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学部新闻 >> 高中部

【知行拓展】扬州市树人高级中学双高贯通暨博士进校园知行拓展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 2025-09-21    作者: 学科组供稿、教科室统稿 图片:学科组 策划:教科室 编辑:杨丽 审核:刘瑛琪

为深化“知行合一”教育理念,搭建“高校资源+中学实践”的协同育人平台,9 月 20日,扬州市树人高级中学新学期双高贯通暨博士进校园知行拓展活动如期开展。本次活动精心设计11门特色课程,覆盖数理化生、人文阅读、体育艺术、智能科技等多个领域,吸引高一、高二年级 300 余名学生参与,并特别邀请扬州大学 7 位教授、博士及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进校园,为学生带来前沿知识分享与专业实践指导,让学生在“听、学、做、思” 中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

双高贯通:数学思维培养与应用视野

活动首环节,扬州大学数学学院师资博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于陆洋带来《用高中数学玩转神经网络》主题报告。专家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复杂的神经网络知识与高中数学知识紧密结合,为学生打开人工智能与数学融合的新视野,激发了学生对前沿数学领域的浓厚兴趣。


扬州大学数学学院师资博后于陆洋开设讲座.jpg

扬州大学数学学院师资博后于陆洋开设讲座

专家讲座现场.jpg

专家讲座现场


第二环节,高一常立顺老师与高二秦咏梅老师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的生活应用场景。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学生们切实体会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关键作用,认识到数学并非抽象的理论,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秦咏梅老师授课.jpg

秦咏梅老师授课

学生听课.jpg

学生听课


此次知行拓展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实现知行合一,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应用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与探索奠定良好基础。

双高贯通:实验室物理实践与创新沉浸体验

本次知行拓展活动特邀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叶晓山副教授担任主讲,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现代物理科学前沿简介的精彩讲座。

讲座中,叶晓山副教授围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物理”这一主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贡献,清晰展现物理学科对文明进步的深远影响,让同学们深刻领悟学习物理的重要意义。他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趋势,向同学们介绍了现代物理学的前沿进展,呈现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人文温度的知识盛宴,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叶教授鼓励同学们夯实基础、勤于思考,以主动探索的精神积极迎接科技新时代。


图片1 叶晓山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现代物理科学的前沿.jpg

叶晓山副教授向同学们介绍现代物理科学的前沿


讲座结束后,高一、高二物理教师指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物理本质、运用数学工具表述。互动环节,老师们针对学生自主探究的典型难题指导,以启发式教学激发创新思维、培养科研素养。


图片4 葛云老师开展专题辅导.jpg

葛云老师开展专题辅导


本次活动既拓展学生对现代物理学前沿的认知,又通过实践强化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理论讲座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学本质价值与发展脉络,专题实践注重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训练,二者相辅相成,有效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

双高贯通:实验室化学实践与创新沉浸体验

上午,我校高一高二年级“知行拓展”活动——化学拓展课堂特邀扬州大学景崤壁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化学的起源和历史、化学学科本质的精彩讲座。景教授以生动的化学反应示例和精彩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的发展脉络与科学本质。


扬州大学景崤壁教授做讲座.jpg

扬州大学景崤壁教授做讲座

讲座现场.jpg

讲座现场


讲座后,景教授的两位研究生冯栩和卢曜分别讲解了“粗盐提纯”和“胶体制备与性质” 实验原理和改进措施等,并指导同学们开展分组实验。同学们体验了实验乐趣,并激发了对化学实验的深层思考,深入理解了化学的实用性与创造性。


研究生卢曜讲解实验.jpg

研究生卢曜讲解实验

研究生冯栩指导学生实验.jpg

研究生冯栩指导学生实验


本次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也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兴趣,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双高贯通:实验室生物实践与创新沉浸体验

生物组知行拓展分为两个精彩部分。首先由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孙勤富博士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领略生命学科前沿技术的讲座——《生命解码:生物学家的“超能力”与“工具包”》。孙博士带来了微量移液器教同学们使用,深入浅出地讲解了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PCR 技术等,从其原理到广泛应用,让同学们惊叹于现代生物科技的神奇与强大,激发了大家对生物前沿领域的浓厚兴趣。接着本校高双晨老师为同学们拓展了内环境和神经调节内容。高老师结合生动案例,将抽象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帮助同学们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此次生物知行拓展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生物科学的种子,期待未来能绽放出绚丽之花。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孙勤富博士.jpg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孙勤富博士

专家讲座现场.jpg

专家讲座现场

高双晨老师上课.jpg

高双晨老师上课

学生听课.jpg

学生听课


双高贯通:地理思维培养与应用视野

我校为高一、高二学生精心策划的《双高贯通:地理思维培养与应用视野》知行拓展活动顺利开展。活动特邀南京大学地理学专业博士与扬州大学旅游系硕士生导师于鹏老师,以《地理学家的眼睛和工具》为主题带来专业讲座。


