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学部新闻 >> 南门街初中

【教学教研】扬州市直学校初中英语新教师工作坊观课感悟(21)

  发布日期: 2025-08-28    作者: 统稿:常松 编辑:于哲衡 审核:常松 邓云珠

学会观课、议课是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扬州市直学校初中英语新教师工作坊领衔人常松老师鼓励学员们积极参与各类观课活动,并围绕活动主题对课堂表现、目标达成以及设计优化等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以互学共研的方式,促进自己与同伴执教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养的发展。

以下是工作坊新教师8月27-28日参加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培训会”,观摩了4节示范课,聆听了4位教研员的点评与课改经验分享,以及2场专题讲座之后的感悟。


扬州市梅岭中学  邓希文


8月27日下午,我观摩学习了译林版《英语》八上新教材Unit 1单元整体视阈下的两节直播阅读课。两位授课教师功底扎实,凭借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为我们呈现了两节各有亮点、精彩十足的示范好课。

第一节是王老师呈现的Reading 1示范课,这是一节极具借鉴意义的优质公开课。课程以“友谊”为核心,通过Buddy Club自然导入,依托情境教学将其与“好朋友”概念衔接。教师围绕Betty、Max等人物,将词汇、阅读与思维训练有机串联,实现语言学习与“友谊”主题情感、认知目标的深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友谊内涵。

从基础理解语篇到深度探究语篇层层递进。基础阶段通过划分“外貌—品质—感受”的文本结构,夯实学生语言与阅读基础;以问题链驱动思维提升。深度阶段则采用“教师引导(Betty语篇)+数字人提问(Max语篇)”的双模式,并借助平行文本对比,将阅读技巧融入活动,引导学生提炼“真朋友”共性,升华认知,逻辑十分严谨。“分享自己的Betty/Max”等输出活动,推动学生从输入转向输出,凸显主体地位。同时,构词法猜词、文本分析、平行对比等策略的融入,有效训练了观察、归纳及批判思维,为英语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尤其在思维品质培养上效果突出。

第二节课是李老师呈现的Reading 2示范课,授课老师以歌曲《Count on me》引出 “Buddy Club” ,激活 “友谊” 旧知,借回顾 Betty 内容衔接新旧课,快速入题。此外,李老师十分注重阅读教学梯度的搭建,刚开始用思维导图梳理交友相关内容,借课堂对话让学生实践语言,夯实知识。在深度探究部分,教师围绕 “朋友为何重要” 展开,融入拓展内容,借阅读、问题链推进,引导学生理解友谊价值与内涵。整体来看,课例依托清晰环节,以语言实践为路径,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友谊认知,升华了主题。

总之,这两节课都围绕 “友谊” 这一核心主题,从导入环节就开始构建相关情境。这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围绕单元主题创设连贯且富有逻辑性的情境,将知识融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学习语言知识,理解主题意义,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更深刻地把握主题内涵。


扬州市梅岭中学  马雨欣


8月27日下午,我观摩学习了译林版《英语》八上新教材Unit 1单元整体视阈下的两节阅读录像课。两位老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为我们呈现了两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

在Reading 1课时中,王老师的课堂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她在导入(lead in)和基础理解(read for basic understanding)等环节巧妙运用了AI技术:不仅让课本人物“活了起来”——由其进行自我介绍并代教师向学生提问,还通过AI独立生成了贴合课堂情境的图片与动图。这样的设计极大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与新颖性,让人眼前一亮。其实,AI进校园已有一年,我们年轻教师虽大多能熟练借助AI减轻办公负担,但在思考如何利用AI让日常课堂教学更生动这一点上,仍有欠缺。

第二位李老师的Reading 2课也颇具亮点。她课前布置了相关作业,课上学生上台展示的思维导图美观简洁、条理清晰,这既体现出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提取和总结归纳能力,也充分说明此类作业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助力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这两节课虽各有侧重,却共同紧扣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核。王老师用AI技术串联起单元导入与基础理解环节,让零散的教学节点形成了更具连贯性的认知链条;李老师通过课前作业与课上思维导图展示,推动学生在单元语境下自主梳理知识脉络,实现了单元学习中“学”与“用”的衔接。往后,我会更注重在单元整体视阈下设计教学:既尝试用AI等新工具打通单元内各课时的逻辑关联,让教学更具整体性;也会多设计像思维导图展示这样的任务,引导学生在自主整合中把握单元核心,真正让单元教学从“课时拼接”走向“整体赋能”。


