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学部新闻 >> 校内新闻

【暑期培训】研精覃思,推陈出新 ——2022年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暑期校本培训系列活动(二)

  发布日期: 2022-08-26    作者: 张远影 拍摄:胡琰 何志颖 策划:校长室、教科室 审核:孙婷

2022年8月26日下午,在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凤栖湖校区报告厅,课堂教学范式凝练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专题研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下午场由程志华副校长主持,主要分为差异·合作课堂教学范式示范课、说课以及评课与讲座等三部分组成。

首先,张舒老师进行差异•合作课堂教学范式示范课《Unit1 Task My Best Friends》的展示。张老师“三连问”式的幽默开场让人耳目一新,紧接着便从生活小话题切入,结合课前学生为“Best Friends”创作的绘画,小组合作讨论描述“Best Friends”应该拥有的特质。在张舒老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们从一开始仅描绘外貌,逐步关注到人物的精神品质,直至还提出阐述成为最好朋友的理由,由内而外,层层深入。然后,张老师设立了“Does Kate live far away from Daniel?”和“What makes Kate a good friend?”两个主问题,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由一个得力的抓手。最后,通过进一步的分层分段,学生们自主提炼出“introduction”“main body”“conclusion”三大结构。这节课以阅读为主线,张舒老师深耕文本,“听—说—读—写”多维度结合,生成写作量化评价表,深切落实“差异·合作”要求中的“学—研—评—展”的四大环节。

张舒老师课堂风采

师生互动

继而,冯文俊老师展示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范式说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冯老师立足于现阶段教情学情,提出“差异”与“合作”需要聚焦新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发展。他提出,“因材施教”,承认差异,运用差异,进行教育的先范。此次说课,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展开:①自主预习,自学质疑;②小组合作,质疑研讨;③展示点评,答疑解惑;④总结反馈,巩固提升。冯老师利用日常生活常见现象切入,力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并能利用该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而设计让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冯文俊老师说课设计注重将物理知识与育人融合在一起,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冯文俊老师说课1.jpg

冯文俊老师说课


最后,来自南京市教师发展学院的徐险峰教授针对下午场的示范课与说课做了现场点评,并进行了一场讲座——《从两道高考题说起——谈新考改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教学》。评课过程中,徐教授认为第一位示范课的张舒老师基本功扎实,控场能力强,她以微型语篇作为立足点,创设丰富的学生活动形式,特别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树人初中“差异·合作”教学范式特点。而对于第二位说课的冯文俊老师,徐教授认为他全面地诠释“差异·合作”的内涵,一定程度上契合“1≠1”的理论。而其在课程设计的学生合作讨论关联生活,关联社会,寓教于乐,理应可以达到“1+1>2”的效果。

徐险峰教授精彩讲座.jpg

徐险峰教授精彩讲座


在讲座中,徐险峰教授先从“20年全国Ⅰ卷语法填空”和“21年新高考Ⅰ卷完型填空”两题切入,展示宏大的课改背景。徐教授先明确了几个概念:“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大单元设计”“跨学科融合”“学业质量标准”等等。继而,徐教授带领大家一同研课标、研高考、研教学,深度解读课标与政策背景。在讲座的最后,徐教授号召在场所有教师以静制动,按部就班;以变应变,与时俱进;强基培优,相得益彰。徐教授希望大家都可以努力成为一名有温度、有高度、有宽度、有深度、有厚度的“五有教师”。最后,由程志华副校长对今天的培训活动进行了总结。

本次培训是一场跨学科融合与交流的盛宴,专家领导的现场指导也让全体树人学校教师如沐春风。在新课标的的引导下,树人学校主动适应,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我们将继续以研促教,以教学案例为素材进行深入研究、领悟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深化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奋楫扬帆!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