专家讲座现场.png

讲座现场.jpg

专家讲座现场


讲座开篇,于鹏老师巧妙通过“胡焕庸线”揭示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联,并结合国庆假期人流流动特点,自然引出对旅游地理的细致解读。同时,于鹏老师结合国内旅游恢复数据、出境游偏好等实例,剖析旅游现象背后的地理逻辑;还分享了扬州文旅资源普查、黄山周边居民生计与旅游发展关联等研究案例,让学子直观感受地理研究与现实的联结。随后,于老师围绕人文地理“尺度-对象-领域”核心关系展开,详解地理学“自然-人文-信息”三大分支体系,介绍遥感、GIS 等地理工具的应用,并结合考古钻探数据与遥感灯光图,解读扬州海岸线变迁、运河发展等城市历史地理脉络,展现“以地理之眼看城市前世今生”的独特视角。最后,于鹏老师呼吁同学们在多元视角中探索人与空间的关联,培养地理思维、践行地理应用。互动环节,师生围绕遥感数据校正、旅游对国家形象感知的影响等问题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此次活动切实助力学子夯实地理学科基础,拓宽学科应用视野,为后续地理学习注入新动力。


互动现场.jpg

互动现场

讲座结束后依旧交流的专家与学生.jpg

讲座结束后依旧交流的专家与学生


阅读悦享:语文整本书阅读与分享

上午,我校知行拓展活动特别邀请扬州大学吴树亮博士,为同学们带来题为《品读中国古典诗词之美》的讲座。吴博士以深厚的学养与饱满的热情,引领大家走进宋词的艺术殿堂。

讲座伊始,他从晏殊《浣溪沙》展开,细细品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的清丽婉转,启发同学们体会词人心中“乐中有愁、愁中见美”的独特情致。继而转入辛弃疾的词作,吴博士纵论《满江红暮春》的婉约多情,剖析《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的深情厚谊,又展现《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壮阔江山与沉雄气魄。他将词句与历史背景融为一体,让同学们在文辞的起伏中,感受家国情怀与人生胸襟。


扬州大学吴树亮博士授课.jpg

扬州大学吴树亮博士授课


互动环节,学生踊跃提问:吴博士缘何选择古典文学为毕生志业?他如何看待当下文科价值的不被重视?怎样才能如他一般表达精炼而高远?吴博士以真诚分享回应,勉励大家常读经典,常思人生,胸怀热爱,方能在语言与思想中获得从容与力量。


阅读课现场.jpg

阅读课现场

学生提问.jpg

学生提问


这场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徜徉在词的意境中,更在心底播下了对诗词与文化的长久热爱。

羽你同行:校园羽毛球嘉年华 + 热血篮途:校园篮球嘉年华

本次羽毛球嘉年华活动由佘正娴老师给同学们做专业指导。她先带领同学们进行专项热身,通过持拍热身教授握拍和控拍技巧。活动随即进入了第一阶段,以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展开。每位同学都配备了一球一拍,通过层层递进的击球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球性,逐步找到发力点,提升球感。紧接着,活动迈入了第二阶段。指导老师采用了一对一多球训练形式,精心设计了练习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羽毛球上手球的动作肌肉记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的技术动作逐渐规范,球技有了显著提升。活动的第三阶段迎来了快乐双打比赛环节。在比赛中,指导老师不仅详细讲解了双打比赛的规则,还在实战中进行了战术指导,让同学们在比赛中学会思考、学会运用策略。学生们成了比赛的主角,他们在激烈的对抗中享受着运动的快乐,同时也从比赛中汲取了成长的力量。此次羽毛球嘉年华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羽毛球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运动中释放了压力、收获了快乐。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体育技能的锻炼,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助力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篮球场上,两位老师把课堂搬到三分线外:运球、快攻、教学比赛层层递进。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同场竞技,运球、突破、投篮一气呵成,展现出默契的团队配合。高二学长兼任裁判与战术分析师,边赛边评,实现了“以老带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足球场则上演着“激情绿茵”。两位老师指导高一队员进行小范围传控和射门的“双快”训练。高二同学随后加入对抗,一脚脚精准长传点燃初秋激情,同学们奔跑拼抢,传球射门。


IMG_20250920_090412.jpg


双高贯通:信息素养培养 + 智能探索:无人机和机器人操作运用

周星宇老师指导学生了解机器人巡线原理:通过底部红外传感器识别地面黑白线,利用“反射光强度差异”原理自动校正方向,精准沿预设路线行进。同时,学生编程植入音乐模块,机器人行进时同步播放《少年中国说》旋律,将机械原理与艺术创意巧妙结合。现场学生表示,在动手实践中深化了对传感器应用、编程逻辑的理解,激发了科技探索热情。


周星宇老师授课.jpg

周星宇老师授课

学生课堂2.jpg

学生课堂


信息素养培养方面,邀请了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刘致远进行分享。刘老师结合自身获奖的实战经验,从 C++ 基础语法切入,演示如何借助大模型分析与解决算法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战提升代码实践与算法设计能力。现场同学们也提出了自身关于信息素养培养方的困惑,老师也提出了有效解答。活动注重知行合一,有效拓宽了学生的信息视野与计算思维。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刘致授课.jpg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刘致授课

学生课堂1.jpg

学生课堂


此次双高贯通暨博士进校园知行拓展活动,是我校打破学科壁垒、链接高校优质资源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从博士专家的前沿讲座到师生协作的实践探究,从传统学科的深度拓展到科技艺术的跨界融合,活动不仅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更培养了科学思维、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知行拓展”课程体系建设,推动高校资源与中学教育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学子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 “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