大学和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可供DKU师生使用,在这里只有翻阅书籍和鼠标轻轻点击网页的声音,不禁让人想起博尔赫斯说的那句,“我一直认为,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
DKU不仅仅引进了国外先进的云相机和虚拟现实设备,还开设了角动量守恒、陀螺进动等自然科学实验展示室,大学生们将这些定理用生动的方式让普通大众近距离地感受自然科学的无穷魅力。
DKU的学生宿舍套房简直可以用惊喜二字形容,现代舒适的硬件设施,这里的点滴处处体现了学校的以人为本。中央空调、淋浴房等让人想起了高档酒店设施,更令人由衷钦佩的是宿舍的玻璃房自习室,供学生合作学习或自习。此外,还配有沙发、电视、桌上曲棍球(Hockey Game)等娱乐设施。
在DKU的湖心亭(Water Pavilion),我们与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进行了友好交流。我们体验了一把印度手绘“曼海蒂”;蒙古学生带来了家乡的羊骨头和明信片,美国学生带来了类似于“鲁班锁”的小玩意和我们国际部学生都熟悉的尤克里里。这里当然少不了当地极具艺术代表性的的昆曲。小小的湖心亭,谈笑声此起彼伏,人们传递着友好和理解,这种感情跨越了国界,连结了时间。
不知不觉到了离去的时刻,我们依依不舍地在校内合影留念。这次的昆山杜克之行,我们领受到了世界一流大学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参加了趣味科学实验,参观了科技含量十足的现代化多功能教室和会议室。通过与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交流,了解了多国的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又极具现代气息的DKU之行定会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上美好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