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践行“差异·合作”教学范式,构建“双减”政策下的优质高效地理课堂,2025年9月9日下午,地理老师肖翠翠在初一11班开设了一堂研讨课。
肖老师开设的课程是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本节课内容以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为主线,从 “天圆地方” 的古老猜想,到亚里士多德的观测推理,到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证探索,再到地球卫星影像,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课堂中,肖老师着重挖掘麦哲伦船队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片段,展示航行路线图,让学生深刻体会探险家们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品质。在地球大小数据教学环节,教师借助实物模型与数字化课件,直观呈现赤道半径、地球周长和表面积的科学数据,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理念。
课后,地理组全体成员于树人楼四楼会议室进行了集体评课活动,全体地理教师参与。地理组成员一致认为,肖老师的课堂以层层递进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深入思考,让学生理解科学家探索精神,课堂中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学习态度,同时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语言生动活泼,学生活动丰富,氛围热烈,课堂效果显著。
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推动了地理组对高效课堂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