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学部新闻 >> 南门街初中

【教学教研】扬州市直学校初中英语新教师工作坊观课感悟(20)

  发布日期: 2025-08-28    作者: 统稿:常松 编辑:于哲衡 审核:常松 邓云珠

学会观课、议课是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扬州市直学校初中英语新教师工作坊领衔人常松老师鼓励学员们积极参与各类观课活动,并围绕活动主题对课堂表现、目标达成以及设计优化等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以互学共研的方式,促进自己与同伴执教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发展。

以下是工作坊新教师8月27-28日参加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培训会”,观摩了4节示范课,聆听了4位教研员的点评与课改经验分享,以及2场专题讲座之后的感悟。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孙玥


8月27日上午,通过观摩江苏省教科院与译林出版社共同组织的八年级新教材培训会,我重点学习了何锋教授关于新教材的使用说明与教学建议。此次培训系统全面、内容详实,尤其是对于Word Power、Workbook等板块的深入解析以及“语篇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明确指引,令我受益匪浅。

首先何教授对于教材整体结构与修订思路进行了详细和具体的阐释。新教材严格遵循课程标准,体现三级目标要求,尤其注重语言学习的整体性、关联性与实践性。八年级上册新编写了第三单元(U3)和第七单元(U7),每个单元通过主题句凝练单元核心,突出话题引领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编写理念。教材框架清晰,单元结构延续七上、七下已有的模块设置,围绕单元主题系统整合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学习策略等课程六要素,体现出较强的系统性与递进性。

何教授在第二章节对于教学实施的建议与课例分析更切实有效地帮助了青年教师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何教授特别强调,教师应严格把握教材的单元特征,尤其注意容量增大、词汇增多带来的教学挑战。何教授以第三单元“To be a good learner”为例,模块之间具有明显的功能衔接与逻辑推进:

Welcome板块为基础铺垫,注重话题导入与背景构建;

Reading板块重在语篇理解和情感体验,通过理解类、实践类和迁移类任务的层层设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文本内容与语言形式;

Grammar教学强调形式、意义与使用的统一,提倡3P教学模式,突出重难点处理;

Word Power则应遵循四项教学原则,帮助学生构建词汇语义网络;

Workbook的使用建议与课堂教学穿插进行,A部分可用于预习,B、C部分则作为听说和读写训练的延伸,有效提升课堂效率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此外,何教授反复强调“语篇意识”的培养。八年级上册语篇类型丰富,涵盖记叙文、诗歌、博客、建议信、倡议书等。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结构、逻辑关系与文体特征,避免孤立处理词汇与句型,真正实现从“学语言”到“用语言”的转变。

最后,何教授强调: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教材还需注重实施差异化教学,增强活动的开放性与层次性,善用配套资源如Further Study中所推荐的图书、影视及线上资源,全面落实“减负增效”的教学理念。

通过何教授对于新教材的使用说明与教学建议让我更加明确了新教材的教学路径与策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注重单元整体设计与语篇贯穿教学,优化教学,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并努力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张辰恩


8月27日上午,我观摩了线上直播的译林版《英语》八上新教材培训会。

首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何锋教授对初二新教材进行了解读。他指出新教材按照“主题——情境——活动”的框架进行编排。教材由两个模块组成,围绕模块主题,设置4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凸显单元间的关联性,有利于学生开展主题意义的探究。

何教授也指出了成功学习的四要素:to have strong drive to learn; to have a good teacher; to have good study skills; to make a study plan。对于词汇教学,何教授提出教师尽量以词块的形式呈现生词,引导学生关注词语的搭配和固定的表达方式,并在围绕主题意义建构结构化知识的过程中,提炼词语的搭配和固定表达方式,构建词汇语义网,积累词块,扩大词汇量。同时,教师需要结合主题,在课堂话语和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通过对话、讨论等复现所学词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使用思维导图梳理词汇。

接着,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张伊娜教授点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角色作为enabler,教学重点作为enabling,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但不被规律所困,对于语言学习保持开放性。同时,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词汇学习意识,善于发现规律,最重要的是强调科学记忆在词汇学习中的重要性。

听完两场讲座,我明白了教师为何要灵活使用教材资源。我们需要尽可能在语境中观察和发现词缀的规律性 →归纳、总结规则→在语境中强化或修订规则→在对规则的思考(深度处理)和运用中强化对单词的记忆。同时,我们要适时培养学生的词根、词干和词缀的意识,启发他们关注并记住一些常见的词根、词干和词缀,为词汇学习注入能量,提高效率。我们也应当学会启发学生利用所学构词法知识有效扩大自己的理解性词汇量,警惕依赖规则盲目造词的做法。以需求驱动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会使用词典,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使用简易的英英词典,提高学习能力,让词汇学习更加主动和自由。


