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立校之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一流的学校,而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中流砥柱。为此扬州市教育局每两年评选一次市级,目前为止已经评选了8届,今年是第九届评选。本期的《树人风采》节目,就邀请到了扬州树人学校的何东平老师,何老师今年不用参加今年的骨干教师评比,直接晋升扬州市初中体育学科带头人,为什么何老师有这样的幸运呢?一起来看何老师的分享。
扬州市的骨干教师评选二年一次,每年考核一次,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骨干教师可以直接晋升上一级骨干。我是在2015年评选为教学能手,2018年评选为中青年教学骨干,由于我在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年度考核中连续连年考核优秀,直接晋升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考核的过程是面对的是整个扬州大市的优秀教师,压力也是时刻陪伴着自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所以这种压力也就转化为我前进的动力,也为自我的发展找到了目标。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一直走在成长的道路上,和学生共同成长,在这成长的过程中,我感觉可以从勤学、勤问、勤思、勤写这四个方面来引领自我的成长:
勤学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吸取、积淀的过程,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二要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阅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杂志,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在学习、研究时,一定要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反复利用、钻研。其他教师的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要注意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青年教师要坚持听课,听同科教师的课,也听不同科教师的课。每次听课,都要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注意研究教师的每一个细节,用什么方式吸引学生,怎样调动学生,怎样引导学生,又是如何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的。认真做好记录,力争把每位教师的经验都吸收过来,为己所用。在不断听课、请教中,对一些教育教学问题产生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再经过不断地思考、丰富,就可能成为自己的教学经验。
勤思
“学而不思则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思考,看这些理论、经验是否适合自己,怎样与自己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更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找到不足,并找到改进的办法。“多想出智慧。”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使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锻炼、提高的过程,对于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具有促进作用。所以,日常学习、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归纳自己的新的想法、新的见解,这样既能改进教育教学,也促进自身发展。思考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探索规律,其乐无穷。
勤写
青年教师要勤于练笔,多写些教学随笔、教学日记、教学感悟以及教学论文,这对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勤写,可以使自己的思想进一步深化,原有的一些零碎的、散乱的、初步的心得、观点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充实,使其更趋条理性、逻辑性。勤写又能促进学习和思考。因为要写,脑子里就应有可写的东西,需要了解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观点,需要准备资料、素材,所以就要认真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他人的优秀经验,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要把以前想到的比较零碎、不太成熟的东西进行整理。其实,写作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思考的过程,更是提升的过程。
勤研
平时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青年教师应该虚心地向其他教师请教,并积极参与讨论。经常和别人交流的人,思想格外活跃,思路格外敏捷,常常能从别人发言中捕捉最有价值的材料。学识和见解需要互相启发,问题和疑难需要互相探讨,兴趣和事业心需要互相激励。在讨论交流中,大家互相交流思想,互通有无,共享成果,互补知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习、反思、总结之后,要进行必要的实践与研究。把学到的理论和平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挂上钩,能科学地解释它、说明它,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衔接。
学校的骨干教师应该是智慧型,科研型的教师,他们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有定力、有魅力的。何老师正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才真正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