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高中部

【教学教研】青年教师展示,精彩绽放促成长 ——记树人学校高中地理组开展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

  点击数:   发布日期: 2021-12-16    作者: 闫如霞 策划:教科室、高中地理组 审核:孙婷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巩固和检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成效,夯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打造和谐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校高中部地理组12月15号上午开展了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本次活动共有2名青年教师开设了展示课,高中部所有地理老师参加了本次学习展示听评课活动。闫如霞老师于第四节,宁琦老师于第五节同题异构了《走近桂林山水》一课。两老师的教学设计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课堂教学节奏把握较好、环环紧扣、层层推进,同时授课过程又各有特点。

闫如霞老师在讲授《走近桂林山水》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喀斯特地貌的分类与分布,以桂林为例探究喀斯特地貌的成因,闫如霞老师引用沪昆、贵广高铁沿途的风景图片以及桂林漓江有山有水的视频作为导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对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在介绍了喀斯特作用相关概念,具体分析了各个景观及其特点,以及各个景观的区别与联系,为了更好的通过景观特点去辨识地貌景观。而后从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入手,分析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结合情境材料,学生自主分析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典型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最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涉及到各个圈层: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可见,地球的圈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闫如霞老师上课.jpg

闫如霞老师上课


第五节课宁琦老师讲授《走近桂林山水》。课堂由《航拍中国》纪录片解说词导入,设置情境“前往桂林取景该做哪些准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对桂林的地理概况进行介绍,由学生课前查找的地理知识卡,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地形地势和河流水文分点阐述该地自然环境的特征。在了解桂林的基础上,接着展开该地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相关知识的讲授。学生观看图片,对喀斯特地貌进行分类,掌握喀斯特作用后分析有哪些会影响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因素。将视线再次聚焦于桂林,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尝试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为什么在桂林,喀斯特地貌如此典型。最后,让学生从旅游、考察者转变为当地的居民,换位思考喀斯特地貌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宁琦老师上课.jpg

宁琦老师上课


此次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交流的舞台,青年教师们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主动学习、加强反思,有效促进自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实现高效课堂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理组老师听评课活动.jpg

地理组老师听评课活动

备案编号:苏ICP备10012540号 扬州 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南门街82号
Copyright ShuRen School Of YangZhou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GroupAll Rights Reserved
扬州树人学校网管中心 邮政编码 :225001