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万花筒,如何捕捉 “小镜头” 落笔成佳作?9月25日,树人学校新城校区初一年级开展《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作文讲评,朱美红老师带领同学们拆解难点,探寻高分秘诀。
一、懂标准:分级表里找方向
开篇朱老师便亮出作文分级标准,从一类文 “立意新、语言顺、结构全” 到六类文 “无中心、文理乱”,清晰标注各维度要求。同学们对照自查,迅速找准 “差个新颖立意”“缺处精准细节” 等提升关键。
二、审好题:别让镜头 “跑偏”
“审题定生死!” 朱老师拆解题目核心:“生活中的” 要扎根真实;“一个” 需聚焦单一瞬间,忌流水账;“小镜头” 得像电影特写,重细节描摹。她特别强调:“必须有‘你的在场’,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镜头才会有温度。”
三、选好材:让镜头有深度
朱老师总结选材 “四忌四宜” 避雷区:忌争议话题、陈旧素材、价值观偏差与抄袭;宜选动人瞬间(如教官冒雨护物资)、可感场面(如全家包饺子)、有深度素材(如高温自取水)与独特体验(如雪中惊呼)。立意上,她支招进阶思路:从 “单向爱护” 到 “双向奔赴”,从 “感性赞美” 到 “理性思考”,让小事藏深意。
四、炼语言:给镜头 “加滤镜”
“细节是点睛之笔!” 朱老师用佳作片段示范:“全身湿透唯杯子干爽” 的对比显责任,“干丝咸香、海参跳舌尖” 的多感官写活美食。结构上则强调 “开头入题、中间详写、结尾升华”,忌详略不当。
“原来烟火气、小互助都是好素材!”“把小事写细就动人!” 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此次讲评不仅传授技巧,更教会大家用文字捕捉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