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下午,初三英语组刘白老师围绕九年级上册U4学案习题,开展了一节以“精准突破、方法迁移”为核心的公开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将习题评讲课转化为能力提升的高效课堂,赢得在场师生一致认可。
在教学构思上,刘白老师以课前作业数据分析为基础,精准定位学生在学案习题中的高频问题——重点聚焦完形填空逻辑衔接漏洞、动词短语辨析混淆、阅读理解细节定位偏差三大核心痛点,确立“错因溯源—方法提炼—变式应用”的三阶教学主线。为兼顾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课堂设置分层任务:基础层侧重错题归因与基础知识点补漏,通过“错题重现+原文定位”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升层则围绕解题策略展开,设计“选项对比表”引导学生总结排除法、语境分析法等实用技巧;拓展层通过同类题型变式训练,推动解题方法的迁移应用,形成完整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教学闭环。
课堂上,学生展现出高度的参与主动性与积极的思维活跃度。小组互动环节,学生围绕错题难点充分交流探讨,主动分享各自的解题思路与困惑,在互助辨析中逐步理清知识混淆点;全班交流时,学生举手应答积极,不仅能回应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能结合自身解题体验总结规律,展现出对知识的深度思考;面对后续的变式训练,学生能快速调用课堂所学方法尝试解题,从答题反应与正确率来看,对核心解题策略的掌握程度显著提升,高效达成课堂学习目标。


课后研讨环节,初三英语组全体教师对本节课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是一节兼具“实用性、指导性与创新性”的优质习题评讲课。大家指出,本节课突破传统习题评讲“对答案、讲错题”的单一模式,以数据驱动精准定位问题,用分层任务覆盖不同学情,靠方法提炼推动能力迁移,真正实现了“以评促学、以评助教”;同时,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小组互助、自主总结等形式,让学生从“被动听”转变为“主动学”,为初三阶段习题评讲课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