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在南门街校区教学楼四楼会议室,我校举行了省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结题报告会。到会的专家有中央教科院研究员华国栋教授、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蔡守龙、江苏省教科院发展中心主任张晓东、扬州大学吴星教授、扬州市教科院院长辜伟节、扬州市名师工作室总领衔黄正瑶、扬州市教科院副院长赵华、扬州市地理教研员朱雪梅、扬州市教科院夏心军主任。我校校长陆建军,副校长董爱华、崔伟,以及全体课题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首先,由程志华主任做省级课题《高中地理合作学习模式及其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他从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论、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今后设想等各个方面做了详细汇报,特别是这一课题研究对提升我校学生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卓有成效。
评审组专家在听取了报告后,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广泛而又热烈地交流。专家们在肯定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推广价值的同时,还对课题组研究的后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能立足课堂教学展开研究,与扬州的智慧教育、微课项目相结合;针对地理学科特点,梳理合作学习的类型;课题研究的成效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来展现。扬州市教科院院长辜伟节用五句话高度肯定了该课题:研究内容结构合理;实践活动丰富扎实;过程资源积累充分;阶段成果转化及时;反思实践研究深入。
接着,副校长董爱华做江苏省“十二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初中“差异·合作”教学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这一课题的主持人是校长陆建军、副校长董爱华。开题报告从课题研究背景、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做汇报。
专家们对这一课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扬州大学吴星教授认为这一课题起点高、内容新、研究方法实。中央教科院研究员华国栋教授评价说课题选的有意义、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开题报告也做的比较好。同时,各位专家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进一步界定重要概念,关注研究内容、方法、思路的一致性,课题组成员与之交流、认真记录,以进一步改进课题研究的内容方向等。
随后,副校长崔伟做江苏省“十二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基于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的初中少年科学院发展新模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他从核心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课题。
专家们肯定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方向,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从初中教育出发,以校级少年科学院为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载体的研究尚未发现,这个课题很有研究价值。同时,各位专家们就英才教育和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后,扬州市教科院院长辜伟节做了总结发言,他说,这两个课题“高价值”“新观点”“厚基础”“亮特色”,做好两个课题,聚焦树人特色学校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态。校长陆建军对专家们的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后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到课题研究中,以科研促进教学发展,提升课堂实效。
中央教科院研究员华国栋教授发言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蔡守龙发言
江苏省教科院发展中心主任张晓东发言
扬州大学吴星教授发言
扬州市教科院院长辜伟节发言
扬州市名师工作室总领衔黄正瑶参加会议
扬州市教科院副院长赵华发言
扬州市地理教研员朱雪梅发言
扬州市教科院夏心军主任主持报告会
我校校长陆建军发言
程志华主任做省级课题结题报告
副校长董爱华做开题报告
副校长崔伟做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