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  倪彬杰


8月27日下午,我有幸观摩了王老师的一节Reading课堂,印象深刻。王老师将两个人物分别剖析,分析人物的特征:由内而外、由表入里。使学生能多次阅读文本并且了解、熟知文本。

其中亮点之一是:她不仅仅用任务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Betty和Max的特征,同时又来进行头脑风暴,深入了解“why is Betty trustworthy”。让学生主动探索,成为一个好朋友的特征。此举也同时和“单元主题”相一致,将Reading主题与整个单元主题相契合。

总的来说,王老师的这节Reading课,依托于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以学习活动观为载体,是一节不可多得地精品课。

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  朱思雪&朱彦颖

8月27日下午,观摩李梦歆老师围绕 “友谊” 主题设计的英语课,我们收获了丰富且充实的学习体验。

一、多元化资源运用

教师巧妙融合课本内容与生动动画片段。比如在引入友谊相关词汇与情感表达时,动画场景既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又助力我们更好理解单词的语境与含义。同时还融入英文歌曲的歌词与旋律,让我们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学习语言表达,感受友谊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的运用是一大亮点。分析文本中朋友的特点与行为时,思维导图从外貌(looks)、性格特质(qualities)、行为表现等方面清晰梳理知识点,助力我们系统掌握内容,也学会了知识的梳理与总结方法。

二、互动式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与同伴交流频繁开展。同学们在分组探讨 “你想和谁做朋友”“朋友为何重要” 等话题,在互相表达与倾听中,既锻炼了英语口语,又从同学处了解到对友谊的不同视角,拓宽思维与认知。

教师还鼓励我们分享自身的友谊故事,这一环节让学习内容更贴近生活,让我们深刻意识到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也增强了对友谊主题的情感共鸣。

总体而言,本节英语课既提升了我对于课堂语言能力考查运用的重视度,又让我对友谊这个话题的教学有了更深感悟。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英语教学综合素养。


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  高艳青


8月27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新教材初中英语阅读课,整节课设计精妙、实施流畅,既注重语言知识的渗透,又关注学生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培养,尤其在情境创设、阅读层次推进以及学生主体性发挥方面表现突出。

本节课以“Buddy Club”为导入情境,迅速激活学生关于朋友和友谊的已有认知,成功将学生带入主题氛围。教师以Betty、Max等人物故事为主线,将词汇学习、文本解读与思维训练有机融入同一主题情境中,构建出从校园社交到朋友品质探讨的完整情境链。学生不仅在语言实践中掌握了描述人物外貌与性格的表达,更在情感认知层面深化了对“何为真正朋友”的理解,实现了语言目标与情感目标的深度融合。

阅读教学环节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理解,通过划分文本结构、梳理人物外貌与品质事例,帮助学生迅速捕捉关键信息,夯实阅读技能。随后进入深度理解阶段,通过平行对比Betty与Max两位人物的异同,引导学生归纳真正朋友应具备的共性品质,并联系自身经历进行批判思考。整个过程由表及里、由理解到评价,体现了从语言输入到思维输出的教学梯度。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培养的自觉意识。教师设计了“分享我的Betty/Max”等输出型任务,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表达观点,实现了从学以致用到用以促学的转变。同时,课堂中融入了构词法猜测词义、文本结构分析、对比归纳等学习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篇处理能力,更培养了观察、推理、批判等高阶思维,有力促进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整节课将主题、语言、思维有机融合,既是一节高效的阅读教学课,也是一节生动的友谊教育课,为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实现育人目标提供了优秀范例。


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  张欣怡


8月27日下午,第一位李老师将关于Friendship这个主题的课文巧妙地将语言学习融入情感体验中。学生们在描述自己的朋友时,眼中闪着光,那些形容词不再冰冷,而是带着温度的情感表达。

从基础的外貌描述到深入的性格探讨,从简单的对话到复杂的阅读,层层递进中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更深化了对友谊的理解。特别是中西文化对比的部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强了文化自信。

其中小组活动环节。学生们用新学的句型交流对友谊的看法,在真实的交流中运用语言,在语言的运用中深化友谊。

这节课让我看到,当语言教学与情感教育相融合,英语就不再是一门陌生的外语,而成为表达内心的桥梁。学生们既学会了用英语描述朋友,更懂得了珍惜友谊。这样的课堂,真正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