扬州市梅岭中学  汤玮琛


8月27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关于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新教材培训会。何锋教授紧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精神,聚焦如何更高效地使用教材,对八上新教材进行了讲解。

讲座对教材的精细剖析让我对译林版八年级上册教材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何教授从单元话题和板块等方面对比新旧教材的差异。何教授强调,新教材以主题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以素养为指向,以学生为中心。同时,何教授以八上第三单元各个板块为例,具体分析了新教材的侧重点,解释了各板块的聚焦和特点。其中Reading板块的语篇话题丰富,问题多样,让学生在感受真实、地道、得体、优美的英语的同时,了解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欣赏文学和艺术作品,渗透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Grammar板块鼓励学生在语篇中观察、探究目标语法现象、自主归纳核心语法规则并在新语境和活动中准确、恰当使用语法,实现“形式——意义——使用”三者统一。Integration板块以主题为引领,以活动为路径,在运用听、读、看等理解性技能的基础上,向说、写等表达性技能过渡,融合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活动,形成个性化产出,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

同时,新教材特别注重评价的融入。何教授建议教师要树立层次意识和自主意识,利用教材中的评价板块及日常活动中的嵌入式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反思学习过程与成果。同时,何教授强调:评价需要做到梯度合理,难度适宜,数量适当。

张伊娜教授对于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新版块“Word power”的教学提出了10条建议。张教授强调,“Word power”板块可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忆单词,因此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要认真研究板块的重难点,定位重难点,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但不被规律所困,对于语言学习,始终要保持开放性。词汇不是孤立的符号,而是承载思维与文化的活态载体。词汇教学的目标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文化意识”与“学习策略”的融合。“Word power”板块是学生词汇能力跃升的支点。张教授的讲座使我意识到,唯有活化词汇、赋能学生,在语境中观察和发现规律性,总结规则,强化对单词的记忆,适时培养学生的词根、词干和词缀的意识,为词汇学习注入能量,提高效率,才能让课堂中的词汇教学真正成为“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共生”的良性循环。

在“Word power”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关联学生的已知已会,促进学生语内迁移和语言知识的结构化,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不但能有效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还可促进其英语知识的结构化。

此次讲座的学习,不仅是对教材的再认识,更是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升华。它让我深刻认识到,落实课标精神、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能力,在于教师基于活动观设计有效学习活动的能力,在于教师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能力。我们应保持学习热情、勇于实践创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课堂实效,在持续反思与合作中实现专业成长,迈向更加自信从容的教育人生。


扬州市梅岭中学  李玉霞


8月27日上午,我有幸观看了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教材培训会,何锋教授与张伊娜教授紧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围绕新教材使用与特色板块教学展开的讲解,让我收获颇丰,也实现了教学认知的深度更新。

何教授对教材的拆解,让我跳出了“单课教学”的局限,建立起系统的教材观。他从单元话题、板块设计对比新旧教材差异,明确新教材“以主题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以素养为指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逻辑,更以八上第三单元为实例,让各板块的教学重点清晰可见。比如Reading板块,通过丰富的语篇话题与多元问题设计,既能让学生接触真实优美的英语,又能渗透价值观与情感教育;Grammar板块摒弃“规则灌输”,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归纳语法,最终实现“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Integration板块则搭建起“理解性技能到表达性技能”的桥梁,助力学生完成个性化语言产出。这种从“教知识”到“育素养”的转变,让我重新思考课堂设计的核心目标。

同时,新教材对“评价”的重视也让我深受启发。何教授提出的“层次意识”“自主意识”,以及利用教材评价板块、嵌入式评价开展自评与互评的建议,打破了我对“评价=考试”的固有认知。合理的梯度、适宜的难度与数量,能让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反思学习、提升能力的工具,而非压力来源,这为我后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明确方向。

张伊娜教授针对“Word power”板块的10条建议,更是解开了我在词汇教学中的困惑。她强调利用构词法提升词汇学习效率,提醒教师聚焦重难点、避免平均用力,还指出“词汇是承载思维与文化的活态载体”,让我意识到词汇教学不应停留在“记单词”,更要融合文化意识与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找规律、不被规律束缚,关联旧知促进知识结构化,才能让词汇教学成为“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共生”的过程。这让我明白,只有“活化”词汇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词汇的运用逻辑,而非机械记忆。

此次培训不仅是对教材的再认识,更是一次教学理念的升华。我深刻意识到,落实课标精神、提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自身能力的突破——深度解读教材的能力、设计素养导向活动的能力、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能力。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收获,将培训所学转化为课堂实践,在持续学习与反思中提升专业能力,努力成为能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全面发展的英语教师。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