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典名著邂逅创新思维,当笔墨纸砚碰撞个性表达,这个国庆假期,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初三年级的同学们完成了一份别开生面的语文作业。为深化对古典文学名著的理解,提升综合素养,初三语文组于国庆假期精心策划并布置了以“为花和尚立传”为主题的《水浒传》深度阅读与创作实践作业,引导学生们为经典人物鲁智深绘制个性小传,收获丰硕成果。
本次创新作业要求同学们深度阅读《水浒传》第1至17回及第99回,聚焦于“花和尚”鲁智深这一核心人物,以思维导图、文字叙述或图文结合等多种形式,为其整理并创作一份内容详实、视角独特的人物小传。作业设计不仅要求学生梳理鲁智深从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到倒拔垂杨柳、占据二龙山等一系列关键情节,还需精准捕捉其“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身长八尺,腰阔十围”的鲜明外貌特征,并深入剖析其“嫉恶如仇、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侠肝义胆”的复杂性格特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业鼓励学生撰写或引用经典短评,对鲁智深这一形象进行价值评判与美学鉴赏,旨在训练学生的信息整合、分析概括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项作业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打破传统假期作业的固化模式,将名著阅读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与个性建构。“我们希望学生不是简单地阅读故事,而是能走进文本深处,与人物对话。鲁智深是《水浒》中极具光彩的角色,其行事看似鲁莽,实则处处透着智慧与慈悲。通过为他立传,学生们需要系统梳理其生命轨迹,辩证看待其性格的多面性,并尝试给出自己的评价,这本身就是一次深度的文本研读和思维训练。”
同学们提交的作品形式多样,创意纷呈:有的同学绘制了精美的思维导图,线条清晰,逻辑严谨,将鲁智深的人生轨迹与性格演变直观呈现;有的同学撰写了文采斐然的人物评传,分析透彻,引证丰富;更有同学发挥美术特长,以连环画或漫画形式,图文并茂地再现了鲁智深的经典场面,并配以精当的点评。在短评部分,既有学生引用金圣叹等古代评点家的精辟论述,也不乏充满独立思考的见解,如“鲁智深的‘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是其侠义精神最生动的注脚”、“他看似不拘小节,实则内心自有尺度与慈悲,是真正‘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真佛子”等,展现了当代少年对古典文学形象的深刻感悟与创新理解。
此次《水浒传》创新作业的成功实践,是树人学校南门街校区初三语文组在探索教学改革、落实“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一个生动缩影。它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作热情,锻炼了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文学色彩。据悉,优秀作业后续将在年级内进行展示交流,以供同学们相互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